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長經濟工作會議講話

省長經濟工作會議講話(二):

同志們:

現在正值年末歲尾,省委召開這次省委工作會議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主題就是貫徹黨的xx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今天,我代表省委會,圍繞繼往開來、改革創新,務實求真、團結奮鬥,共同開創湖北科學發展的新局面,講幾點意見,與同志們共勉。

一、高舉旗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當前,湖北正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一條目標宏大、前景燦爛但充滿荊棘和坎坷的發展之路,擺在我們面前。我們靠什麼去搶抓機遇、迎接挑戰、完成繁重任務、再創新的輝煌?第一位的,就是要高舉旗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1、高舉旗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政治上的清醒源於理論上的堅定。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湖北就不可能有現在這樣的經濟社會發展局面。今後,無論處於什麼樣的環境和局面,我們都必須始終堅定不移地高舉這面旗幟、堅持這條道路、堅持這個理論體系,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遇到重大問題和面對複雜局面時氣定神閒意堅,清醒堅定不迷失。

2、高舉旗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堅定不移地同以xx同志為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講政治這是最重要的政治,講紀律這是最嚴肅的紀律。全省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黨委的主要負責同志必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防止將政治意識、執政意識、政權意識淡化於日常事務和應酬之中。要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就必須努力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善於從政治上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要在錯綜複雜的形勢中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增強對錯誤思潮、錯誤行為、錯誤傾向的鑑別力、免疫力和抵抗力,在事關原則的問題上立場堅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關鍵時刻頭腦清醒。

二、關於科學發展

1、保持發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必須既繼承又創新,重在堅持與時俱進

第一,尊重歷史,延續根脈。革命事業一棒接一棒地傳承,今天我們接過這一棒,就是要延續湖北發展的歷史根脈,繼續書寫湖北發展的新篇章。

第二,認真繼承,保持發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特別是省九次黨代會以來,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設“四基地一樞紐”的發展思路,推出了管長遠、管全局的“兩圈一帶”發展戰略,制定了《關於湖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當前我們的任務就是要保持工作的連續性,抓好這些戰略、思路、決議的具體化、項目化,抓好貫徹落實,真正抓出成效。

第三,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當前,湖北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突出表現為“三個新”:一是經濟社會結構呈現新變化,經濟結構升級約束增多、社會結構平衡難度加大。二是經濟發展面臨新挑戰,影響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不可預料的“兩難”問題明顯增多。三是人民民眾對提高生活水平和質量有了新期待。在發展過程中出現新情況、新問題,是客觀規律的體現,應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就必須創新。

2、實現跨越式發展,重在必勝的信心和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只有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們才能擔起支點之重任,不負黨中央和xx對湖北的殷切期望。“xx”時期,我省必須以速度高於全國平均、高於中部平均的業績,以名副其實的中心功能、示範作用、“兩型”建設的前列位置來擔當起支點重任。只有跨越式發展,我們才能不失機遇的歷史性惠顧,解決發展不夠的問題要靠發展機遇,“xx”時期是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是發展的難得黃金期。一旦機遇來了就要抓緊不放、抓住不放、科學發展、快速發展。只有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們才能發揮湖北的優勢條件,把條件優勢變成發展優勢。

3、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重在追求發展的可持續性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於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

第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落腳點,是追求發展的可持續。今後發展之爭,主要是科學發展之爭,核心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之爭。我省的“xx”規劃綱要,應是一個發展的規劃綱要,更應是一個轉變發展方式、追求可持續發展的規劃綱要。

第二,轉變發展方式要處理好轉變與發展的辯證關係。我們要在轉變方式與謀發展的內在統一、相互促進上下功夫,要順勢而為,切實在加快轉變上下更大的功夫、見更大的成效,使全省經濟成長建立在結構最佳化、質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三,轉變發展方式要在“三個任務”上下功夫。結構問題是一個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不斷調整最佳化,而且永無止境的永恆任務,結構的最佳化永遠是相對的,調整的任務是永恆的。轉變發展方式的硬任務,就是要堅決完成節能減排任務。轉變發展方式的軟任務,就是“兩個創新”:加強自主創新,以解決轉變發展方式的驅動力;加快體制機制創新,以解決轉變發展方式的根本動力機制。

第四,轉變發展方式是湖北發展的機遇。轉變發展方式總體上對湖北又是一次“彎道超越”的機遇。客觀條件、大環境已不允許,也不可能讓我們再走“先粗放後集約、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這恰恰是湖北發展既要高速度、更要高標準和高質量,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促進綠色繁榮和生態文明的倒逼機制。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對於湖北是名副其實的跨越式發展。

