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委全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

一年來,我們順應各族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堅持加大投入、強化保障、改善民生,城鄉民眾生活不斷改善。紮實開展第五個“民生建設年”,實施了17類148項重點民生工程,民生項目建設支出達9.87億元,占公共預算支出的79%。495戶定居房、xxxx戶安居房、563套保障性住房全部完工。認真落實“就業第一”責任,新增就業3870人,完成就業培訓xxxx人次,轉移就業xxxx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城東教育園區、沖乎爾新校區歷時三年規劃建設,去年秋季開學全面投入使用。統籌配備中國小、幼稚園廚師、校車等後勤保障力量,全縣辦學條件實現質的飛躍。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全縣普通聯考總上線率達到99.5%,內初班、內高班錄取人數較上年分別增長11.3%和8.7%。紮實開展“醫療衛生建設年”活動,改造鄉鎮衛生院1個、新建村級衛生室28個,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達到470元,新農合政策範圍內補償比達到72%。完成10個村安全飲水設施升級改造,改善了1282戶5043人飲水條件。發揮價格調節基金作用,肉類、蔬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保持穩定。

一年來,我們把握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主動權,堅持交流交往交融、到人管用有效,宣傳教育、文化引領作用不斷加強。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和民族團結融情教育活動,以“愛國守法”為主題的公民道德建設穩步推進。積極爭創自治區雙擁模範縣城,深入開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縣創建活動,精心打造“民族團結模範一條街”、“哈薩克族諺語一條街”、“56個民族故事一條街”等特色街道,建立民族團結教育基地、展廳14個,創新開展“五個一·五個好”民漢“結對認親”活動,各族民眾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更加牢固,我們的做法得到了地委、行署的充分肯定,並在全地區進行推廣。紮實開展“宗教事務管理年”活動,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成立了縣伊斯蘭教協會,構建了縣鄉村三級統戰宗教事務管理網路,宗教領域繼續保持和諧穩定。深入落實文化惠民工程,組織開展“百日廣場文化活動競賽”、“鄉村百日文體活動競賽”等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210餘場次,特別是歷時三個月的鄉鎮文化藝術節匯演,極大地活躍了鄉村舞台,精彩的鄉土節目被萬次“點讚”。加強保護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我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冬布拉藝術之鄉”。

一年來,我們聚焦政治堅強、反對“四風”和從嚴治黨,堅持改進作風、正風肅紀、固本強基,黨的建設全面加強。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重要成果,黨員幹部作風明顯轉變,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民眾滿意度不斷提高。堅持把“訪惠聚”工作作為教育實踐活動最具特色的實踐載體,65個工作組327名住村(社區)幹部走訪民眾29.8萬人次,直接投入幫扶資金300餘萬元,得到了基層幹部民眾的普遍認可。堅持“好事讓基層組織辦、好人讓基層幹部當”,創新推行《村級組織服務民生二十條》,為農牧民民眾發放各類補貼資金170多萬元,惠及1.67萬名各族民眾,被民眾稱為“幸福二十條”。大力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啟動為期三年的村級辦公陣地改造升級工程,完成14個村(社區)辦公活動場所新建及擴建、80套住村幹部周轉宿舍建設,建立地區首個跨鄉鎮服務的牧區聯合社區。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有效落實,處分黨員幹部7人,對4名科級領導進行誡勉談話,約談部門主要負責人12人次。縣委堅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人大、政府、政協、檢察院、法院高效履職,雙擁、老幹部工作進一步加強,群團組織的作用有效發揮。

以上成績的取得,是地委、行署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吉林省市無私幫助和全體援疆幹部傾力奉獻的結果,是全縣各級黨政和駐縣單位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結果,更是全縣各族幹部民眾風雨同舟、苦幹實幹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四套班子,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各族幹部民眾,向駐縣部隊、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吉林省援疆幹部,向離退休老黨員、老幹部,向關心支持我縣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一是反恐維穩形勢依然嚴峻,打防結合還存在不少隱患。二是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發展基礎薄弱,增長點不足,經濟發展面臨巨大挑戰。三是受農牧業結構單一,市場價格下行等因素影響,農牧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四是落實惠民政策、實施民生項目責任不到位,特別是沖乎爾鎮“兩居”工程質量問題影響惡劣,教訓深刻。五是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為民辦事能力整體不強。六是部分黨員幹部的思想觀念、精神狀態、工作作風還不適應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要求,等等。對此,我們務必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