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平簡介

朱熹平說科研:靜心做學問 研究樂無窮

6月3日,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在北京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研究的基礎上,我國中山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院院長朱熹平(左)和旅美數學家曹懷東證明了龐加萊猜想這一百年數學難題(相關報導見本報6月5日文化新聞版)。訊息傳出,朱熹平成為焦點人物。日前,本報記者見到了這位科學家,並和他就科研進行了一番對話。

中山大學數學學院掩映在一片斑駁的樹影里,幽靜而又淡雅。見到朱熹平教授是在他的辦公室,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並沒有過多的陳設,牆上的黑板上還殘留著演算過的數學公式,房間裡的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這位44歲的年輕數學家,穿著一件簡樸大方的t恤,態度和藹可親,說話極有條理,簡潔的言談里不乏思維的敏銳。

數學家不是“孤獨的思考者”在團隊里享受研究樂趣

記者:您曾經說過,做研究的過程很享受。數學大師陳省身也說過,數學很好玩。您怎么體會這種很享受的過程?

朱熹平:做研究的過程的確很享受,發現新的東西,揭示新的東西,看到以前你所沒有看到的東西,通常會使你欣慰。

而且,現在的數學家已經不是“孤獨的思考者”,而是很注重團隊合作。在我們這個團隊里,大家互相討論、互相啟發,樂趣無窮。我們的團隊有5個人,包括曹懷東、陳兵龍等,他們每個人都非常出色。我們也會在學術問題上有爭執,但研究氣氛非常好,非常和諧。在論證過程中遇到難題想放棄時,是團隊的力量使我堅持下去。

當然,我們趕上了一個做學問的好時代。政府、學校給我們創造了非常優越的條件和寬鬆的環境,使我們可以心無旁騖地搞科學研究,享受這其中的樂趣。

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不積累就不知道什麼是創新

記者:您第一次有挑戰世界數學難題的衝動,是在什麼時候?

朱熹平:其實,我第一次對數學難題的挑戰就以“失敗”告終。在中山大學讀大三時,我就不知“天高地厚”,嘗試論證“連續統假設”。這在當時是一個已經破解的世界難題,但我完全不知道。當我自信滿滿地把證明過程拿給指導老師看時,老師拒絕了我,只丟下一句話:如果你錯了,我不用看;即使你對了,我也看不懂。從那以後,我意識到做學問要靜下心,不要先想到要攻克什麼難題,而是要潛心積累。不積累,就不知道什麼是創新。

從事數學研究,不一定要特別聰明,但一定要踏實。破解簡單的東西,聰明的人來得快;但攻克有深度的、複雜的東西,雖然悟性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踏實,有耐性。

記者:破解龐加萊猜想的過程中,對您觸動最大的是什麼?

朱熹平:這是一個失望與希望不斷反覆的過程。因為我經歷了太多的失敗,我現在已經把失敗看成常態,把成功當做偶然。在破解龐加萊猜想的過程中,我從未給自己定下任何目標,只是沿著這條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我由衷地希望能夠安靜下來繼續做研究,因為我覺得我目前仍然處於上升階段。

大師作用不可估量與高手交流有助於少走彎路

記者:數學史上有這么個說法,數學是年輕人的世界,一般世界上著名的數學家出成果大多在40歲之前,之後就會走下坡路。您對此怎么看?

朱熹平:的確有這樣的規律,但在中國,這個時間可能要晚10年左右,因為我們接觸大師的機會少,進步會比較慢。而國外的學者很早就受到了大師的指點,進步就很快。

我本人也幸運地得到了包括丘成桐教授在內的大師級人物的指點。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轉向幾何分析,但剛開始很艱難,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轉錯了。1997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我第一次正式與丘先生對話,一談就是20天。丘先生鼓勵我研究美國數學家漢密爾頓開創的ricci流。丘先生的眼光非常好,他說這個問題到了該做的時候了,你們應該積極去做。我想,與高手交流,對學者來講,是快速成長、少走彎路的重要途徑。

記者:對於中國本土的學者來說,怎么接觸大師呢?

朱熹平:那就要積極地參與國際合作,跟國外優秀的大學、學者交流。比如說我們跟巴黎高師開展合作,那是頂尖數學人才的搖籃。我們請他們的大師來講學,還把我們的老師、學生送過去做訪問學者。

大師的指點加上幾代人的梯度推進中國的科研水平一定能趕上去

記者:在您看來,中國的科研要趕上國際先進水平,最關鍵的是什麼?

朱熹平:就是我剛才講的,要有大師的指點。其實不光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這些很依賴實驗的科研領域都是這樣。事實上,我們的實驗設備已經不比國外的落後多少,經費也不少了,最缺的還是大師。

另外,還需要一代一代的梯度推進和積累,畢竟我們跟國際先進水平有那么大的差距,需要慢慢地趕上去。我的學生們現在的成就已遠遠超過了我當年的水平,他們的學生今後還會超過他們。這樣一代一代的發展,整體推進,經過若干年,中國的科研水平一定能趕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