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文摘的經典名言佳句

(25)「世上如果還有真要活下去的人們,就先該敢說,敢笑、敢哭、敢怒、敢罵、敢打,在這可詛咒的地方擊退了可詛咒的時代。」《忽然想到》一九二五年

(26)「說話到真人厭惡,比毫無動靜來,還是一種幸福。」《「墳」題記》一九二六年

(27)「戰士死了的時候,蒼蠅所首先發見的是他的缺點和傷痕,嘬營營地叫,以為得意,以為比死了的戰士更英雄。但是戰士已經死了,不再來揮去它們。於是乎蒼蠅們即更其營營地叫,自以為倒是不朽的聲音,因為它們的完全,遠在戰士之上。的確的,誰也沒有發見過蒼蠅們的缺點和創傷。 然而,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戰士和蒼蠅》一九二五年

(28)「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記念劉和珍君》一九二六年

(29)「維持現狀,是任何時候都有的,贊成者也不會少,然而任何時候都沒有效,因為在實際上決定做不到。假使古時候用此法,就沒有今天之現狀,今用此法,也就沒有將來的現狀,直至遼遠的將來,一切都和太古無異。」《從「別字」說開去》一九三五年

(30)「道德這事,必須普遍,人人應做,人人能行,又於自他兩利,才有存在的價值。」《我之節烈觀》一九一八年

(31)「專制者反面就是奴才,有權時無所不為,失勢時即奴性十足。」《諺語》一九三三年

(32)「我以為如果外國人來滅中國,是只教你略能說幾句外國話,卻不至於勸你多讀外國書,因為那書是來滅的人們所讀的。但是還要獎勵你多讀中國書,孔子也還要更加崇奉,像元朝和清朝一樣。」《報「奇哉所謂」》一九二五年

(33)「中國的文化,便是怎樣的愛國者,恐怕也大概不能不承認是有些落後。」《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一九二九年

(34)「近來我悟到凡帶一點改革性的主張,倘於社會無涉,才可以作為『廢話』而存留。萬一見效,提倡者即大概不免吃苦或殺身之禍。」《答有恆先生》一九二七年

(35)「凡有讀過一點古書的人都有這一種老手段:新起的思想就是『異端』,必須殲滅的,待到它奮鬥之後,自己站住了,這才尋出它原來與『聖教同源』;外來的事物,都要『用夷變夏』必須排除的,但待到這『夷』入主中夏,卻考訂出來了,原來連這『夷』也還是黃帝的子孫。」《古書與白話》一九二六年

(36)「即使艱難,也還要做;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冷笑家的贊成,是在見了成功之後」《中國語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

(37)「我覺得中國人所蘊蓄的怒憤已經夠了,自然是受強者的蹂躪所致的。但他們卻不很向強者反抗,反而在弱者身上發泄,兵和匪不相爭,無槍的百姓卻受兵匪之苦,就是最便的證據,再露骨的地說,怕還可以證明這些人的卑怯,卑怯的人,即使有萬丈怒火,除弱草之外又能燒掉甚么呢?」《雜憶》一九二五年

(38)「其實,中國人並非沒有『自知之明』的,缺點只在有些人安於『自欺』,由此並想『欺人』。比如病人,患有浮腫,而諱疾忌醫,但願別人胡塗,誤認他為肥胖。《立此存照》一九三六年

(39)「別國的硬漢比中國多,也因為別國的淫刑不及中國的緣故。我曾查歐洲先前殺耶穌教徒的記錄,其殘虐實不及中國。中國青年久至死不屈者,亦常有之,但皆秘不發表。不能受刑至死,就非賣友不可,於是堅卓者無不滅亡,游移者愈益墮落,長此以往,將使中國無一好人。」《一九三三年六月十八日致曹聚仁信》一九三三年

(40)「最初的革命是排滿,容易做到的,其次的改革是國民改革自己的壞根性,於是就不肯了。所以此後最緊的是改革國民性,否則,無論是專制,是共和,是甚么甚么,招牌雖換,貨色照舊,全不行的」《兩地書.八》一九三二年

(41)「中國的社會,雖說『道德好』,實際卻太缺乏相愛相助的心思。便是『孝』『烈』這類道德,也都是旁人毫不負責,一味收拾弱者的方法」《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九二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