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節演講稿:我的學醫心得

向書本學習,是最直接也是最方便的求知途徑!

1、學好現有教材:教材上的東西,是很多老師的心血的總結,是對中醫經典的總結和闡釋。有的人對教材不屑一顧,認為沒有經典有價值,其實教材是帶你入門最好的資料。如果你將教材讀透了,你的理論知識就豐富了。

2、學好經典:對於經典的理解,的確有很多差異,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但這並不能否認經典的重要性。

對於經典,該背的條文一定要背,這些條文將是你在臨床工作中智慧的源泉,沒有他們作為支持,你會發現思維容易枯竭的,沒有靈性。

四大經典需要多背多記,另外我建議大家看看《道德經》、《易經》和《金剛經》,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學習好這些經典,你會發現中醫越學越有味道。

臨床上很多病人,他們身體的疾病,遠遠小於精神上的疾病,精神長期處於壓抑狀態,你解決了他身體上的疼痛,而不去解決它心靈上的創傷,疾病很快就會再次復發,當你用你的思想去開導他,讓他被囚困的心靈得到釋放,疾病不用藥就會好很多了。而如何去開導他們,就需要我們自身先要看透很多道理,我們自己都看不透,你又如何來幫別人呢?所以在學習之餘,《道德經》、《易經》和《金剛經》這類書籍多看看,是大有好處的。

第二、向老師求

我們每個成年人都有自己成熟的世界觀,這是多年培養起來的。同樣,對於長期從事臨床工作的醫生而言,他們也有一套對付疾病的辦法,這套經驗有的總結成為一個理論體系,有的沒有總結,但運用得比較嫻熟,向老師求,臨床跟師,就是要學習他如何同疾病打仗,學習他的那一套作戰方法,這個東西學到手了,也就算求到了,跟師跟的有價值了。

第三、向基層求

中醫德根在基層,而不是在喧譁的都市。

基層因為醫療條件的限制,很多病在沒辦法的時候,不得不採用中醫療法,這是環境逼出來的,你到農村去打聽打聽,每個基層老百姓都有幾招應付常見疾病的辦法,這些大多是他們自身的體驗,是他們在自己身上試驗出來的。基層的草醫、鄉村醫生,掌握的土辦法更多,也許一個疾病你搓手無策,在他那裡,隨便幾樣草藥就搞定了,醫院要住半個月的院,到他那裡幾副草藥就搞定了。

但這是不是就說明他們的醫術比城裡大醫院高呢?也不能這么說,只能說他們在某些疾病的臨床實踐上,很有經驗。

實習的時候,有個糖尿病足的患者,住院治療月余,未能控制病情,醫院多次建議病人截止,病人是農村的,截肢之後下半輩子就沒有勞動能力了,病人反覆思考,拒絕截肢,最後不得已出院,回到農村,經過當地的草醫治療,一個月後傷口長好了,只在腳掌留了個小疤,這讓三甲醫院的醫生非常吃驚,沒有想到有如此好的結局。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民間常常是創造奇蹟的地方。

要學好中醫,最好能拜一兩個地方的草醫為師,或者交幾個草醫朋友,定期到他們那裡坐坐,聊聊天,看看他們是如何看待疾病,治療疾病的,歷史上“趙學敏”就是榜樣,一部《串雅》就是他向草醫學習的明證。

第四、向自然求

藝術家搞創作,要下基層,體驗生活。

畫家搞創作,也要“策杖于山林,扁舟於江湖”。

醫生要學好中醫,最好多接觸大自然,我們在臨床上使用的幾百味藥都長在大自然中,他們就是我們同疾病作戰的士兵,如果你是將軍,如果由你指揮打一場戰役,你會在不了解下士兵的狀況下盲目作戰?你肯定得去了解。

作為一名中醫,如果你對你經常使用的藥物一無所知,他們生長在什麼樣的環境中,他們的顏色如何?氣味如何?味道如何?

這些都不了解,那你如何相信這些藥能幫你戰勝疾病呢?

春天,萬物都沒有發芽的時候,當你看到柴胡已經綠葉蔥蔥,你自然會聯想到柴胡歸肝經,具有升發肝氣的作用。

如果你看到附子長在陰冷的地方,你自然想到它的大熱之性。

如果炎熱的夏天,你看到西瓜長得非常旺盛,自然會想到西瓜解暑生津。

如果你看到雞血藤藤莖部多孔,你自然會想到他能夠疏通經絡……

前一段時間有遼寧的、上海、北京的學生到我那裡學習中醫,我多次給他們講,要向大自然學習,平時要到郊區,到深山去看看,熟悉熟悉常用藥物,看看它們長的是啥樣?嘗嘗它們的味道?與你所學的知識結合起來,思考它們為什具有這樣那樣的功效,掌握了這些,當你在下筆開方時,這些藥材的樣子就會浮現在你的腦海中,你就會更有信心組織他們去同疾病作戰。

第五、向生活求

中醫的很多理論來源於生活,我們用心去體會生活,感受生活,很多看似複雜的中醫道理,就可以輕輕鬆鬆的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