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的講話

五、實施《規劃綱要》需要把握的幾個重大關係

實施《規劃綱要》,加強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偉大事業,也是一項複雜、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我們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的全局,特別要把握好以下幾個重大關係。

一是經濟與科技的關係。經濟與科技相互滲透和融合,是當代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重要特徵。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是經濟發展的內在要素和主導力量。經濟發展既為科技發展提供物質保證和支持,又為科技發展提供永不枯竭的巨大需求。正確處理經濟與科技的關係,就是要把我國經濟發展切實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上來,科技發展要自覺地為經濟建設服務,要以企業為載體實現經濟與科技的有機結合。

二是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我們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必須把政府行為與市場機制很好地結合起來,發揮市場配置科技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政府的主要職責,是加強科技巨觀管理,營造有利於科技創新和人才成長的政策環境,同時對事關國計民生、國家安全和長遠利益的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研究,給予重點支持。市場競爭是技術創新的重要動力。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有效整合科技資源,激發企業和全社會的創新活力。

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全黨全國人民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我們要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腳踏實地,勇攀高峰,開創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新局面,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三是自主創新與引進技術的關係。把自主創新作為我國科技發展的戰略基點和指導方針,這是不能動搖的。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能力,必須堅持自主創新。但是,堅持自主創新並不排斥引進先進技術。在經濟全球化和擴大開放的背景下,我們要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積極吸收和借鑑國外先進科技成果,擴大和深化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

四是基礎研究與套用開發的關係。基礎研究是技術發明的先導,是套用開發的源泉。要重視科學的基礎作用和長遠價值,穩定支持和超前部署基礎研究,爭取在未來科技競爭中贏得主動。基礎研究也要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主要領域,為技術創新和套用開發服務。要從學科發展、科學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等方面,對基礎研究作出安排。同時,要從市場出發,加強套用開發研究,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科技進步貢獻率,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產業,促進基礎研究和套用開發協調發展。

五是統籌兼顧與保證重點的關係。作為發展中的大國,我們一方面要努力形成比較完整的學科布局,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的多方面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從實際出發,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在一些關鍵領域取得重點突破。我們要把這兩方面有機統一起來,樹立全局觀念,確保戰略重點,全面實現規劃提出的各項目標和任務。

六是近期與長遠的關係。今年是《規劃綱要》啟動實施的第一年,也是實施“xxx”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開局之年。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抓緊部署《規劃綱要》確定的各項重點任務。要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需求,率先啟動一批重大專項和重點項目;根據科技發展整體布局,抓緊建設一批重點科技基礎設施。同時,也要充分考慮經濟社會長遠發展需要和科技發展趨勢,對《規劃綱要》提出的各項任務,作出總體考慮和安排,有些需要提前部署,為以後發展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