4、培育提升湖北的綜合競爭力,重在長遠發展

湖北的發展成效,既要看當前,又要看長遠。在這個問題上要堅持“三個防止”、“四個著眼”。

“三個防止”:一要防止只注重屆內、任內,忽視長遠;二要防止只注重“xx”,忽視“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四個著眼”圍繞的是一個地方的隱實力建設。顯實力是明擺著當期就發揮作用,吹糠見米,馬上有稅收,隱實力則長遠見效、利在千秋。一要著眼於產業建設;二要著眼於持續不斷的抓結構調整;三要著眼於長遠,抓基礎設施建設;四要著眼於發展的綜合性。

5、建立經濟發展與改善人民生活同步共進、發展成果與人民共建共享機制,重在發展為民,實現民生共享,既是政治,也是經濟。各級黨委政府、各級領導幹部都要以湖北人民的富裕安康為己任,讓人民民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包括最終成果和過程成果。

三、關於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關乎湖北發展的根本性問題。面對即將開啟的“xx”跨越式發展的大幕,我們要做的第一準備,就是解放思想的準備。

1、要通過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更大、更遠、更多的發展空間、視野、資源,核心是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問題。任何一個地方的資源都是有限的,起碼是品種有限。要努力做到敢開放、真開放、先開放、全開放。囿於本地資源,固守傳統路徑,“等靠要”都是沒有出路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誰的開放力度更大、視野更寬,聚集資源的能力就更強,就能發展得更好更快。

2、要通過進一步解放思想,繼續深化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特別是圍繞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進行制度創新,核心是解決發展動力的問題。我們要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必須在深層次的制度創新上下功夫,向改革創新要發展動力、要發展資源、要發展空間。 第一,進一步強化市場經濟的意識理念。中冶南方的成功,就是把智力資源插上市場經濟價值觀、市場經濟意識理念的翅膀才飛起來的。全社會、各方面都要大力強化市場經濟的意識理念。

第二,用市場經濟的文化、理念、機制,打造更多的“經濟人”。我們既缺乏“經濟人”的意識,又缺乏“經濟人”。指既有專業專長,又有市場意識、經濟頭腦,能做實體、辦公司、能賺錢的人;或者是沒有專業專長,卻能將科技、文化等資源要素組合、進行市場化,創造出科技文化商品,能經營、會賺錢的人。

第三,進一步強化市場經濟體制的導向。各級領導幹部要強化市場的意識,學會用市場經濟手段和機制謀求發展、破解難題,引導全社會從市場上找辦法、尋出路。

3、要通過進一步解放思想,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建立發展的統一戰線。我們要通過解放思想,把全省幹部民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把各方面幹事創業的能量激發出來,從而把改革發展的目標落到實處。非公有制經濟是市場經濟當中最活躍的部分,我們要大膽地“放”、大膽地“扶”,最大限度地釋放民間活力。

4、要通過進一步解放思想,建設發展文化,營造有利於發展的人文軟環境。

5、進一步解放思想重在實效,要以解決湖北發展中的實際問題為落腳點。解決實際問題,就要敢於破解難題,就必須突破條條框框,敢闖敢試。

四、關於黨的領導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我省實現跨越式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保證。關於加強黨的領導,我講十個問題。

1、增強黨的意識。加強黨的領導,必須首先增強黨的意識。第一,創先爭優,強化黨員的“先”、“優”意識。保持黨的先進性,要靠黨的每一位成員的優異表現。第二,要強化黨的領導核心意識。強調以省委為核心,不是要以省委班子替代其他幾套班子的職能作用,而是要求幾套班子團結在省委周圍,在省委領導下各司其職、協調運轉、高效運行,形成合力。第三,要強化黨要管黨意識。各級黨組織負責人必須正確處理黨的建設和發展的關係,按照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嚴格落實“書記抓、抓書記”的黨建責任制,不斷提高管黨治黨水平,為推動科學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2、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黨的民主集中制是黨的凝聚力、戰鬥力、生命力的保證,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主要是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係。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集中統一是黨的力量保證。要講原則、講紀律,保證民主集中制的貫徹執行。黨的領導是集體領導,所有重大問題都要由集體研究決定。同時,要用組織紀律來落實集中統一。黨員領導幹部的第一身份是黨員,黨員領導幹部對於已經形成的黨的決議、決定,必須堅決貫徹執行,這是義務,更是鐵的紀律。

