楹聯法則



【雙關法】

以聯中的一個詞語同時表示兩種事物的制聯方法叫雙關法。用這種方法製成的聯語,一般用在某些特定的場,一詞二意,啟人聯想,發人深思。如: 虛心成大器; 勁節見奇才。 這是在竹器店中常見到的一副聯語。聯中的“虛心”、“勁節”既言竹器,也喻人的品格德行,聯語簡潔卻富於哲理。又如: 龍井泉多奇味; 武夷茶發異香。 這是一副茶葉店聯,其中的“龍井”、“武夷”既是地名又是茶名,既描繪了龍井、武夷兩地的特點,又指明了店中名茶,使人見而思飲。再如: 稻粱菽,麥黍稷,許多雜種,不知誰是先生? 詩書易,禮春秋,皆是正經,何必問及老子! 這是一副應答聯,有人出上聯諷刺老師,聯中“雜種”、“先生”語意雙關,問得可謂尖酸刻薄;但“先生”不急不惱,以“正經”、“老子”的雙層語意,堂而皇之地回敬了諷刺者,可謂妙語天成。

【映襯法】

將楹聯的創作主題不作正面描寫,而是藉助其它事物從側面或反面去顯示的一種作聯方法稱為映襯法。運用這種方法創作的楹聯,主題含蓄,耐人尋味。如: 鼠因糧絕潛蹤去; 犬為家貧放膽眠。 此聯相傳為一個屠夫所寫。有一年除夕,他家中窮得連過年之物也難以準備,便滿懷憤懣之情寫了這樣一副楹聯。全聯以鼠的“潛蹤去”與狗的“放膽眠”,明白如畫地映襯出家中的窮苦因境,充分表現了他內心的悽苦與無奈。又如: 生為國家,死為人民,耿耿忠心照日月; 功同山嶽,德同湖海,洋洋正氣結豐碑。 這是一副悼念周總理的輓聯。全聯用“日月”、“山嶽”、“湖海”等來映襯總理之豐功偉績,形象之高大,聯語錯落有致,當稱佳對。

【映襯法】

將楹聯的創作主題不作正面描寫,而是藉助其它事物從側面或反面去顯示的一種作聯方法稱為映襯法。運用這種方法創作的楹聯,主題含蓄,耐人尋味。如: 鼠因糧絕潛蹤去; 犬為家貧放膽眠。 此聯相傳為一個屠夫所寫。有一年除夕,他家中窮得連過年之物也難以準備,便滿懷憤懣之情寫了這樣一副楹聯。全聯以鼠的“潛蹤去”與狗的“放膽眠”,明白如畫地映襯出家中的窮苦因境,充分表現了他內心的悽苦與無奈。又如: 生為國家,死為人民,耿耿忠心照日月; 功同山嶽,德同湖海,洋洋正氣結豐碑。 這是一副悼念周總理的輓聯。全聯用“日月”、“山嶽”、“湖海”等來映襯總理之豐功偉績,形象之高大,聯語錯落有致,當稱佳對。

【比喻法】

在修辭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比喻,無論詩詞曲賦、散文韻文,這一方法可說無處不在。其基本的含義就是用大家所熟悉、具體的事物或現象,概括而形象地說明另一較為複雜、抽象的事物和現象,使之具體化、形象化。在楹聯創作中,這一修辭方法也被廣泛地套用。如: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收。 該聯以“逆水行舟”、“平原走馬”兩件具體的事件,來比喻“學”和“心”這兩件難以捉摸的事物,使學習之艱難與心之易放縱變抽像為具體、模糊為清晰,比喻貼切,富於哲理。再如: 浮沉宦海為鷗鳥; 生死書叢似蠹魚。 此聯為紀曉嵐所撰,上聯寫他的從政經歷,下聯寫他的治學生涯。我們透過“鷗鳥”、“蠹魚”之形象生動的比喻,不是對其從政之坎坷起伏、治學之嚴謹刻苦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嗎?

【誇張法】

與比喻一樣,誇張也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方法。在楹聯創作中,藉助豐富的想像,運用“言過其實”的語言,以達到某種特殊的藝術效果的制聯方法就是誇張法。誇張法是楹聯製作中常用的方法,以誇張這種修辭方法在楹聯中的具體運用。如: 猛虎一杯山中醉; 蛟龍兩盞海底眠。 一看就知這是懸掛於酒店的楹聯。作者藉助於自己的想像,把酒店中酒的威力作了極力的誇張,這在生活中是不真實的,但在藝術創作中卻是真實的,因為這正是誇張的效果,通過誇張,把所要表達的內容,盡情地表現出來了,其效果必“三碗不過崗”有過之而無不及。又如: 聲驅千騎急; 氣卷萬山來。 這是錢塘江觀潮亭聯。聯語以“千騎急”、“萬山來”極力誇張潮勢之洶湧,“潮”與“騎”、“山”雖無共同之處,但利用“千騎急”和“萬山來”之氣勢,來形容“潮”之漲落之勢,在藝術表現上仍給的以真切之感,不愧為寫潮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