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承魯簡介

鄒承魯:追求科學和真理

“努力追求科學真理,避免追求新聞價值;跟蹤最新學科發展前沿,不斷提高水平,勤奮工作,永不自滿。”這既是中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鄒承魯先生做學問所遵循的基本原則,也是他學術軌跡的真實寫照。

鄒承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1923年生,28歲獲得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後回到祖國,為新中國的科學事業長耕不輟50餘載,曾任中科院生物學部主任、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理事長。由於在胰島素人工合成、蛋白質和酶等方面的突出貢獻,曾獲國際和國內多項大獎,其對當代生物化學發展的貢獻已載入史冊。

鄒承魯認為,要在科學上取得重大突破,先進的創新學術思想和勤奮工作是第一位的,是工作取得進展的內因。正因為如此,在英國學習期間,儘管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後期的艱苦,但他還是完成了一系列非常有價值的研究,並在nature等權威學術期刊上陸續發表;正因為如此,在上世紀60年代極其艱苦的情況下,他和他的同事卻完成了結晶牛胰島素的人工全合成的研究,在世界上第一次打破了生命與非生命的界限。

鄒承魯是一個異常勤奮的人。他認為要想在科學上有所成就,特別是重大成就,需要一個人貢獻自己的全部生命,僅靠每周40小時工作而沒有廢寢忘食地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科學家的,尤其是在當前世界範圍內,科學研究競爭激烈的條件下,打打停停、斷斷續續工作,是不可能超越別人取得重大成果的。他本人,就是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投入到了中國生物化學領域的開拓中。為了繼續自己鍾愛的研究,年輕時,他一直在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工作,與妻子,著名物理學家、李四光先生的女兒李林院士長期分居兩地;現在,他的很多學生都已經退休了,而他卻還在堅持每周都要去實驗室親自指導學生的工作。此外,為了能夠緊密追蹤當前有關科學領域發展的動向,鄒承魯從研究生時代起就養成了每周必定去圖書館瀏覽最新期刊的習慣,幾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動。

鄒承魯認為,基礎研究重在積累,沒有多年連續性的工作是很難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只有勤奮努力才能不斷有優秀工作的積累,才可能在工作中逐漸產生真正創新、別人無法剽竊的思想,才有可能在重大問題上取得突破。鄒承魯有一個很生動的比喻:把一個黑煤球投入一個旺火爐,很容易就會燒紅,但是如果要從頭生火,把一個黑煤球燒紅就不那么容易了。在一個爐火熊熊的科研群體中,才會不斷有優秀工作的積累、優秀人才的產生;同時,創新思想和人才不斷相互作用、相互啟發、相互激勵,就會不斷創造出新的突破性成果。

越是重要的問題競爭必然越是劇烈,在研究條件不如別人時,如果沒有創新的研究思想、獨到的研究方案是不可能超越他人得到成功的。鄒承魯認為,缺乏自己的創新思想而片面一哄而起追求熱點,是一條必然失敗的路線,最多只能是為別人的成果錦上添花,或做一些小修小補的工作而已。

科學研究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沿途必將充滿荊棘與坎坷,即使是一個大科學家也不例外。鄒承魯回首自己50多年的科學研究工作,既有艱辛,也有歡娛;既有失敗的痛苦,也有成功的滿足,但每到達一個中途站,回想中途經過的努力,其歡樂之情也是語言難以描述的。“如果我能夠再活一次,我仍然會選擇科學研究作為我終身的職業”。(來源:科學時報/石碩)

附:鄒承魯簡歷

生物化學家。原籍江蘇無錫,生於山東青島。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1951年獲英國劍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92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發現純化的細胞色素c與線上粒體結合時性質的差異;對呼吸鏈酶系的研究,為中國酶學研究奠定了基礎;在胰島素人工合成中負責a鏈及b鏈的拆合,確定了合成路線;蛋白質必需基團的化學修飾和活性喪失的定量關係公式和作圖法,被稱為“鄒氏公式”和作圖法;關於酶作用不可逆抑制動力學理論和反應速度常數測定的新方法,得到國際上廣泛採用;關於細胞色素b的三相還原,胰島素a鏈及b鏈本身含有形成完整分子的必要信息,在弱變性條件下酶活性喪失先於分子整體的構象變化,因此酶活性部位具有較高柔性並為酶活性所必需等,都是開創性工作。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