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呈奎簡介

曾呈奎院士:我的海洋事業在中國

新華社記者 張榮大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內外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一生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

1909年6月18日,曾呈奎出生於海濱城市廈門的一個華僑世家。他在長達76年的海洋教學和科研中,功績卓著。2005年1月20日,96歲的曾呈奎院士在青島病逝,他的骨灰撒入了大海。

“我的海洋事業在中國”

曾呈奎的海洋人生,有三次重大選擇,從而實現了一個愛國科學家忠誠黨的科學事業的轉折。

1940年,曾呈奎到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學習,並獲得理學博士學位。1946年,37歲的曾呈奎已成為當時美國海藻工業和食品利用方面的領軍人物。就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得知山東大學復校,毅然放棄美國優越的工作條件和優厚的生活待遇,回國任山東大學教授。他對人生第一次重大選擇的理解是“我的海洋事業在中國。”

在青島解放前夕,曾呈奎是國民黨政府所要爭取到台灣去的科學家之一,但他相信共產黨,堅決留下投身於新中國的海洋科學事業,這是他一生中的第二次重大選擇。

曾呈奎人生的第三次重大選擇,是1956年鄭重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可是經過十年考驗,到1966年曾呈奎的入黨申請通過了基層黨組織討論,並期待上級黨組織批准之際,文化大革命卻將曾呈奎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大特務”,他受到了批鬥和折磨。直到1980年1月8日,他才實現了20多年渴望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夙願,並在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他數十年如一日,為發展新中國的海洋事業屢建奇功。1950年8月,曾呈奎和童第周、張璽教授受中國科學院的委託,共同創建了新中國第一個海洋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後來發展成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如今已擁有科研人員400多人、完成科研成果700多項。

1958年開始,我國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大規模海洋綜合調查,共調集600多名科技人員和50多艘船隻參加,曾呈奎作為這次調查領導小組的副組長,功不可沒。

20世紀60年代初,曾呈奎與赫崇本等7名著名科學家聯名向國務院寫報告,建議成立國家海洋局,並規劃了其管理、研究的任務。國務院很快批准成立了國家海洋局,從此我國海洋國土有了專門的政府機構管理。

20世紀70年代末,他又和其他科學家一起向國家建議開展南極的調查研究工作,被國務院採納。到目前為止,我國已開展了20多次南極考察。

1978年曾呈奎提出發展我國海洋水產生產必須要走“農牧化”的道路,被稱為科學地綜合開發海洋生物資源的“藍色革命”,對全世界的水產事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992年,國家採納了曾呈奎提出的“國家攀登計畫b中應增加有關海洋高技術的項目,海洋生物技術應成為國家863計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建議,並聘請他擔任了首席科學家,對推動我國海洋生物技術研究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海洋科技要走自主創新之路”

曾呈奎院士在76年的科研和教學生涯中,獨自或與他人合作發表370餘篇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出版12部學術專著,並獲得國內外一個又一個殊榮。他一生為推動我國海洋科技的自主創新,始終活躍在國際海洋科技前沿。

20世紀70年代初,曾呈奎將基礎研究的重點轉移到藻類的進化研究。他提出了一個引起科學界異常關注的問題,關於色素、光合作用和光合生物進化的理論構想——海洋植物在登入之前進化的主要動力是光合作用,而光合生物的進化同光合作用的結構和功能有密切的關係。這個有關生命起源問題的理論系統,是建立在曾呈奎40多年對海藻研究的厚實基礎之上的。這一構想在曾呈奎率隊考察西沙群島首次發現原綠藻時得到了驗證。

1975年,66歲的曾呈奎率隊對西沙群島進行海洋生物科學考察。1980年,他又不顧72歲高齡,率隊二進西沙群島,實地考察40天,獲得了更多的標本資料,初步認定了原綠藻在我國熱帶海域的分布。這種沒有明顯細胞核的單細胞的原綠藻在生物進化中占有特殊地位,受到國內外的生物學家的高度重視。

1982年,在北京舉行的“紀念達爾文逝世一百周年學術討論會”上,曾呈奎滿懷信心地作了題為《光合生物的進化》的報告,正式系統地論述了光合生物進化理論,同時報導了原綠藻的發現和研究成果。大會組委會認為,這一發現豐富和發展了生物進化論。

2002年,93歲高齡的曾呈奎自主創新意識仍然不減。一次因病住院,手術後刀口尚未完全康復,他就帶著助手和學生飛赴馬來西亞吉隆坡參加“亞太地區海洋科學與技術大會”,並精神飽滿地用英語作了45分鐘的學術報告。他所發出的利用栽培馬尾藻、海帶等大型海藻,來淨化海水污染、改善魚蝦養殖水質的倡導,受到廣泛好評。

“我要給人們飯桌上添幾道菜”

曾呈奎有一句諾言:“我要給人們飯桌上添幾道菜。”他,確實辦到了。

解放前,曾呈奎目睹了廣大農民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慘況。當他看到當地人採集野生的紫菜、蘿帶和礁膜等海藻充飢時,一種想法油然而生:人們既然可以在陸地上種莊稼,為什麼不能“耕海”產海藻,海藻夢可實現他解救勞苦大眾的願望。他取名“澤農”,以明心志。

中國原本不產海帶,主要靠從日本等國進口。這是因為海帶是一種喜歡低溫的孢子植物,我國海區由於夏天水溫高,又加上北方海區是少氮的瘦水區,海帶自然無法生存。

曾呈奎和一些海洋生物學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海帶能否在中國進行人工栽培的自主科學研究上。對中國藻類分布、形態生活史研究很深的曾呈奎細心地觀察海帶在初夏的變化情況,發現海帶初夏也放孢子,思路一下子打開了,能不能用夏苗代替秋苗?這個新思路將人工養殖海帶引向了成功之路。

曾呈奎與他的助手以及一些科研部門先後培育出海帶夏苗,並安全度過炎熱的夏天,秋後將苗下海養殖,為海帶人工養殖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曾呈奎又提出陶罐滲漏施肥,對海帶生長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切梢增產法、合理密植法、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的誕生,海帶養殖南移成功。到1985年,我國年產海帶乾品25萬噸,占全世界年產量的80%,成為世界上頭號海帶養殖生產大國。

紫菜是曾呈奎奉獻給人們的又一道美味佳肴。20世紀50年代初,紫菜冬長夏亡的生活史和孢子來源一直是個謎,所以無法人工采苗和養殖,全憑經驗和運氣從海里撈取野生紫菜養殖,產量甚微。

如果掌握了孢子的來源,便可像農民在土地上種莊稼一樣在海里種紫菜。曾呈奎與助手進行研究,於20世紀50年代初得出殼斑藻晚秋生成的孢子、萌發為幼體後長成葉狀體紫菜,這是紫菜生活史的結論。

他們進而又在實驗室內證實了秋季海面上出現的大量孢子正是養殖紫菜需用的殼孢子,從而結束了養殖紫菜靠大自然恩賜“種子”的歷史,開始了科學種植紫菜的新紀元。“殼孢子”(cohchospore)一詞,就是由曾呈奎定名,得到了國際藻類學界的普遍承認並一直沿用下來。

從20世紀50年代末,他們的成果在沿海推廣,使得人工栽培紫菜業迅速發展起來。我國紫菜年產量達1萬多噸乾品,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紫菜生產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