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考前家長會班主任發言提綱

(一)成績分析

1、班級總體情況

與上期相比,總體成績略有下滑,部分學科下滑明顯,部分尖子生成績有較大起伏。具體表現在:部分學科優勢在縮小,個別學科下滑明顯。從前100名來看,由30人下降為26人,前200名由39人增加為41人。其他分數段變化不大。

2、學科情況

優勢學科:

數學。110以上2人(全校共3人),100分以上11人(全校共26人).前四十名平均分92.35,比第二名高出11分;前八十名平均分78.34,高出第二名8分。

英語。滿分1人,115以上12人(全校共22人),110分以上27人(全校共85人).前四十名平均分111.65,比第二名高出7分;前八十名平均分91.62,高出第二名5分。

物理。滿分2人,67以上18人(全校共61人),64分以上28人(全校共119人).前四十名平均分64.45,比第二名高出3分;前八十名平均分55.65,高出第二名4分。

一般優勢學科:

政治、歷史

不很理想學科:

語文、化學

3、從學生成績來看,大多數成績較為穩定。進步較大的有:劉華雨、賈心怡、張瑞、楊智博、周璇、鄭璐熠、任培豪、蔣玉冰、劉慧婷、劉新建等,退步較大的有:王清爽、張文迪、王江雨、王婉婷、陳一帆、王昭博、韓冰、朱龍、許兆蕊、門潔行、安子逸、任都、聶志豪、閆海洋等。

(二)原因分析

1、部分優生學習狀態差,不是有意為之,而是不自覺的下滑。可能受訓練衝擊、體力差、迫近中考無形的壓力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習無法真正的集中注意力,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或者是不適應中招衝刺前的氛圍,各科複習任務重,不能系統的、有序的、高效的、純淨的的投入學習,合理科學的安排各科的複習。很多時候陷入茫然無序的狀態,學習效率大大降低,雖忙忙碌碌但收效甚微。

2、對新的考試模式不太適應,導致考試過程中顧慮太多,患得患失,發揮失常,大失水準。第一次塗機讀卡,生怕出錯,偏偏出錯;或者對塗卡關注過多,浪費時間太多,導致做其它題目的淨時間減少,甚至不能答完。

3、考試焦慮的影響。對大型考試的過分看重,使自己在考場上畏首畏尾,思維處於負興奮狀態,給自己提供的負能量太多,每一步都小心翼翼,過於謹慎,反受其累,不能放開手腳去答題。

4、時間分配不合理。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前者導致做不完,後者導致出錯率過高,特別是基礎題,好像不很重要,做的時候急急忙忙,很快把容易題做錯,抓緊去做後面的大題。在潛意識裡,好像前面分值小的題目不重要似的,它的一分沒有後面大題的一分含金量高似的。再者,有的同學遇到難度過高的小題,不善於捨棄,總想攻克這個堡壘,不做出來不甘心,耗時過多,導致後面的大題沒時間做,並且很可能這個大題還比較容易,至少有一兩問較容易,很容易得分,交卷後悔之晚矣。

5、基礎知識不熟練,丟分太多。一模考查三年的知識,平時沒有及時複習這部分知識,有的已忘記,有的記不清,雖難度不高,但得分率不高。

6、基本技能不熟練。知識的遷移不順暢、不熟練。很多常規的、相對科學的解題方法運用不熟練,遇到新的問題情景,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去解答,更不知道聯繫課本知識作答。

7、對考查能力的題目解決辦法不多,甚至束手無策。很多題目,考查好幾個層次的知識,學生只考慮一至兩個層次,不能縱橫聯繫、有機聯繫、整合信息,導致解題障礙,不能得分。

8、非智力因素的丟分。答題不規範,語言不規範,過程不規範、書寫不規範、思路不規範、布局不規範。

9、理解能力差,對題乾較長的題目,不能很好的理清思路,提煉有效信息,導致答題偏差。

10、做題習慣差,讀題粗糙,沒讀完就急於答題,或者漏掉條件去想當然的答題。

11、試題本身的問題。宛城區的試題,難度普遍較高,考查的層面比較深,難度係數高,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特別是數學、化學是近年來最難的試卷,學生普遍得分率較低。兄弟學校也是這樣。

三、下一段的工作措施

認真查擺前一段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一模考試所反映出來的問題,逐一分析,找準癥結,制定對應的改進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1、做好思想動員。大家都覺得考得不好,思想可能有一點沉重。通過班會、集體談話和個別談話等形式,讓學生快速從陰影里走出來。 用語言激勵它們,砥礪堅強的意志品質。 

暫時的挫折比暫時的成功好。

運盛時多一點從容,運逆時多一點警醒。

驟然臨難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泰山壓頂不彎腰!

人之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