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會市領導講話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發展進步,教育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奠基、推動和先導作用。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教育工作會市領導講話講話,僅供參考。

教育工作會市領導講話(一)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教育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全省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和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會議精神,安排部署我市教育工作。剛才,副市長岳愛雲同志根據全省會議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對全市教育工作,特別是對我市職業教育發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會上,下發了《商丘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意見》、《商丘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商丘市人民政府關於最佳化城鄉基礎教育資源配置解決城鎮基礎教育資源不足問題的意見》3 個檔案。各縣(區)、各單位、各學校要按照岳愛雲同志講話精神和檔案要求,結合實際,認真研究,抓好貫徹落實。按照會議安排,我講三個問題。

一、新常態下應該更加重視教育事業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由原來的高速發展轉向中高速發展,由原來的粗放型發展轉向依靠創新驅動、以提高經濟質量效益為中心的發展,更加注重質量效益,更加注重結構調整,更加注重生產發展方式轉變,更加注重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新常態下,推動經濟發展關鍵要依靠創新驅動,創新驅動關鍵要依靠人才培養,人才培養關鍵要依靠教育發展。可以說,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壓力更大,競爭的壓力更大。如何在競爭中突出優勢、發揮優勢,需要我們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我們介紹商丘優勢時,往往講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區位優勢。商丘處於豫魯蘇皖四省交界處、河南省的最東部。二是交通優勢。特別是鄭徐高鐵、商合杭高鐵工程相繼開工建設,商丘機場即將獲批建設,商丘的交通優勢將越來越突出。三是產業優勢。特別是這幾年,我市抓住產業轉移機遇,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各縣(區)都形成了產業特點突出的產業集群。如民權縣冰櫃冰櫃年生產能力去年年底已經達到了1200 萬台。四是人力資源優勢。我市有富餘勞動力200 余萬人,45 所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達15 .5 萬人。提高我市人口綜合素質和勞動技能,變人口優勢為人力優勢、人才優勢,這是我們的財富,是我們的競爭力。發揮我市人口優勢、提高人口競爭力,關鍵要重視教育發展。近幾年,我市教育事業得到較快發展,成效顯著,但是存在的問題也不少,我市教育事業整體發展水平還不高,與鄭州、洛陽、開封和新鄉等先進地市相比差距還比較大,教育資源供應和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還比較突出。比如市一中有66 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280 人,占地僅有19 畝;實驗幼稚園32 個教學班,在園幼兒1200 名,占地僅有15 畝。在這種狀況下,仍然還有好多家長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市一中、送到實驗幼稚園學習,這說明我市的優質教育資源嚴重不足。所以,我市學校建設、教學條件改善的任務還非常繁重。職業教育方面,我市有些職業技術學校還存在專業設定和市場需求不合理、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這些都說明我們對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投入還不足。希望大家更加重視教育事業發展,進一步研究辦法、解決問題,適應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需要,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二、加快教育事業發展

(一)提高教學質量。 社會各界都比較關注教育事業發展,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進入好的學校學習,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培訓,獲得更多知識,成為棟樑之才。提高教學質量,保證教學質量,培養孩子德才並進,是全市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大責任。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每個階段的教育特點、教育質量評定標準和教育重點都不一樣,但是目的相同,都是為了培養合格的勞動者、培養合格的人才。比如義務教育注重素質教育,保證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高中教育注重以人為本,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發展潛能和創造力,讓孩子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高中教育階段還要面對現實,注重與高考銜接,既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又要提高升學率,為國家、為高校輸送更多優秀人才。職業教育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操作技能,畢業生能不能找到工作、能不能實現就業,是衡量教學質量高低的一個標準。各學校一定要強化質量意識,把教學質量作為學校評價的標準,加強學校管理,最佳化課程結構,科學制定評價辦法,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培養的人才、培養的學生能夠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要把教育質量視為生命線,有質量學校才有生源,有生源學校才能生存,只有這樣學校才有生命力。要重視道德建設。學習期間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一個過程。這期間,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容易受到外界干擾,作為學校要肩負起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責任感,培養學生德才並進,提高綜合素質,使他們獲得全面發展。

