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委全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

(三)在民族團結上主動融情,打牢維穩民眾基礎。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根基。要深化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創新載體和方式,找準民眾心理契合點,以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積極宣傳“三個離不開”、“四個認同”思想,引導各族民眾自覺珍惜和維護民族團結的良好局面。要把學習雙語作為各級幹部的一項硬任務,利用雙語學習軟體、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學習資料,藉助網站、微信、廣播電視、鄉村大喇叭等媒介,在全社會形成雙語學習的濃厚氛圍。要圍繞“策劃一些活動、倡導一些行為、抵制一些現象”,鞏固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綜合提升“五個好”、“五個一”活動經驗做法,拓展活動內容,積極落實民族團結“暖心八送”主題活動,豐富民族團結“角落生花”活動內容,通過開展一批能夠看得見、摸得著,有抓手、推得動的創建活動,引導各族民眾積極參與,確保民族團結工程深入人心,成為各族民眾的一種習慣、一種自覺和一種發自內心的需要。全縣各族黨員幹部要率先垂範,各級黨政機關要示範引領,切實以“微行動”匯聚強大正能量。年底前,各鄉鎮全部創建成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鄉鎮,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村(社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創建率要達到90%以上,確保通過國家驗收。

(四)在依法治縣上主動作為,推進法治布爾津建設進程。建設法治布爾津,必須緊密結合自治區“法治年”活動部署,突出重點、狠抓關鍵,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嚴格行政執法和公正司法,努力提高依法治理水平。一是弘揚法治精神,營造法治氛圍。我們要加大普法宣傳力度,認真實施“六五”普法規劃,不斷深化“法律六進”活動,持續抓好領導幹部、機關事業單位職工、農牧民的學法用法工作,特別是要抓好“80後、90後、00後、流動人員”等群體的宣傳教育,切實提高全民法治素養。要通過持之以恆的法治宣傳教育,讓全社會知道法律是底線、是高壓線,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二是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推動政府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履行職能。進一步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式,不斷提升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三是加強基層治理,提高法治水平。要創新和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全面推行格線化、信息化、社會化服務管理,全面開展村規民約修訂活動,充分發揮城鄉民眾在社區、村組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引導民眾自覺參與社會治理,促進村組、社區服務管理常態化。著力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有效銜接機制,積極回應民眾訴求和社會關切的焦點問題,進一步完善信訪問題的依法化解、依法終結和違法行為依法處置機制,引導民眾依法維權、依法理性表達訴求、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推進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堅持圍繞穩定抓發展,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確保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

(一)堅持不懈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生態資源是布爾津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布爾津最具競爭力的優勢。一是加快生態縣創建步伐。嚴格按照《創建生態縣建設規劃》,強化生態環境指標分解和責任落實,對已達標的要採取措施繼續鞏固提高,對尚未達到的要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年內達到自治區級生態縣創建標準,通過自治區環保廳驗收。二是抓好生態項目建設。積極爭取水土、草原、林地、濕地等保護項目,重點實施托庫木特國家濕地公園、新一輪退耕還林等項目建設。科學核定草原載畜量,完成草原禁牧117萬畝、草畜平衡694萬畝。紮實推進草原確權承包和基本草原劃定工作,確保XX年完成劃定基本草原面積達到80%以上。以城鎮周邊造林、城南治沙二期及鄉(鎮)駐地、村莊綠化和特色林果業為重點,年內完成植樹造林1.1萬畝。採取修建水壩、人造洪峰等方式,改善修復額爾齊斯河、布爾津河河谷生態。繼續開展河谷林小片封育,新增封育面積XX畝。加大農田防護林恢復改造力度,做好補植補造、灌溉工作,提升農田防護林自然恢復能力。三是抓好環境治理。嚴厲打擊非法開墾土地行為,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堅決杜絕亂采濫挖現象,對無證開採的粘土礦、砂石料場一律關停。嚴格落實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三條紅線,進一步加強額爾齊斯河、布爾津河等流域、生態環境監管力度。做好天山水泥廠復產監管工作,完成供熱公司煙氣脫硫工程,力爭華能風電供暖項目開工建設,確保縣城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深入推進城鄉環境集中整治,力爭完成20%村莊生活垃圾治理任務,嚴格執行環境衛生評比檢查,確保城鄉及國省道、旅遊沿線的環境衛生乾淨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