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轉型應以公共服務建設為中心演講稿

3.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對政府提出的本質性要求是什麼?本質性要求就是履行好經濟性公共服務。什麼是經濟性公共服務?至少有五個基本點:

(1)經濟政策要具有科學性、穩定性,巨觀調控要有效。經濟政策、尤其是巨觀政策不穩定,常常成為我國經濟轉軌、社會轉型中波動和矛盾問題的重要來源。例如住房制度改革,把投資性需求、改善性需求、保障性需求都推到市場,這是造成房地產市場問題的重要因素。如果首先明確政府的主要職責是提供保障性住房,商品性住房在巨觀調控下放開,就不會造成當前調控難度大的困境。

(2)中長期規劃科學性和剛性約束。

(3)市場監管的有效性。公共安全領域市場,尤其是食品、藥品等公共安全市場的監管嚴重不到位,老百姓不放心。

(4)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

(5)經濟信息的及時性、公開性。

把這5件事情做好,經濟性公共服務才能到位。就是說,市場體制初步建立的情況下,政府轉型的關鍵在於,從經濟建設的主體轉到經濟性公共服務主體上來。オ

二、公共產品短缺與政府轉型

為什麼要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為什麼提出第二次轉型與改革,為什麼說“十二五”處於歷史性轉折的關鍵五年?重點就在於時代背景發生了重大變化。

1.我國已進入公共產品短缺時代。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主要反映在消費主導時代、公共產品短缺時代、人的自身發展時代。就是說,經過30年的改革發展,我國已經從以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生存型階段進入到人的自身發展為主要目標的發展型新階段。由此,生存型消費比例明顯減少,發展型消費比例明顯上升。發展型消費主要體現在教育、醫療、文化、環境、就業、住房、文化娛樂、旅遊等。我們每個人也可以算一下,、20年前,自己家庭用於發展型消費的支出比例是多少。總的來說,這些年家庭用於發展型消費的年均支出,大概等於90年代中期3年的消費支出總和。

社會發展階段的重要變化,引起社會突出矛盾由私人產品短缺變為公共產品短缺。也就是私人產品短缺時代從總體上說已經成為歷史,而公共產品短缺時代開始全面到來,這是發展階段的歷史提升。這裡,有兩點分析很重要:第一,儘管我國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是階段性的發展特徵十分突出;第二,儘管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但是人們物質文化需求的內涵發生了重要變化。

2.加大公共產品供給對發展方式轉變意義重大。

(1)對經濟轉型的意義。從經濟層面來說,加大公共產品供給,既有利於提高全社會的消費水平,又有利於改變消費預期,有助於我國儘快地從投資大國轉變為消費大國。12月1日,我參加了在美國紐約召開的第25屆企業組織國際網路年會,美國人問我,中國的消費總量何時能夠走在世界前列,這是可知的還是不可知的。我說,當然是可知的,“十二五”發展方式轉變到位,就可以初步形成消費主導的基本格局。我在會上做了“中國走向消費大國”的演講。

(2)對社會轉型的意義。現在社會矛盾、社會問題的焦點很多,但主要焦點在於公共產品短缺,以及利益表達、利益協商、利益訴求、社會參與等多個方面。公共產品的短缺和社會轉型緊密、直接、全面地連線在一起,加大公共產品供給是順利推進社會轉型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