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失思力簡介

執失思力

執失思力,生卒生不詳,突厥人,執失氏,唐朝大將,與契苾何力、阿史那社爾一起,是唐初最著名的少數民族軍事將領。

執失思力原為突厥汗國的酋長。隋末唐初之際,東突厥始畢可汗(沙缽略可汗之孫)趁中原大亂之機,迅速發展勢力,強大起來。唐高祖李淵建唐後,始畢可汗屢發兵助劉武周、梁師都進擾。武德三年,頡利可汗繼位後,開始直接發兵攻擾唐邊,李淵為集中精力統一全國,對突厥採取優容策略。

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奪取了皇位繼承權。八月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頡利可汗認為李世民剛即帝位,內部矛盾尚未全部解決,統治秩序還未安定,遂與突利可汗合兵20萬,大舉入侵唐邊。執失思力作國頡利可汗的心腹大將,也隨軍出征。突厥軍很快進至涇州(治安定,今甘肅涇川北涇河北岸)、武功(今陝西武功西北武功鎮)一帶。二十四日,又進至高陵縣(今屬陝西)。二十六日,突厥軍在涇陽(今屬陝西)與尉遲敬德所率的唐軍交戰,結果大敗,俟斤(官名)阿史德烏沒啜被俘,被斬首千餘級。

突厥軍雖遭此大敗,但主力並未受損。二十八日,頡利可汗率軍進至渭水便橋北岸,為保萬無一失,便派執失思力入朝,以觀唐廷虛實。見到唐太宗後,執失思力自已勝券在握,便宣稱:“二可汗總兵百萬,今已至矣。”以此來恐嚇唐太宗,以顯軍威。但太宗認為在嚴峻形勢下,若閉門固守,稍有示弱的表現,必然助長頡利可汗的氣焰,促使其縱兵大掠。於是便說:“我與突厥面自和親,汝則背之,我實無愧。又義軍入京之初,爾父子並親從,我賜汝玉帛,前後極多,何故輒將兵入我畿縣?爾雖突厥,亦須頗有人心,何故全忘大恩,自誇強盛?我當先戮爾矣!”(《舊唐書·突厥傳》)執失思力未想到唐太宗敢殺自己,大驚失色,便請求饒命。大臣蕭瑀、封德彝也請求按照禮節打發他回去。但唐太宗認為:“我今遣還,虜謂我畏之,愈肆憑陵。”(《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一》)於是,將執失思力扣押在門下省。

執失思力被扣押後,唐太宗親自出玄武門(長安太極宮北面正門),率6騎與頡利可汗隔渭水對話,責其負約。此時,唐軍主力繼至,軍容嚴整,頡利可汗見執失思力去而未返,李世民已挺身而出,甚為恐慌,請求議和。唐太宗因其新立,政權尚未穩固,決定採取“將欲取之,必固與之”的策略,詔同意議和。三十日,李世民與頡利在便橋會盟,宰馬歃血,並贈其大量金帛,這就是著名的“渭水之盟”。隨後,執失思力獲釋,隨頡利可汗北撤。

“渭水之盟”簽定後,突厥內部由於連年征戰和霜凍乾旱等天災,使得民疲畜瘦,很多羊、馬被凍死、餓死;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諸部亦趁機群起反抗,共推薛延陀首領夷男為可汗,並接受唐王朝冊封;東突厥突利可汗因長期受頡利可汗壓制排擠,也暗中與唐聯絡,表示願意歸附。而唐太宗為徹底解除突厥威脅,採取一系列政治、經濟措施以增強國力,在軍事上積極備戰。

貞觀三年(629年)十一二十三日,唐太宗見反擊突厥的條件已經成熟,便詔命兵部尚書李靖率10餘萬唐軍分6路反擊突厥。貞觀四年(630年)正月,李靖率3000驍騎從馬邑(今山西朔縣)出發,進屯惡陽嶺(今山西平魯西北),乘夜襲占襄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頡利可汗未料到唐軍突至,認為李靖敢孤軍深入,定有主力隨後,慌忙將牙帳撤至磧口(今內蒙古善丁呼拉爾)。李靖又派間諜離間其部眾,頡利可汗的心腹大將康蘇密挾隋煬帝皇后蕭氏及其孫楊政道至定襄降唐。

頡利可汗見康蘇密降唐,不敢停留,繼續率部向陰山撤退,在白道(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遭到兵出雲中(今山西大同)的李績大軍截擊,大敗。頡利退屯鐵山(今內蒙古白雲鄂博一帶),收集餘眾數萬。頡利可汗自覺已不是唐軍對手,即派執失思力為特使,到長安向唐太宗謝罪請降,表示願舉國內附(據《新唐書·執失思力列傳》記載,執失思力護送蕭後入朝,並授左領軍將軍,時間上應是此時)。實際上企圖待草青馬肥之時,再轉移到漠北,伺機東山再起。但此計為李靖識破,二月初八,頡利可汗部被唐軍全殲,頡利可汗逃走後被唐軍俘獲,東突厥汗國至此滅亡。

