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天空演講稿

上面所說的是我在校四年時間裡海燕詩社骨幹人員更替的情況,那天與同在大慶油田工作的竇同關回憶起海燕詩社的歷史。文革後海燕詩社的歷任社長是:第一任社長許開煊(礦機81級),畢業後分配到玉門油田,後來調回四川油氣田工作;第二任社長竇同關(熱工84級),畢業後回到大慶油田工作至今,仍然愛詩仍然寫詩,畢業後寫的詩更加先鋒更加現代,曾在《新民晚報》等報刊發表過作品,與他人一起出過詩歌合集;第三任社長何伯陽(政乾85級),畢業後回到中原(濮陽)油田工作,詩寫得較少,但寫作還是很有成績的,1999年在《重慶日報》發表微型小說《網情》,XX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小品《將愛情進行到底》與他的《網情》有很多相似情節;第四任社長閆光才;第五任社長張苓;第六任社長張衛東;第七任社長蔡曉瑛;第八任社長謝智勇;第九任社長趙建忠。

後來趙建忠又發來郵件作了補充:第十任社長郭慧軍,理事長龔霖(焊接89級),秘書長畢彩霞(化機90級);第十一任社長趙冀(採油90級),主編楊蕾(測91級);第十二任社長蓋永華(儲91級),理事長賈濃鈾(儲91級),主編柴生梁(財會92級);第十三任理事長馮闖(物探92級),主編張傳義(泥漿92級)。柴生梁、楊蕾、馮闖和張傳義雖然我都沒有見過其人,但在編輯《中國石油大學生詩選》時,他們的作品我是很賞識的。據說在校時柴生梁就與他人正式出版過詩合集,我更是欽佩這種詩歌行動能力了。

也就是說,在文革後,海燕詩社恢復以後在其歷史上有十三任社長。“十三”——耶穌遇難的日子,海燕詩社在經歷了十三任社長之後,也鳳凰涅磐了。但在對詩歌的深深回憶之中,我仍然能看到海燕在歷史的天空中高傲地飛翔。

(四)走向繆斯之路

有人說,當你開始回憶舊事的時候,說明你已經開始垂老了。但對詩歌的回憶,卻使我重溫青春的激情。

在大一、大二時,我幾乎沒有參加海燕詩社的活動,但我並沒有放棄詩歌。為了進一步從詩歌理論及創作方法上提高自己的水平,我參加了吉林春風文學函授講習所詩歌班的學習。講習所定期寄發名家編寫的教材,我定期向講習所寄送詩歌作業及創作體會,老師則認真批改作業後寄回。當時,對我的那位輔導老師的印象是有些“古董”,他對艾青、郭小川、何其芳等名家大家的詩風比較推崇和堅持,而對北島、舒婷、顧城等朦朧詩派的詩風不感興趣,所以有時較難於溝通。但不管怎樣,經過一年多的學習,我還是收穫不小,除了圓滿結業之外,因為我在學習期間在報刊上發表過詩作,所以榮獲了“優秀學員”稱號,還發了榮譽證書。

這期間,我參加了北京舉辦的全國首屆寫作水平測驗大賽,獲得了詩歌二等獎,該賽事還為此獎訂了級——地市級水平。這是對我詩歌“段位”的第一個評定,也是我學詩以來第一次在詩歌大賽上獲獎。

在學寫詩歌的同時,我於大二時開始研究詩歌。那是一個周末的上午,坐在圖書館二層的閱覽室里,我開始研究校園詩歌現象,寫下了我的第一篇詩歌評論——《詩,應該走向生活》。從此,就一發而不可收拾,在大學期間又寫了數十篇詩歌評論,乃至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以後仍然在研究詩歌,在寫詩歌評論。這些評論有評論他人作品的,有研究詩歌現象的,有暢談創作感受的,有記錄讀後感想的。這些評論有《尋求獨特的詩思》、《詩歌中的理性與非理性問題》、《意識流的文學使命》、《把空間留給讀者》、《城市街頭的笛聲》和《關於石油詩》等。參加工作以後,我還將撰寫工程技術論文的方法引入詩歌評論中,使評論的寫作方法為之一新,使評論的理論性、研究性更強,在大慶市乃至黑龍江省詩歌界都引起了關注。大慶市的一些詩人還主動將作品寄給我,請我撰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