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開學幹部大會講話稿

各位老師、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

在新學期開始之際,我們在這裡召開全校幹部大會,我代表學校班子,對上學期的工作做個總結,對新學期的重點工作進行部署。

在這裡,我首先談一談我到學校這段時間的一些認識、體會和初步的思考。我是8月28日來報到的,到今天正好10天時間。在這10天時間裡,我主要做了幾件事情,一是與張德祥書記和校領導班子進行了工作上的溝通,討論了學校新學期的工作重點;二是到部分學部進行了調研;三是與部分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做了交流;四是研究了學校有關材料,包括相關職能部門提供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財務、基建等方面的材料、數據,以及學校的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和“xx”規劃等。通過溝通、調研和學習,我對學校有了一定的認識,對今後的工作有了初步的思考,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三句話,一是要立足於持續,二是要立足於內涵,三是要立足於創新。

首先,是要立足於持續。

持續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講持續,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一以貫之地抓工作。從大工的具體情況來講,我們要建設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這是我們的長遠發展目標,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一是要保持學校優良辦學傳統的持續。大工自建校至今已經有63年的建校史。過去的63年,經過幾代教師和歷屆領導班子的共同努力,大工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目前已經成為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有著重要影響、發揮著重要作用的高水平大學。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大工積澱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包括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厚德篤學、知行合一的精神,培養精英人才、促進科技進步、傳承優秀文化、引領社會風尚的宗旨,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以人為本、舉賢薦能的用人傳統,等等。

以以人為本、舉賢薦能為例。我在大工上學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講過,在建校初期,我們的老校長屈xx先生曾派專人到北京、上海等國統區,通過地下黨組織引進了一批知名的專家學者,包括王大珩先生、張大煜先生,等等。屈老將他們尊為上賓。正是這樣一批優秀人才的到來,使大工的物理實驗室不到一年時間就成為國內一流的實驗室。1952年,國家開始了大規模院系調整,上述幾位第一流的專家學者先後被調往中科院和其他高校工作。為了保持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屈老又三顧茅廬,從浙江請來了錢令希先生,從此,兩人從滿頭烏髮一直合作到雙鬢染霜,共同奠定了大工事業發展的基礎。大工的這些優良傳統,一定要保持和傳承下去。

二是要保持學校發展規劃的持續。一所高校能不能很好地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這所學校有沒有一個好的規劃,以及這個規劃能不能得到全面地貫徹落實。大工在兩年前就制定了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和“xx”規劃。這兩個規劃非常重要,凝聚了全校各方面的力量,各職能部門和學部、院系的很多同志都參與了規劃的制訂,是集體智慧的結晶。發展規劃一經確定,決不能朝令夕改,要保持規劃的連續性、穩定性和持久性,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怎樣抓落實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我認為,評價一個同志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其實有一個非常好的標準,那就是“務實和落實”,務實就是能力,落實就是水平。

三是要保持學校發展勢頭的持續。我從大工畢業後的這些年,經常回到母校,每次回來都能感受到學校新的變化,感受到學校的進步和發展。例如,我們的科研工作,在過去的十多年來一直在穩步發展,科研經費基本上每年都保持不低於10%的增長,去年接近了11個億。我們一定要保持學校這種良好的發展勢頭,尤其在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正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各個高校都在抓住國家實施教育、科技、人才三個規劃的機遇,競相發展,競爭激烈。目前,在大工前面有一批水平更高的大學,我們在追趕他們的過程中,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和我們同一層面的一批學校也在往前追趕,競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進得慢了也是退,只有保持學校良好的發展勢頭,才能搶占先機,加快發展,在高水平大學的行列中進一步靠前站位。

總之,我們必須立足於持續,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

其次,是要立足於內涵。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已從規模擴張進入到以提升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階段,內涵的提升是在更高水平上的發展。對於學校而言,抓內涵關鍵是要從體現學校辦學實力、辦學水平的關鍵和核心指標抓起,包括教師隊伍、學科、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以及校園文化軟實力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