此時,身為唐左領軍將軍的執失思力,因在突厥汗國甚有威望,被唐太宗派去招降渾、斛薩等部族。從此,執失思力開始為大唐效命,與唐太宗的關係也逐漸好轉。比如貞觀五年(631年)十月二十日,唐太宗在皇宮後苑追打兔子,執失思力便上前勸諫說:“陛下為四海父母,乃自輕,臣竊殆之。”(《新唐書·執失思力列傳》)唐太宗聞後,甚是驚異。唐太宗又要追鹿,執失思力脫下頭巾解下腰帶,跪在地下苦諫,唐太宗只好作罷。從這件小事中,不難看出執失思力對唐太宗的忠心。

貞觀九年(635年)閏四月,執失思力隨右僕射、西海道行軍大總管李靖出征吐谷渾,在居茹川大敗吐谷渾軍。

貞觀十二年(638年)八月,吐蕃贊普(吐蕃君主的專用稱號)松贊乾布(即棄宗弄贊)因娶大唐公主不成,率軍號稱20餘萬進屯唐松州西境,遣使進貢金帛,聲稱來迎娶公主(治嘉城,今四川松潘)。都督韓威匆忙率軍出戰,大敗而歸。羌族首領、唐闊州刺史別叢臥施、諾州刺史把利步利相繼舉州降蕃。二十七日,唐太宗即派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二十九日,又以執失思力(時為右領軍大將軍)為白蘭道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右(一說左)領軍將軍劉蘭為洮河道行軍總管,率步騎兵5萬人進擊。九月初六,牛進達率前鋒抵松州城下,大敗吐蕃軍。贊普聞訊震驚,加之屬下厭戰情緒日高,大臣8人自殺,遂令撤軍。遣使到長安謝罪,並再次請求通婚。唐太宗應允。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唐以文成公主嫁松贊乾布,贊普大喜,盡子婿之禮。

貞觀十三年(638年)三月,執失思力與民部尚書唐儉奉唐太宗之命攜帶絲綢送於薛延陀,與其商討共同出兵征伐高昌國(都高昌城,今新疆吐魯番東南高昌舊址)一事。不久,高昌國即為大唐所滅。

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率軍親征高麗,讓執失思力統領突厥兵駐紮在夏州以北,以防備薛延陀的進攻(治岩綠,今陝西靖邊東北白城子)。原來,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夷男於十九年卒,其嫡子肆葉護可汗拔灼襲殺其從兄突利失可汗曳莽,自立為頡利利薛沙多彌可汗。唐太宗此舉是有備無患。多彌可汗果然乘唐太宗率大軍親征高麗之機,發兵10萬入寇夏州。執失思力假裝無力抵禦,將薛延陀軍誘至夏州境,一舉反擊,大敗薛延陀軍,並乘勝追擊600多里,在沙漠以北耀武后凱鏇。

不久,多彌可汗再次發兵進犯夏州。十二月二十五日,唐太宗詔令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徵發朔、並、汾、箕、嵐、代、忻、蔚、雲9州兵馬鎮守朔州(治善陽,今山西朔縣);右衛大將軍、代州都督薛萬徹、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徵發勝、夏、銀、綏、丹、延、鄜、坊、石、隰10州兵馬鎮守勝州(治榆林,今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黃河南岸十二連城);勝州都督宋君明、左武侯將軍薛孤吳,徵發靈、原、寧、鹽、慶5州兵馬鎮守靈州(治今寧夏靈武西南);並命執失思力徵發靈、勝2州的突厥兵,與李道宗等人相互呼應。薛延陀軍入塞,見唐軍已有防備,未敢貿然進攻。

貞觀二十年(646年)正月初八,執失思力與夏州都督喬師望進擊薛延陀,大敗之,俘虜2000餘人,多彌可汗乘輕騎北逃。多彌可汗生性暴躁,對臣下猜忌,少施恩惠,對其父所用貴臣多加殺戳,專任自己的寵信之輩,部眾不服,遂至騷亂。回紇酋長吐迷度與仆骨、同羅聯兵進攻薛延陀,多彌大敗。唐太宗見擊滅薛延陀時機已到,遂於六月十五日命李道宗、阿史那社爾為瀚海安撫大使,執失思力率突厥兵,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統領涼州及胡族兵,代州都督薛萬徹、營州都督張儉各率本部兵馬,分兵幾路,齊頭並進,進攻薛延陀。多彌可汗見大勢已去,率數千騎投奔阿史德時健部落,回紇發兵進攻該部落,殺死多彌可汗,其宗族也被屠戳殆盡。最終,唐朝滅掉薛延陀,使唐北部邊境從此得以安定。八月二十三日,執失思力再次奉命出金山道,剿滅了薛延陀的殘餘勢力。

執失思力自歸附大唐後,因征薛延陀、吐谷渾有功,娶高祖之女九江公主為妻,拜附馬都尉,封安國公。

高宗永徽四年(654年)二月初三,執失思力因房玄齡次子房遺愛謀反一事受到牽連,唐高宗李治因執失思力屢立戰,將其赦而不殺,流配巂州(治今四川西昌)。龍朔(661—663年)中,復官為歸州刺史,不久病卒。麟德元年(664年),恢復了九江公主的封邑,追贈執失思力為勝州(治榆林,今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黃河南岸十二連城)都督,謚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