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的講話

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全黨全國人民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我們要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腳踏實地,勇攀高峰,開創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新局面,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這次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主要是部署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

一、深刻認識制定《規劃綱要》的重大意義

制定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是黨的xx大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是我們黨深刻分析新世紀新階段的形勢和任務作出的重大決策。國務院從XX年6月開始,組織各方面專家學者和有關部門力量,在深入進行戰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規劃綱要》。中央提出並制定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主要基於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是實現我國新階段發展目標的需要。xx大提出,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實現這一宏偉目標靠什麼?最根本是依靠兩大動力,一要靠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二要靠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有力支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成長平均保持在9%以上,未來15年,能否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和可持續增長,這是國內外都十分關注的一個重大問題。我國已經跨上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00美元這個台階,到2024年要達到3000美元,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向未來,我們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許多突出問題,經濟結構不合理,質量和效益不高,特別是能源資源和環境的制約日益嚴重。解決這些問題,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找出路、找辦法。沒有科技的發展和創新,就不可能真正走上科學發展的道路。要如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必須研究科學技術怎么支撐、怎么引領的問題。

二是應對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國競爭力的需要。當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不斷引發新的創新浪潮,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新的科技革命既給我們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也使我們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國際競爭從根本上說是科技的競爭,是自主創新能力的競爭。我國面臨著已開發國家在經濟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我們要掌握髮展的主動權,就必須緊緊把握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搶抓機遇,迎接挑戰,奮發有為,加快科技發展,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三是加快我國科技發展的需要。建國5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幾代人的持續奮鬥,我國科技事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學科體系,擁有了豐富的科技人力資源,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奠定了重要基礎。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還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關鍵技術自主研發比例低,發明專利少,科技成果轉化滯後,尖子人才比較缺乏,同已開發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促進我國科技事業的更大發展,需要我們從國情出發,認清我國科技發展的優勢、不足和潛力,對未來15年作出一個總體安排。

回顧歷史,我們也可以看到,根據國家一定發展階段的要求制定科技規劃,是指導科技工作、促進科技發展的一條重要經驗。建國以來,我們制定過7次科技發展規劃,其中1956年開始實施的“12年科技規劃”的影響最為深遠。當時新中國成立不久,百廢待興,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高瞻遠矚,提出制定科技發展遠景規劃,周恩來總理、聶榮臻元帥等老一輩革命家親自領導和參與。“12年科技規劃”的實施,產生了以“兩彈一星”為標誌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創造了我國科技發展史上輝煌燦爛的篇章,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同時也為我國凝聚和培養了大批一流科學家。直到今天,我們仍然能夠感受到這次規劃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