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的講話

重點跨越,就是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選擇具有一定基礎和優勢、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通過關鍵領域的突破實現技術跨越,一直是後進國家趕超先進國家的重要方式。重點跨越是加快我國科技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們既要看到現在的經濟基礎和科技實力同過去相比有很大增強,又要看到我國仍然是一個開發中國家,必須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實施重點跨越,就要緊緊把握當代科技革命的歷史機遇,從需要和可能兩個方面考慮,圍繞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目標,選準突破口和主攻方向,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創新之路。

支撐發展,就是從現實的緊迫需求出發,著力突破重大關鍵技術、共性技術,支撐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支撐發展是我國科技進步的根本任務。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和提高質量效益的雙重任務,面臨著提升傳統產業和發展新興產業的雙重使命,面臨著擴大國內需求和開拓國際市場的雙重要求。同時,改變社會發展相對滯後的狀況,突破能源資源和環境對可持續發展的制約,也都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科學技術必須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面臨的突出問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推進現代化提供保障。

引領未來,就是著眼長遠,超前部署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培育新型產業,引領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引領未來是科技工作的神聖使命。當代科學技術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不斷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指出新方向、開闢新領域。特別是科學理論越來越走在技術和生產的前面,為技術和生產發展引領新的道路。我們應當前瞻未來發展和長遠利益,在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若干領域超前部署,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方向,提高持續創新能力,使科學技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

以十六字方針為指導,《規劃綱要》提出了未來15年我國科技發展的總體目標。概括地說,就是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使我國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學技術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保障能力顯著增強,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規劃綱要》還從裝備製造業和信息產業、農業、能源資源、環境、疾病防治、國防科技、人才隊伍、科研體系等八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發展目標,涵蓋了經濟、社會、人的發展和科技自身發展等各個方面。實現這些目標,不僅會使我國科技發展水平躍上一個新的台階,也會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躍上一個新的台階。

三、明確我國中長期科技發展的重點任務

《規劃綱要》對未來15年我國科技發展作出了總體部署,從重點領域及其優先主題、重大專項、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等方面確定了重點任務,明確了今後我國科技工作的著力點和主攻方向。

《規劃綱要》提出了5個戰略重點:

一是把發展能源資源和環境保護技術放在優先位置。我國能源資源人均占有量低,生態環境脆弱,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嚴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承載能力不足。現在,我國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兩大基本矛盾:一個是社會生產力發展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還將長期存在;另一個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口增長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這個矛盾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進,還會更加突出。那種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是不可持續的,絕不能再走下去了。我們必須通過科技進步和創新,轉變增長方式,解決資源環境等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