(二)把職業教育辦成商丘的特色。 一要抓住機遇。在全省的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省里提出明確意見,逐步推進更多高等學校轉型,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更多技能型人才。要抓住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發展職業教育我市有三大優勢,一是建設中原經濟區產業轉移示範市的優勢。二是我市被國務院認定為“開展地方政府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的優勢。三是職業教育院校比較多的優勢。目前我市有34 所大中專職業教育院校,在校學生9 .1 萬人,其中有1所是國家級職業教育示範校、15 所省級職業教育示範校或特色學校。所以,要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形成商丘特色,把職業教育發展打造成為商丘的一大產業。在職業教育發展上,要培育壯大重點院校,統籌布局,最佳化調整,使資源向有實力、有市場的重點院校傾斜,培育壯大一批在全國、全省有影響力的特色職業技術院校。二要合理設定專業。要按照市場需求和經濟發展需要,結合商丘市產業發展特點設定專業。目前我市重點培育紡織服裝、食品加工,裝備製造、現代物流等主導產業,積極發展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電子商務、超硬材料、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所以,院校專業設定、人才培養要與經濟發展、市場需求緊密結合起來,真正達到產學研深度融合發展。三要培養複合型人才。職業教育要更加注重培養實用型、操作型人才。除此之外,要更加注重培養既有理論功底和創新能力,又有良好職業道德的複合型人才。四要激發學校活力。要利用社會力量辦學,積極吸納社會投資發展職業教育,建立起適合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現代學校管理制度,發展混合所有制學校,進一步激發學校的活力。要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把職業教育發展作為一項事業、一項產業來進行研究,促進學校快速發展,使之成為商丘特色。

(三)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一是在農村開展學校標準化建設。要抓住當前全面改善貧困地區教育薄弱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爭取資金,爭取項目,切實改善我市農村學校辦學條件,使學校基礎設施、生活設施、教學設施達到上級要求,滿足發展需要。此項工作計畫用3 年時間完成。目前夏邑縣、虞城縣、睢縣已經通過了省級評估驗收。今年年底前,民權縣、柘城縣要通過驗收,達到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的要求。20xx年,寧陵縣要通過省級評估驗收。20xx 年,睢陽區和梁園區要通過評估驗收。二是在城市、城鎮重點解決大班額問題。我市很多學校,特別是一些優質資源比較集中的學校,大班額問題比較突出,一個班多達80 多人,講台旁坐的都是學生。這說明我市學校建設跟不上城鎮發展需要,教育不均衡問題還比較突出。解決這些問題,務必加快推進學校建設,改善校園基礎設施。要按照全省統一安排,用5 年時間開展擴充義務教育建設工程,重點是搞好學校建設。剛才,岳愛雲同志已經把今後5 年城鎮學校建設的任務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新建國小31 所、改擴建31 所,新建國中20所、改擴建14 所。前一段時間,我利用兩天時間調研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發展情況,發現我市學校基礎設施非常薄弱。在商務中心區現場辦工時,提出要在商務中心區規劃建設幾所學校,包括高中、國中、國小、幼稚園等。所以,各縣(區)要明確任務,明確時間,落實地點,落實資金,有計畫啟動學校建設,逐步解決城鎮學校建設不足問題。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證教學公平,提高教育質量,關鍵是教師。要更加重視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引進、聘請、培訓等多種方式,提高教師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各學校要研究探索建立科學評價教師的辦法,形成激勵機制,激發教師工作激情,引導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要加強師德建設,使教師真正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通過教師隊伍建設和素質提高,提高教育質量,加快教育事業發展。

三、營造教育發展濃厚氛圍

(一)深化教育體制改革。 教育體制改革內容很多,我強調以下兩點:一是堅持多樣化辦學,要鼓勵發展民辦教育,吸引社會力量、社會資金辦學,特別是要鼓勵社會資本發展學前教育和職業教育,營造民辦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對待民辦教育要一視同仁,在資源配置上與公辦學校享受同等待遇,保護民辦學校合法權益。二是研究探索學校管理機制,逐步弱化學校的行政化傾向,給予學校更多的自主權,為學校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推動學校依法自主辦學。

(二)加大教育投入。 教育事業能不能發展,教學質量能不能提高,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於投資。要積極爭取社會投資,各級財政包括市本級財政,要向教育領域傾斜,加大教育投入,積極籌措資金加快學校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儘管今年市本級財力比較困難,計畫要完成的事情很多,還是要加大教育資金投入。

(三)形成教育發展合力。 教育事業是公益事業,是民心工程,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形成重視教育、支持教育發展的工作合力,齊心協力支持教育發展、支持教育項目建設,共同推動教育事業發展。