3、構築更加牢固的團結工程。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號召力、團結出戰鬥力、團結出生產力。第一,全省上下大團結,把團結作為湖北第一號軟實力工程建設,鞏固發展業已形成的團結幹事創業的氛圍。團結工程這個軟實力是綜合競爭力量重要的要素,有了這個軟實力,一切困難都是可以戰勝的。第二,要搞好各級班子的團結。主要強調兩個問題:一是顧全大局,相互補台;二是要堅持五湖四海,銘記“君子不黨”的古訓。第三,從主要負責人抓起,不斷提高團結的能力。特別把握好“三個第一”:一是黨性第一,個性服從黨性;二是事業第一,私事服從公事;三是主要領導對班子團結問題負第一責任。第四,強化維護團結的措施。我們講的團結不是無原則、一團和氣,是以大局、以事業為取向的和諧之和,不是強硬的統合,而是以充分發揮各個組織的不同職能和功能為前提的不同之和。

4、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班子建設首先要抓思想理論建設,這是基礎。各級領導班子居於領導組織系統的首要層次,是要中之要。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培養靠得住、有本事、作風好的人,就是既有為政之德又有為政之才的德才兼備之人。抓好各級黨委書記的配備,這是關鍵的少數。黨的民主集中制貫徹得如何,書記至為關鍵。更加重視抓年輕幹部的選拔培養。要把功夫下在長期培養、批次接續、儲備充足、隨時可用上,使我們有一大批忠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德才兼備的年輕幹部源源不斷地用於班子的配備。加強班子和班子成員的能力建設。要引導幹部將心思用在幹事創業能力的提升上,不要有所旁騖。學歷和能力看能力,能力和出力看出力,出力和力度看力度,重在為事業管用上。

5、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基層黨組織建設關係到黨的事業基礎,是黨的建設的重點。當前,特別要把黨的組織、黨的工作實現全覆蓋和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務黨員長效機制兩個方面作為重點,乘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東風,堅決做到哪裡有黨員哪裡就有黨的組織,哪裡有黨組織哪裡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和黨組織作用的發揮,哪裡有民眾哪裡就有黨的工作,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6、加強黨的民眾工作。人民民眾是我們黨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我們黨力量與智慧的源泉。各級黨委要切實在深入、深情、深度、深化上下功夫,把做好民眾工作作為領導幹部的基本功,培訓、提高、考核。要以為民眾謀利益為出發點,敢於做民眾工作。要把民眾視作父母,與民同心,樂於做民眾工作。要接受民眾監督,勤於做民眾工作。

7、加強作風建設,以良好的作風為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保證。“xx”的大幕即將拉開,我們面臨的是空前競爭的局面,湖北處在前有標兵、後有追兵、左右有強兵的態勢。精神和作風的比拼正成為新一輪競爭的關鍵性因素。全省及黨委要高度重視作風建設。第一,勇於擔當、以為立位,強調責任重於泰山。第二,科學理性,求真求效,強調尊重規律,不求機巧。第三,務實落實,踏實紮實,強調力戒虛華。第四,富於激情,奮發有為,強調精神狀態問題。

8、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我們要始終堅持反腐倡廉和改革發展的“力度統一論”,做到改革發展的力度有多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就有多大,以風清氣正的現實,促進發展,愛護幹部,回應全省人民的厚愛與期待。反腐倡廉工作要重點抓好四件事。

第一,從“總開關”入手,抓理想信念教育和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的教育。

第二,從源頭抓好,加強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設,加強對各級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執行情況的監督力度,特別是要把對黨政一把手、主要負責幹部的監督作為重點。

第三,利劍高懸,保持反腐敗的高壓態勢,加大腐敗案件的查處力度。

第四,建設精神家園,抓反腐倡廉源頭的源頭。通過加強學習,建設健康高尚的精神家園,升華追求的境界,以“貴欲”取代貪慾。健康的欲望和精神家園,利於修身,利於工作,利於家庭,利於社會。

9、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加強社會管理,既要全面開展工作,綜合治理,又要抓住源頭性、根本性和基礎性問題,準確把握社會管理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重點做好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特殊人群幫教管理、社會治安重點地區綜合治理、網路虛擬社會建設管理、社會組織的管理服務等等。

10、加強法治建設。我省在實施“兩圈一帶”戰略、推進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改革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和矛盾,解決這些問題,有賴於法治建設的加強和法治環境的最佳化。要依法行政,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克服“人治”思想,克服以言代法、權大於法的現象;採取有力措施解決執法人員不作為、亂作為、有法不依、公權濫用等問題;嚴肅查處以權謀私、“釣魚”執法問題,消除執法利益傾向。同時,要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廣大公務員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要堅持公正司法。要加強司法幹部隊伍建設,提高司法、執法人員能力素質,堅決糾正和避免冤假錯案的產生,為湖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