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德簡介

朱明德:“藏”不住的才情

文/張西

朱明德,北京社科院黨組書記、院長

他快五十五歲的人了,仍保持大跨步快節奏走路的習慣。烏黑的頭髮、清瘦的身材還有旺盛的精力,總讓人覺得他能做許多事情,而且他有無限的能力。這似乎源於他12年的軍人生涯墊底。

他膚色白淨,面龐清矍,突出之處是他的目光如炬。他還有一雙骨骼分明布滿青筋的手,誰能想到,上百幅人物速寫日記,十餘萬字的散文,上百條姿態各異、活靈活現的魚的寫意畫就是出自這雙手呢?他還度過了15年在北京水產局與魚為友的日子,這也很重要。他自詡,沒有比他見魚見得更多的人。魚的靈動與悟性,魚在水中的平衡能力與遊刃有餘,魚的透明與純粹,給他後天的性格中,埋下了沉靜的伏筆。他的天性里有了魚性。

他的面容中常常流露出掩飾不住的激情,是個“藏”得少的人。也許他覺得沒必要“藏”。他說話乾脆利索,卻不缺乏親和力。喜歡與他拉家常的平頭百姓很少意識到他是個領導。他許多大膽的創意,都是行走在鄉下的途中,在走家串巷的碰撞中思考出來的。誰能想到,一個外人眼裡的扶貧村,卻變成了他眼中開發旅遊的資源寶地。昔日貧困的爨底下村,變成了如今揚名天下的旅遊古蹟名勝,這種把生活真實刪改成近乎藝術真實的大手筆,這種可圈可點的名作,多少年能出一篇呢?多少個官員人生中能做成功一件有意義的事呢?顯然,在門頭溝區委當政法委書記的8年,對他來說不是枯燥無味,不是文山會海的累積,不是平庸,而是一種難得的人生體驗。

別人走仕途,性情越來越內斂,凡事精打細算、步步為營,心事重重,他倒反而越來越輕鬆,越來越精神,越來越大氣。因為他做過許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因為他在工作之外有所皈依。厚實而特別的人生經歷,足夠他透徹,足夠他把心態放到最佳位置。就是那個時期,他奉命到了北京社科院,成為一位個性鮮明的院長。

不畫畫的時候,朱明德愛動。他的愛動體現在對大量信息的渴求,對新思維新事物的渴求,對有才能人的渴求。他的時間整體有序局部零亂,幾乎每天都被繁忙的事務和會議包圍,因此他的社交活動多,因此他發言的機會多,因此他被朋友們記住並且喜歡的頻次多。因此他畫畫的視角是寬闊的,畫畫的時間是隨時隨地的,他的日記每天都有內容,他是個頭腦清醒的人,知道自己每時每刻在乾什麼。因此他的生活豐富而靈動。置於仕途之中的人,又有幾個像他這樣把藝術和職業渾然一體呢?

在河南人的聲譽遭到質疑的時下,朱明德從不避諱自己成長於河南,他深深愛著自己的故土,自己的母親。他18歲到新疆去當兵,濃濃的新疆情結使那首“懷念戰友”的歌融入了他的血液。新疆給予他的不僅是一段美好而難忘的歲月,更有靈魂。所以他的連隊速寫日記,總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人停留在某一時刻,想起什麼,又分明感覺到那種東西正從指縫裡一點一滴地流走。內心充滿了遺憾的痛。

朱明德畫魚畫人,交人寫人,練就了與人打交道的嫻熟工夫。他的喜好,他過去的經歷表面上看與社科院距離很大。這是個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自古文人相輕,恃才自傲,誰會把沒有高學歷的朱明德放在眼裡呢?對他來說,的確是一個新的領域新的挑戰。畫過上千條魚的人,對水的感覺又能錯到哪兒去呢?關鍵是把握。

朱明德心裡有數,尊重老科研人絕對是上策。同時,絕不放過網路人才的機會。養魚須活水。三年間,相對安靜的北京社科院湧入近三十名年輕有才幹的人。他們的到來給社科院帶來的不僅是新鮮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帶來了新的理念。朱明德公開在大會上表明態度:“社科院鼓勵年輕人冒尖,誰冒尖就扶持誰。”這句話不知在多少年輕學子心裡生根,又激勵了多少年輕學子的鬥志。朱明德動口更動手,他提出並主編了“北京城區角落調查”一書,主持舉辦的“科技反恐”論壇,讓社會學理論從高高的學術閣樓上走下來接地氣,讓理論變成了對社會現實發展有用的東西,讓社會科學院的作用和地位不再邊緣性。難道這不是一種大膽而務實的做法?幾十年或幾百年後,誰又能說這不是改良創新之舉?

朱明德去過日本和德國,還去過美國,每到國外走一趟,就會有一本“速寫日記”問世。重要的是,速寫過程中帶給他的思考,一旦成熟和實用,他都套用到社會實踐中了。

有時候,許多人望著他會產生應接不睱的困惑,會覺得他的點子太多,主意太新,並且要求辦事人迅速去完成。心情之急切,要求之高遠,每每讓跟在他身邊的人產生累的感覺。但是,他的透徹之處在於,當他需要的結果沒有馬上回應或者不可能回應時,他又假裝著忘了或忽略不計,他不去逼你做任何一件事,他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大度和寬容,常常讓誤解他的人慚愧。

朱明德是個活躍的人,喜歡畫畫是終其一生的樂趣,書法和散文也從不離手。最近他逢人便倡議:讓歌聲伴隨你的一生!在他的鼓與呼之下,北京社科院的“秋之韻”老年合唱團愈加精神抖擻。他自己應該很清楚,他給許多人的晚年提供了一劑健康良藥。一個不害人的人原則上是好人。一個把自己的心智和善舉貢獻給世人的人,既是智慧的,更是大氣的。

許多年逾五十、眼看著要從仕途上退下來的人,要么為理想最後燃燒一次;要么急著撈安度晚年的不義之財;要么時常深陷在辦公室的沙發里發獃,要么怎樣怎樣。而朱明德不會的,他的狀態會更好,生命質量越發引人羨慕,並且因著他濃濃的人情味,周圍人更加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