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濆簡介

推理對比與轉化對比——從於濆《辛苦吟》說開去

詩歌創作當中某種情理並非直接表現出來,詩人只寫條件,由讀者去推想、探究,然後與實際情況形成對照,這種方法稱之為“推理對比”;這種對比使讀者會對不合理的現象發出“豈有此理”的感嘆,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動人,極富藝術效果。詩歌創作中某種事情、狀態或境界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詩人想像的展開而發生轉折、變化,形成前後分明的兩個階段,詩人巧妙地用兩個階段(或兩種情況,兩種境界)構成對比,表現主題,這種手法叫做“轉化對比”;這種對比褒貶分明,感情強烈,具有強烈的批判或諷刺效果。唐代詩人於濆 的《辛苦吟》就是運用推理對比和轉化對比的典範之作。下面稍加剖析。

詩歌是這樣寫的:“壠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窗下投梭女,手織身無衣。我願燕趙姝,化為嫫母姿。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前四句表現下層百姓的饑寒,後四句表現上層社會的奢侈;兩相對比,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會中的不合理現象/。全詩用對比手法,不僅前四句和後四句將窮人和富人的情況作對比,而且前四句與後四句又分別運用了“推理對比”和“轉化對比”。前四句說,在田地里扶犁耕種的男兒,理應有飯吃,吃得飽,因為他們可以自食其力,但是實際上卻挨餓。在窗戶下投梭織布的女子,理應有衣穿,穿得暖,但實際卻在受凍。男耕女織,辛苦勞作,本該衣食無憂,生活富足,可現實卻是衣不裹腹,衣不蔽體。本應如此的情理與實際情形形成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促使人們去思考造成這種反常現象的社會根源:富人的敲骨吸髓、貪得無厭的剝削掠奪是造成窮人一貧如洗的根本原因。白居易《賣炭翁》的名句“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也運用了推理對比。按理說,賣炭老人年邁體弱,衣衫單薄,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本該希望天氣晴和,暖暖身子,可是他為了讓炭賣個好價錢寧可願天變得更加寒冷。推理對比,揭示了老人左右為難,無可奈何的悲苦心境。李紳《憫農二首》(其一)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到處碩果纍纍,“黃金”燦燦,如此豐收喜人景象,農民理應過上富足無憂的生活,可是,農民們還是逃不過“餓死”的命運,這種推理對比迫使人們去思考: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答案不言而喻。宋代詩人張俞的《蠶婦》也運用這種手法。“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織女養蠶織繭,穿梭織布,至少衣著無憂,實際卻衣衫寒傖,破爛不全,原因何在?全是“羅綺者”剝削壓迫的緣故。社會的不平等,不公正在這種對比中凸現出來。

《辛苦吟》後四句說,我希望燕趙美女,都變成面目醜陋而德行賢慧的嫫母,那么紅顏一笑就不可能那樣值錢,也就不再有一笑千金的揮霍現象了。這樣於國於家都有利。燕趙美人,錦衣玉食,一笑千金,可見上流社會的糜費,詩人對比現象極為不滿,因而浪漫地提出這樣的假設:但願有朝一日,燕趙美人轉化為黃帝的妃子嫫母:貌美轉化為貌醜,無德轉化為有德,一笑千金轉化為一錢不值,到那個時候,社會上富者窮奢極欲,貧者衣食無著的現象,也許會有所改變吧。詩人騁騁想像,從現實的境界轉化出理想的境界,兩相對比,有力地批判了上層社會的腐敗。李白的懷古詩《越中攬月》和《蘇台攬古》都運用了轉化對比的手法來抒發自己的人事盛衰和歷史興亡之感。前一首寫道:“越王勾賤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唯有鷓鴣飛。”越王的耀武揚威、榮華富貴和驕奢淫逸,與今日的鷓鴣飛鳴、蕭條破敗形成“轉化對比”,詩人藉此表達富貴如支轉瞬即逝的感嘆和王朝興衰變幻無常的思考。後一首寫道:“舊苑荒台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昔日的蘇台是吳王夫差遊冶行樂的地方,歌舞昇平,一派繁華,今日的蘇台滿目荒涼,春色依舊,再也看不到昔日的如雲佳麗和高貴君王,今昔對比,表現人事的變幻無常,今昔盛衰之感。

推理對比和轉化對比在古詩中的運用比比皆是,前者有利於凸現矛盾,啟人深思,增強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社會批判意義;後者有利於突出形象,強化感情,增強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藝術感染力。欣賞詩歌,把握這些對比,可以快速準確地理解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主旨及詩人的創作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