教育工作會市領導講話(二)

同志們:

駿馬賓士去,三羊開泰來。首先向大家恭賀新春!一年之計在於春,工作務必抓緊抓早,改革務必抓實抓細。今天會議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要以中央精神和系列重要講話為指引,深入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唱響“深化改革,持續創新”這一主題詞和最強音,振奮精神、解放思想,增創新優勢、再創新輝煌,全面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章丘現代教育。會前,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聽取了這次教育工作會議有關情況匯報,充分肯定了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剛才,章丘中學、寧埠教育辦、福泰國小和四中的侯孟斌、五中的王海強、實驗國小的逯鳳、實驗二小的焦麗輝等幾位老師做了很好的發言,請大家認真學習、借鑑。會上,還傳達了工作要點,印發了表彰決定,並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各單位要認真學習領會,切實抓好貫徹落實。希望受到表彰的單位和個人再接再厲、再攀新高;希望各學校、全體幹部教師對照先進,奮力趕超,在全系統形成“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 的生動局面。下面,根據局黨委研究的意見,主要講三方面的問題。

一、總結教育發展經驗,激發深化改革的新動力

過去的20xx年,是全市教育事業發展關鍵而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教育上下 緊緊圍繞“深化改革、推進落實、提升突破”的工作重點, 用真心,下實功,傾深情,搶抓一次次發展先機,攻下一項項改革難題,實現了一個個成功突破,創造了一個個嶄新業績,教育事業實現了全面跨越發展,贏得了柳斌、王旭明等各級教育專家領導,閆肅、李幼容等藝術名家,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朱軍等各界人士和全市人民的廣泛點讚。

——綜合改革闖出了新路徑。 一年來,我們以內涵提升為導向,頂住重重壓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中考招生制度、“職普互通”、分部制管理、分層次和小班化教學等改革走出新路,職業教育集團掛牌成立,第一所民辦雙語(國際)學校正式開學,山東財經大學附屬中學、齊魯師範學院附屬國小成功落戶章丘中學和旭升國小,打通了人才成長的立交橋、直通車。

——教育質量攀上了新高峰。 一年來,我們著眼於“鞏固、提升、突破”,高考成績連續三年實現歷史性突破。20xx年春季、夏季高考奪得濟南市雙狀元,一本上線突破2100人,比20xx年翻了一番,680分以上高分學生達17人,8人被清華、北大、香港中文大學錄取,本科上線率高出全省近40個百分點,高職升學再創佳績,中考成績明顯提升,兌現了“大考”之年的莊嚴承諾。

——教師隊伍展現了新風采 。 一年來,我們以德能建設為抓手,深入實施“三名”工程,湧現出了一大批德能俱佳的好老師、名教師,二百餘名骨幹教師在全國、全省專業競技舞台上大展風采,76人獲一等獎,孟敏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4人被評為全省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名師下鄉支教、義務輔導進社區鄉村、名師編寫《導學案》等創新為民舉措惠及了更多孩子。

——全面育人結出了新碩果 。 一年來,我們以養成教育為根本,深入開展“五節”“五個一”等主題活動,成功舉辦了三屆原創校園歌曲大賽和首屆原創校園舞蹈大賽等活動,唱響了“全面育人”大合唱,培養造就了一大批有品質、有氣質、有素質具有鮮明章丘教育印記的好學生。

——教育生態實現了新最佳化 。 一年來,我們以最佳化環境為統領,初步構建起了優質均衡、特色鮮明的教育生態,諾德實驗國小、普集中心國小及幼稚園等一批城鄉學校建成使用;政府補貼2700餘萬元購置的203輛標準校車正式投入運營;“全國真語文”系列活動、全國第十一屆“幸福課程觀摩研討會”、全省高中協會年會等高端論壇和教研活動落戶章丘,章丘四中、實驗國小等一批全國創新名校、特色名校脫穎而出。

——科學發展獲得了新殊榮 。 我市教育在全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中再次獲得第一名,實現了“三連冠”,並榮立集體三等功。沉甸甸的榮譽,是市委、市政府和人民民眾對章丘教育的充分肯定、高度認可和殷切期望,更是章丘教育人不懈奮鬥、勇攀新高的力量所在,我們要以此為新的起點,銳意進取,持續創優,踐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不懈追求和“用事實說話、讓人民評價”的莊嚴承諾,用汗水和智慧不懈努力,把全市人民的口碑鑄成章丘教育新的豐碑。

