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簡介

詹天佑

(1861~1919)  近代著名鐵路工程師。字眷誠。生於廣東南海。

1872年(同治十一年),作為首批留美官學生赴美,時年僅十一。1878年(光緒四年)進耶魯大學學習土木工程,1881年畢業,同年7月回國。先被派往福州船政局習駕駛,並於1884年參加了中法戰爭中的馬尾之戰;後應兩廣總督張之洞之聘,任廣東博學館教習。1888年,應中國鐵路公司之聘,任工程師,參與修建津沽鐵路。這是他投身鐵路工程之始。此後,又參與了關東鐵路、萍醴鐵路的修建,並主持修建了新易支線鐵路。

1904年,清政府宣布將由國家籌款修建京張鐵路。經勘測,該線中隔高山峻岭,工程極為艱巨。但路成後,其經濟價值甚大。在英、俄兩國人極力爭奪該線工程師位置的情況下,詹天佑最終受命出任總工程師,並組織了一批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共同建設該線。1905年10月2日正式動工,計畫四年完工。在此期間,他集中集體智慧,儘量採用當時的先進技術和工藝,創造性地解決了多項施工難題。在難度最大的關溝段,他採用了33‰的坡度,於青龍橋車站修築了著名的“人”字形線路,開鑿了長達一公里的八達嶺隧道和其他三條隧道。最終不僅又快又省地建成了這條世人矚目的鐵路,而且為以後的築路事業培養了第一批中國工程技術人才。1909年7月4日(宣統元年五月十七),京張鐵路全線鋪通(10月2日正式通車),全部工程比原計畫提前兩個半月建成,節餘工款銀達三十五萬六千餘兩。

京張路峻工後,詹天佑又先後擔任了張綏鐵路、川漢鐵路總工程師,河南鐵路公司顧問工程師,商辦粵漢鐵路粵路公司總經理兼總工程師等職,並於1909年被選為美國工程師學會會員,同年,清廷授予他工科進士第一名。辛亥革命後,被臨時政府任命為粵漢鐵路會辦、漢粵川鐵路會辦。1915年,被派為督辦。1917年,任北洋政府交通部“鐵路技術委員會”會長。1919年4月24日,因病逝世。著有《京張鐵路工程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