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轉型應以公共服務建設為中心演講稿

(3)對人自身發展的意義。我們一直在講“以人為本”,提倡人的自身發展,那么人的需求是什麼?第一是健康問題,第二是養老問題,第三是子女的教育問題。這些問題已成為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過去30年,我國已完成了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階段性跨越,現在正處在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本大國轉型的進程中。人的自身發展成為這個轉型中的決定性因素,而轉型的基礎在於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主要內容的公共產品的供給,其供給程度直接決定著轉型的進程。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基本要求就是政府要成為社會性公共服務提供的主體,政府的主要職責是一心一意謀民生,聚精會神做好公共服務。

3.政府要成為公共產品提供的主體。

(1)政府職責的確定。把公共服務作為政府績效考核的主要標準,使公共產品的供給成為政府職責轉變的核心要求和主要職責。

(2)國有資本的定位。在公共產品短缺的背景下,國有資本是繼續追求單一的營利性還是成為公共產品的提供者之一、或者是主要的提供者。比如在基本住房保障供給中,國有資本是充當“地王”,還是成為保障性住房的重要建設者。這個問題與政府轉型直接聯繫在一起。

(3)公共服務市場適度放開。在政府作為公共服務主體的前提下,需要進一步放開教育、醫療等中高要素市場。公共服務既包括基本公共服務,又包括非基本公共服務。基本公共服務主要依靠政府投入,非基本公共服務要靠市場調節。應該鼓勵更多的社會資本和符合一定標準的外來資本進入教育、醫療等中高要素市場,以滿足人們的多元的公共需求。現在,一些有條件的家庭把孩子送到國外讀中學。如果支持、鼓勵社會資本或者外來資本在我國辦國際化中學,這種情況就會有明顯轉變。

(4)把公共治理作為政府轉型的目標。公共產品短缺要求儘快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求公共財政,要求公共信息,在公共信息的前提下要求公共監督,在公共監督的情況下要求公共參與,這樣一條傳導鏈條組合起來,就形成了公共治理模式。今天我們考慮社會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要從公共產品短缺,到公共需求、公共財政、公共信息、公共監督,公共參與再到公共治理,這樣一個思路來研究設計方案。オ

三、民富優先的基本發展趨勢與政府轉型

這裡,需要討論的問題是,要不要確立民富優先的轉型與改革導向以及這樣一個導向的改變,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政府轉型帶來重大的影響。

1.發展方式轉變的實質是由經濟總量導向轉為國民收入導向。過去,我國發展的主要導向是經濟總量,因為私人產品嚴重短缺,沒有經濟總量的增加,沒有國家財富的儘快增長,很難解決幾億人的貧窮問題。在我國從投資大國轉變成消費大國的背景下,以國民收入為導向,才能解決發展方式由投資向消費的轉變,由生存型需求向發展型需求的轉變。所以,發展方式轉變的實質是發展導向的重大變化,這是一個重大的改變。

2.國富優先的發展導向面臨著的突出問題。私人產品短缺的時代,沒有國富優先的發展,解決不了這樣一個大國的發展問題;但在公共產品短缺的背景下,繼續堅持國富優先發展導向就會使國家生產力的增長快於老百姓的消費增長。當前我國供給過剩,主要是因為中低收入群體尚未成為消費的主體。儘管富人的奢侈品消費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了,但是在中低收入群體消費能力提高不大、消費預期不穩的背景下,是難以建立消費大國的。以國富優先為導向能做大經濟總量,但是國家的增長快於老百姓的收入增長,會造成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嚴重失衡。老百姓的收入增長、消費增長滯後,發展方式轉變也無從談起。所以從國富優先轉向民富優先,是發展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