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淨簡介

義淨

(635~713)  唐代泛海赴印度的求學僧、譯經師。俗姓張,字文明。齊州(今山東濟南)人,祖籍范陽(今北京)。幼時出家,遍訪名師,專研戒律。他敬慕法顯、玄奘業績,立志西遊。鹹亨二年(671)三十七歲時,隻身自今廣東番禺附波斯船赴印度,四年二月在恆河口之多摩梨帝(今印度西孟加拉邦米德納浦爾縣塔姆魯克)登岸,此即昔日法顯登舟離印返國之處。義淨在印度十三年,歷三十餘國,其中以在王舍城北的那爛陀寺(在今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縣巴臘貢村與舊王舍村之間)留學時間最久。先後得梵木經、津、論近四百部,合五十萬頌。武周垂拱元年(685)離開那爛陀,仍循海路歸國,又在南海滯留近十年,於證聖元年(695)到達洛陽。

義淨歸國後,備受唐廷優禮,武則天賜予三藏之號,安置他在洛陽佛受記寺,使之專心譯經。義淨先與于闐僧實叉難陀等共譯《華嚴經》,對華嚴宗的建立有很大貢獻。久視元年(700)以後,義淨自行翻譯,計在東、西兩京先後譯出佛典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另有未定稿七八十卷。從義淨的譯作來看,他用力最勤並熱心加以傳布的是律部。當時幫助他潤色文字的有崔湜、盧燦、李嶠、韋嗣立、趙彥明、張說、蘇頲等文士。先天二年(713)義淨卒,葬於洛陽延興門東之平原,盧燦撰有塔銘。

義淨的著述有《南海寄歸內法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等五種。《寄歸內法傳》四卷記述了室利佛逝(尸利佛逝,或簡作佛逝,學者大多認為,唐時其都城為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巨港或占碑)、末羅游(末羅瑜,一般認為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占碑河流域)、羯荼(一般認為即今馬來半島西岸吉打一帶)、裸人國(今尼科巴群島,某些學者認為兼指安達曼群島等地以及印度本土)等東南亞地區的社會、文化情況,特別是佛教流行的情況。其中有關羯荼、裸人國等地區的記載可與9世紀以來阿拉伯地理文獻,如伊本·胡爾達德比赫(ibn  khurdādhbih)的《道里與諸國志》的記載相互印證。《求法高僧傳》二卷記載了約六十名僧人赴印求法的行程。這些僧人多舍陸而泛海,反映了7世紀下半期吐蕃雄據西域、黑衣大食東侵呼羅珊、吐火羅故地而造成的政治形勢的變化。《南海寄歸內法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書是研究7世紀中外交通史的要籍。他翻譯的《金光明最勝王經》、《孔雀王經》等對日本奈良、平安時期(8~12世紀)的佛教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