一年來,我們還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兌現教師評聘待遇,班級 管理補貼、 鄉鎮補貼等待遇全面落實,實現了教師利益的最大化;圍繞“為民、務實、清廉”主題,敞開大門,紮實推進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建立完善起了領導幹部“三個一”、基層現場辦公、名師送教、家校互動等十餘項轉作風、惠民生的長效機制。先後被授予全國首批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全國特色學校建設十強縣(市)、全國真語文活動先進單位、全國真語文教育(局長校長)培訓基地、山東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全市科學發展先進單位、全市機關效能建設先進單位、全市平安建設先進單位、全市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全市城鎮建設管理先進單位、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可以說,在大家的用心傾力下,全市教育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進入了深化改革、內涵提升、特色發展、名牌塑造的新階段。這一年的工作,滿載著我們的熱情,浸透著我們的心血,銘刻著我們的堅守,積累了當前及今後需要長期堅持並遵循的寶貴經驗:

一是在育人理念上,逐步建立起了以養成教育為內容的全面育人生態。 圍繞“立德樹人”,深入持久推進系列主題活動,從“告別修正液”到“文明行路”,從“愛、責任、創新”到“我的未來我做主”,從“五節”到“五個一”,不斷拓寬成才路徑,打造提升更大平台,讓每個學生都有夢想和人生出彩的機會,形成了全面育人、育全面人的生態格局。

二是在發展路徑上,總結形成了推進改革發展的“三大法寶”。 即以“國槐與苦楝”為象徵,敬業奉獻的章丘教育精神;把握教育本質,城鄉全面發展、師生全面成長,科學高效的章丘教育智慧;遵循教育規律,既善強內功,又巧借外力,既抓優質均衡,又促普惠公平,多元探索、創新創優的章丘教育路徑,引領章丘教育不斷由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三是辦學體系上,初步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章丘現代教育品牌。 以科學教育觀、全面均衡觀為理論基礎,以優質教育均等化、城鄉教育一體化“兩化”戰略,城鄉聯盟、集團辦園、條塊教研“三大板塊”為內涵架構,以區域教育共同體為實踐載體,構建起了章丘現代教育理論實踐體系,全市教育在城鄉辦學、師資配備、學科教學等更高層次、更大範圍、更寬領域實現了優質均衡,被知名教育專家評價為“基礎教育的縮影,均衡發展的典範”和“區域教育改革的成功範例”。

可以說,幾年的教育實踐與探索,每一次跨越,每一項突破,每一個勝利,都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實踐,都是改革創新的驅動,都為事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凝鍊了用心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深刻 體會:

一是必須堅持正確思路,與時俱進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行動。教育形勢不斷 革新 變化,發展思路必須與時俱進。工作中我們不斷深化對教育功能定位的認識,始終堅定不移地踐行“一一二三”工作思路,在改革中發展,在創新中完善,使之成為我們工作的實踐遵循,幹部師生普遍的價值取向,教育人共同的信仰指南,使教育發展始終和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同頻共振,贏得了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

二是必須堅持改革創新,求真務實。 改革增動力,創新出活力。改革創新既是激發活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工作中我們大力實施中考制度改革,推行分層次、小班化教學等模式,探索“職普互通”路徑,構建區域教育共同體“章丘模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等,這些都是改革創新之舉,既領風氣之先,又闖未走之路,創造了許多寶貴經驗和做法。

三是必須堅持遵循規律,用心傾力。 教育是樹人渡人的神聖事業,來不得半點虛假,容不得絲毫馬虎,既要仰望星空,胸懷教育理想;又要腳踏實地,真正用心傾力。我們取得的每一點進步,每一項成績,每一次跨越,都是廣大幹部教師真抓實幹的結果。

四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師生共榮 。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發展為本,以教師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教好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出彩,這是教育賴以生存的根本;真心依靠廣大一線教師,促進更多教師成名成家,發展好每一位教師,讓每位教師都光彩,這是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只有充分認識、切實把握這兩點,我們的工作才會有的放矢、才會富有成效。

