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管理創新現場會發言

同志們:

縣第十三次黨代會剛剛落幕,我們在鎮隆重召開全縣第四次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現場會,我認為,這次現場會不僅是一次自我加壓、自我申報展開的全縣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現場推進會,更是縣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的具體落實會。大家知道,鎮是的“西大門”,近年來,他們大力實施工業強鎮、城區帶動、創業富民等發展戰略,在不斷壯大地方經濟總量的同時,高度重視社會管理工作,在社會管理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探索,為全鎮經濟建設創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今天,我們總結推廣鎮社會管理工作的成功經驗,就是要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創新惠民之舉,強化落實之功,努力開創全縣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嶄新局面。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鎮社會管理創新經驗的核心在於強化落實之功

剛才,大家參觀了鎮政法綜治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村(居)公共服務中心,現場體驗了政法接待大廳、心理矯治服務中心、大調解視頻中心、霜橋崇法學堂、社區矯正執法中隊、巡防中隊、長安法治大道、萬譽外來人員公寓等重點項目的推進成效。鎮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強在哪裡?我覺得,他們在社會管理方面有許多創新和獨到之處,但歸根結底,強在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上,強在“想做”、“真做”、“巧做”上,一句話,就是強在狠抓落實上。

一是以“想做”的追求,聚落實之力。“想做”是一種追求。長期以來,我們有些鎮(區)在工作中不敢奢望先進,更沒想過爭當排頭兵。而鎮面對社會管理創新的新要求、新挑戰,選擇的是快人一步、率先而為。他們在全縣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推進大會後的第一時間就立下誓言:爭辦全縣鎮(區)第一個社會管理創新現場會。目標引領,行動跟進。正因為有了“想做”的動機,才有了“真做”、“巧做”的動力,才有了全鎮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勃勃生機。在短短的三個月內,他們強化組織領導,深入調研分析,不斷發動造勢,並通過鎮黨委中心組學習會議、鎮黨政聯席會議、各單位項目落實懇談會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層層分解縣交項目的基礎上,確定了8個自選項目,使鎮黨委、政府“想做”的決心轉化成了全鎮上下統一的步調,使縣委、縣政府關於社會管理創新的總體要求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實。

二是以“真做”的作風,抓落實之舉。“真做”是一種作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又一個具體的矛盾和問題,不能大而化之、浮皮潦草,必須下真功夫、實功夫、苦功夫一項一項去落實,一件一件去辦理,一個一個去解決。如果說鎮的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有了一定的起色,走在了全縣各鎮(區)的前面,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他們始終堅持立足實際、腳踏實地、真抓實幹,不虛談、不作秀,咬定目標,堅定前行。縱觀鎮社會管理創新的每一項舉措,都是一點一滴做出來的。政法綜治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村(居)公共服務中心等不是他們的原創,但他們做得認真。他們在政法中心設立接待大廳,在鎮便民服務中心整合多個部門資源,既有統一受理的功能,又有個案引導的便捷;他們以高前村公共服務中心為示範,推行“一站式、超市化”服務模式,真正做到了“村民辦事不出村”。“法治一條街”不是他們的發明,但他們做得較真。他們將貫穿鎮區的一條主要街道打造成“長安法治大道”,不但加大硬體投入,設立了醒目的標牌、實施了環境的整治,而且強化了軟體建設,通過組織誠信店鋪承諾、開展星級店鋪評估等實實在在的創新舉措,營造了濃郁的法治文化氛圍,打造了有效的法治宣傳陣地。農村防控體系建設不是他們的專利,但他們做得當真。他們不但出台了《現代技防鎮建設三年規劃》,編制了《全鎮技防規劃圖》,而且加大了人防建設力度,實現了全鎮巡防工作全覆蓋。同時強化了外來人口管理,特別是萬譽服飾外來人口服務工作站運行良好,外來人口“三集中”管理紮實推進,兩類人員管控和高危人群動態化管理成效明顯,築牢了“西大門”的第一道平安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