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展演講稿

企業發展戰略是企業戰略的一種,是對企業發展的謀略,是企業最基本的戰略。企業發展是成長、壯大的過程,其中既包括量的增加,也包括質的變化。如果進一步適應市場需求,如果進一步提高競爭能力,如何擴大經營規模,如何提高經濟效益,如果最佳化管理體制、如何最佳化激勵機制、如何加強文化建設等等,這些問題就是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企業發展問題固然包括競爭問題,但是不只是競爭問題,除此之外還涉及其它許多問題。企業發展也需要謀略,對企業發展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的謀略就是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發展戰略有四個特徵:第一個特徵是整體性,第二個特徵是長期性,第三個特徵是基本性,第四個特徵是謀略性。整體性是相對於局部性而言的,長期性是相對於短期性而言的,基本性是相對於具體性而言的,謀略性是相對於常規性而言的。企業發展戰略必須同時具有這四個特徵,缺少一個特徵就不是企業發展戰略。1999年,黨的xx屆四中全會明確號召"加強企業發展戰略研究",從此以後,企業普遍增強了發展戰略意識,也越來越重視企業發展戰略研究了。

要善於區分企業發展戰略與企業發展計畫。企業發展戰略不是企業發展計畫。企業發展戰略與企業發展計畫是什麼關係呢?企業發展戰略是企業發展計畫的靈魂與綱領。前者是綱,綱舉目張。企業發展戰略指導企業發展計畫,企業發展計畫落實企業發展戰略。如果不好理解企業發展戰略與企業發展計畫的關係,可以多看一看我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和經濟與社會發展計畫。1982年,黨的十二大報告系統地使用了"戰略"這個概念。《報告》明確提出了我國到本世紀末的戰略目標、戰略方針、戰略重點和一系列戰略措施。xx大報告用了十一個自然段專門闡述我國經濟發展戰略。黨的xx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的建議》,實質上是黨中央為我國經濟和社會在世紀初發展制定的戰略。有了這個戰略,才有後來的第十個五年計畫。企業發展戰略與企業發展計畫也是缺一不可的:不首先制定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發展計畫就缺乏靈魂與綱領;不繼續制定企業發展計畫,企業發展戰略就難以落到實處。一般企業都重視發展計畫,這是對的,但還不夠,還應該把發展戰略重視起來。(舉例:某單位邀請我們幫助搞發展計畫)

二、 企業發展戰略意義

我們為什麼要探討企業發展戰略理論,為什麼要加強企業發展戰略研究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企業發展戰略非常重要。世界企業管理專家幾乎一致認為:企業發展已進入戰略制勝時代。企業發展戰略意義是由企業發展戰略本質決定的。因為企業發展戰略本質有四個特徵,所以它的意義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謀劃企業整體發展很重要。企業是一個由若干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局部構成的整體。局部有局部性的問題,整體有整體性的問題,整體性問題不是局部性問題之和。整體性問題涉及的是局部問題與局部問題的關係,局部性問題涉及的是局部問題內部的關係。企業發展面臨許多局部性問題,如行銷問題、融資問題、管理問題、技術問題、人才問題、體制問題、競爭問題、文化建設問題等等。企業發展也面臨很多整體性問題,如發展的方向、目標、步驟與手段問題,對環境重大變化的反應問題,對資源的開發、利用與整合問題,對生產要素與經營活動的平衡問題,對各種基本關係與矛盾的處理問題。不是把局部性問題解決了就等於把整體性問題解決了,這是兩類不同性質的問題,互相代替不了。企業的局部性問題與整體性問題是不能截然分開的。《矛盾論》提到了任何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都存在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既是局部性問題,也是整體性問題。拿我們國家來講,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改革、開放既是我們國家面臨的局部性問題,誰也不能說一個國家的任務就是搞改革開放;但它也是我們國家面臨的整體性問題,因為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什麼問題都不好辦,經濟與社會發展是不可能的。正在制約整體發展的局部性問題就是整體性問題,能夠顯著帶動整體發展的局部性問題也是整體性問題。謀劃好整體性問題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條件,要時刻把握好企業的整體發展,方向不要偏、目標不要寬、道路不要彎、資源不要閒、人心不要散、油箱不要乾,什麼都要顧及到。當經理的千萬不要顧此失彼,千萬不要鑽進一個局部問題里出不來。研究思考局部問題要善進善退,進以求治,退一防惑。解決任何局部問題都要鑽進去,不鑽進去怎么能解決呢?但是,不要一鑽進去就退出不來,因為企業面臨的問題太多了,忽略任何一個重要問題都不行。經理們不要認為自己總能把握企業整體發展,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經理到處可見。有些經理光重視行銷,有些經理光重視融資、有些經理光重視技術、有些經理光重視管理,這樣是搞不好企業的。應該強調指出:不少經理原來學的是某個專業知識,經歷的是某個專業部門,從擔任經理的那天開始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再不提高整體把握意識,再不關注企業整體發展問題,那么他領導的企業就很難得到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