五是必須堅持營造環境,凝聚合力。 學生成長離不開良好的校園環境,教育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社會環境。沒有和諧共生、戮力同心的內外環境,做好教育工作就無從談起。實施特色辦學,建設夢想家園、成長樂園,推進養成教育,就是要最佳化育人環境,讓每個孩子都有適合發展的空間;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樹立典型表彰先進,就是要最佳化社會環境,讓全社會都關心、理解、支持教育,形成辦好教育的強大合力。這些體會,既是實踐到理論的升華,又是經驗和教訓的凝結,更是我們再創輝煌的寶貴財富。我們一定要用心感悟、用心領會,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不斷堅持和發揚光大。

以上成績和經驗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和全市人民大力支持的結果,更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戮力同心、砥礪奮進的結果。一年來,廣大幹部教師埋頭苦幹、奮力拚搏、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此,我代表局黨委向廣大教育工作者和親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對照先進地區現代教育辦學標準,各地持續深化改革的新形勢,我們深化改革的成效只是初步的,我市教育在改革創新、質量提升、高位均衡、環境最佳化等方面還有不少差距,需要我們認真改進、提升和突破,把民眾的期待變成我們的行動,把黨委政府的要求變成教育的成果。 具體來說,要高度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深化改革走出了新路,但成效還不夠大。 有的同志不願接受新異 挑戰 ,不想突破陳規舊制,不敢革除體制弊端,思想解放不徹底,敢闖敢試的膽子不夠大;有的同志對改革動向把握不準,運用新思想、新方法研究解決新情況、新問題的水平不高;有的面對各種改革機遇,有條件用不好,有機遇抓不住,致使一些發展機遇擦肩而過。儘管我們在高中和國中、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有效銜接上趟出了路子,但制約各學段形成共建共享、一體育人的體制機制因素還沒有破解;依託高效課堂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成效還不明顯,人才培養模式、小班化教學、分層教學、選課走班等改革還沒有邁出實質性步伐等。

二是教育質量連年突破,但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 高考成績的連續跨越提升,給了社會和民眾更大期望,更給我們帶來了提升突破的更大壓力。縱向自我對比來看,一本上線、高分人數,以及名牌院校的名優人數仍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間;尤其是跳出章丘、對照先進來看,無論是外地的名牌學校,還是周邊的兄弟學校,都在咬定質量提升不放鬆,可以說是前有標兵,後有追兵。我們通過對接知名教育機構和專家,創新備考策略,距離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的預期也還有不小差距,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要通過內強素質、抓內涵提升,外抓政策機會、搶占先機,努力實現新的跨越、提升、突破。

三是城鄉均衡邁上新高度,但制約因素還沒有徹底解決。 對照 “ 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優質均衡標誌,我們的城鄉教育距離高位均衡還有相當差距,學前教育集團辦學的中心園、優質園數量還有待進一步提質擴面; 城鄉聯盟建設推進不夠均衡,國中聯盟校間的對接不明顯,高中對國中試驗校的幫帶提升還沒有破題,國小層面的總校分校對接有的不深入,成效不明顯;片區教研、學科教研交流中心和名師工作室的作用還有待進一步增強; 以硬體為支撐的學校建設、校園文化和特色辦學壓力很大,在全省、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特色學校、品牌學校總量偏少,還沒有形成“百花齊放、春色滿園”的局面。

四是隊伍素質提升了新層次,但推進改革的基礎還不夠紮實。 名優教師的總量還不多,教師隊伍的整體專業層次還不夠高;城鄉優質師資的合理流動和均衡配置還有待深入破題。對有償家教、違規補課等現象的整治還不夠到位到邊;教師校內不用國語、方法簡單粗暴、體罰變相體罰學生、接受家長宴請等現象還時有存在。這裡特彆強調一下,部分學校仍然存在“育人觀、教學觀”上的嚴重偏差。前段時間通過調研了解到,有些國中學校校長目光還僅僅盯在“中考”上,在學校管理和教學中存在忽視學生特長培養、忽視後進生教育等錯誤傾向;有的教師重複布置作業、機械性訓練等現象仍然存在, 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和多樣化發展。以上問題,各相關單位和學校要根據各自的整改措施和公開承諾,堅決抓好整改。

五是教育生態持續改善,但內外環境還有待進一步最佳化 。 理解、關心、支持教育的內外環境、網路環境、輿論環境在局部地區和領域還不夠最佳化,學校安全穩定的壓力不斷擴大。這些問題和不足,是教育改革發展道路上的“拌腳石”和“攔路虎”,需要我們通過持續深化改革認真加以改進和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