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家長會發言稿參考

4、家長言傳身教,努力營造一個和諧、平等的家庭環境,言行一致,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好,用自己的言行感染教育孩子。 例如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必須先喜歡讀書。閱讀最重要的是日不間斷,每天全家人吃完晚飯都要有10分鐘——30分鐘的閱讀時間,全家人都各自讀自己喜愛的書籍或報刊雜誌。時間可以由短到長,逐漸延長。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里指出: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為什麼讀書使人聰明呢?美國教育家施道弗告訴我們:閱讀時用於眼球移動的時間僅占5%,其餘95%的時間用於思維。根據我的經驗,大凡是文理兼修、學習輕鬆的中學生,都是在國小就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課外書籍有著濃厚興趣的人。人的大腦好比待墾的荒地,廣泛的高品位的閱讀,使它成熱土,只有在這樣的沃野里,才有可能長出參天的智慧之樹,結出豐碩的知識之果;僅摳教材的人,他的精神世界無疑是貧瘠的鹽鹼地。即便現在的考分很高,我們也不敢對他的將來樂觀。 請記住,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越應當閱讀。 正因為功課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很艱難,所以我們更要鼓勵他們去讀自己喜歡的課外書——這就好比讓一個在封閉的屋子裡幹活乾久了的人,到鳥語花香的園子裡散散步。否則,他們對於學習的理解將是枯燥和無法忍受的。 有些孩子不是不聰明,而是開竅較遲。用教育學家的話說,是思維暫時處於沉睡的狀態。那么,怎樣喚醒思維,使他們蘊藏著的聰明甦醒過來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多讀有趣的課外書。 可能偶然一次的考試,與你的具體付出不相符合——但是,請相信,廣泛閱讀和各科學習是一個水漲船高的關係,既然語文是工具學科和基礎學科,如果做到了上面三條,不僅是今天,不僅是語文,將來孩子的發展,都可以抱以樂觀的態度。因為教育學家告訴我們:所謂智力,就是閱讀能力。 作為教師,我們比誰都知道分數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數更重要的,我們時刻不敢忘記。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對困難,具有獨立戰勝的勇氣和能力;第四,成績優秀。 這是教師對自己孩子的期盼。如此排列,也並非輕視考試,恰是因為我們深知,什麼才是取得佳績的正途。我們以為,具備了前三條,在學習上,孩子自會取得天賦贈予他的最大成就;即便成績一般,也能在學術之外的領域獨當一面,擁有幸福人生。如果前三條欠缺任意一項,學習很難達到應有的高度,即便成績幸而優秀,作為身心、人格、能力有缺陷的人,是否可以擁有廣闊的前途和快樂的人生,也很值得懷疑。 如果努力,至少我們能做到前三條——至少我們能讓孩子成為熱愛書籍、精神生活充實愉快的人。

那么,無論他考試的成績如何,我們都是最成功的教師和父母。 三、家長之間、家長與老師之間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對教育孩子極為重要。 1、孩子之間的矛盾不要演化成家長之間的矛盾。 2、家長之間也要多溝通。學習別人優秀的教子之道。 3、家長也要學習教育方法,多讀親職教育方面的書,多向過來人請教育子方法。 4、信任老師,“議師三思”。 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不要干預別的班級“內政”,不攀比,不傳話,不私下議論某位老師。信任老師,對老師的做法不理解或有意見、建議時應積極與老師交流。人無完人,老師不是神,您若感覺有什麼不妥,請與老師私下溝通,老師會鄭重考慮您的意見。請注意措詞,不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對老師或學校的不滿情緒。 5、注意引導孩子尊敬老師。 “親其師,信其道”,孩子如果“厭學”,多數是因為“厭師”。老師的批評有時孩子可能不理解,家長不能只聽孩子的片面之詞,更不能在事情沒有弄清楚之前急於發表意見。您若在孩子面前張口就來“你們老師竟瞎說,你們老師肯定錯了”, “老簽什麼字呀,你們老師真磨嘰”, “老師怎么那么喜歡某某同學”孩子會意識到這個老師不好,老師不喜歡我,老師偏心。試想孩子心中有這樣的老師形象,對老師的教導他能聽嗎?記住:厭學緣於對老師的厭煩。為了讓孩子喜歡老師,從而喜歡該門學科,請在孩子面前多為老師樹立高大的形象。當然,教師自己一定會注意自身的形象,努力做一名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師。讓我們一起努力,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育我們共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