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節演講稿:我的學醫心得

其實仍然可以用“濕性趨下”來解釋,夜晚臥床休息,處於人體最下端的,應該是與床面接觸的部位。濕邪由雙下肢向接觸床面的部位轉移,自然會是與床接觸的部位不舒服啊!

看到“濕毛巾”,想到“濕性趨下”,想到“正氣不足”,想到“脾腎陽虛”……想通了這些再來治療這類疾病,就很輕鬆了!

“濕性趨下”道理就是這么簡單!!

患者,范某,女40歲,酒店配菜員。

自覺雙下肢沉重1周

患者1周來無明顯誘因出現下肢沉重感,以上午病情輕,下午較重,每晚下班回家,上樓梯時雙腿如同灌了鉛,沉重異常,休息一晚後病情減輕,不伴雙下肢水腫。就診時病舌根白厚,右尺沉遲,左尺部沉滑。

我就把濕毛巾的感悟講給患者聽,並按照病機,開出藥方:烏附片20克(先煎1小時)炒白朮20克茯苓30克乾薑20克 黑豆30克 甘草10克三劑,水煎服,每日一劑。

患者服用兩天后,雙腿的沉重明顯消失,隨後我讓病人再繼續服用三天,鞏固療效,平時間斷性服用桂附地黃丸,半年來,患者繼續從事以前工作,未再發病。

再來看看下一個案例:

網上有個病號找到我,將腰痛的資料發給我看,希望我能幫助解決多年的痛苦。其實病情和前面的案例一樣,就是早上腰會痛醒,起床後活動活動就好了,每天如此,幾年來不得不每天早上4、5點起床,最近發現疼痛時間提前了,在當地多家醫院治療無效,不得已進行網路求診。

看完病人上千字的求助信,我實在不忍心讓其繼續痛苦下去,由於網路會診收集資料不全,只好推薦最安全的辦法,於是我開如下處方:壯腰健腎丸一瓶黑豆半斤

要求患者每晚用黑豆50克煎水後送服20粒壯腰健腎丸,每天只用藥一次。

第二天患者急切的給我留言,昨晚服藥後,早上腰不痛了,一覺睡到早上7點,感覺太棒了!我建議他繼續服用五天。

五天后留言告之,清晨腰痛好了,這幾天沒有再出現過了。

患者感慨道:患了幾年的病,花費了幾千上萬元錢沒解決的問題,沒想到就這么幾塊錢給解決了……

看似很神奇的效果,其實主要是了解了疾病的病機所在——濕性趨下,從這個角度入手,這類疾病都是很容易解決的。

學會感悟生活,感悟醫學理論,你會發現學習中醫是一件非常快樂的工作!

我們再來談一個感悟: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這句話源自清朝李用粹的《證治匯補:痰證》。

臨床上對於那些長期咳嗽,咳吐粘痰的患者,我們在治療時很容易想到從脾入手,調理脾臟;有些患者不咳嗽,但睡覺經常打呼嚕,形體肥胖,我們也容易想到胖人多痰濕,考慮患者體內有痰,通過調理脾臟來治療。

上面這些都是以痰測脾,知道了體記憶體在痰邪,來推測脾臟的狀態,然後通過治脾來治痰,這很容易理解,也很好運用,

“脾為生痰之源”,有痰治脾,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如果患者表現的主要是脾虛,我們是否想到“脾為生痰之源”呢?

有一個浙江的患者,20歲,男性,長期身體消瘦,溏便,齒痕舌,在當地治療多年,每次就診醫生都告知脾虛,服用健脾的藥物無數,連續服用一段時間後,食慾好轉,舌苔好轉,但過不了多久,依然恢復到未服藥前的狀態,去年不遠千里,從浙江義烏來到湖北十堰來就診。

觀其形,切其脈,患者脾虛無疑,翻看以前處方,多以健脾為主,有的配以補益氣血,有的配以溫補腎陽,方都沒錯,但為什麼不能治癒此疾呢?

脾虛身體消瘦的病人很多,有幾歲的,也有十幾歲的,也有二三十歲的,也有四五十歲的,可以說每個年齡段都有這樣的患者,脾虛,腸道吸收差,便溏,頭昏,乏力,長期伴隨著他們。

患者從幾歲開始就脾虛,一直脾虛到四五十歲,還是脾虛,服用調脾的藥可真是不少,為什麼呢?

這裡面其實有一個“痰”的問題,脾既然為生痰之源,當脾虛運化失司之後,食物精微在人體的運化就會失常,就會轉變成痰,脾被濕困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脾被痰所困,被頑痰所困。也就是說長期脾虛的病人,健脾的同時,要考慮痰濕為患,解除痰邪對脾臟的影響,才能從根本上徹底治癒脾虛。

這個義烏的患者,在健脾利濕、補養氣血的同時,我配以海浮石這味藥,患者服用十天后,舌苔恢復正常,食量大增,一月後電話隨訪,體重增加不少,未再出現齒痕舌,大便也很規律,不再溏便。

化痰的藥物很多啊!為什麼選用海浮石這味藥呢?

雖然患者只有20來歲,但脾虛的病史有十餘年,這十餘年來,體內的痰濕一直存在,病史較長,可謂“頑痰”,能化頑痰的藥物可就不多了。

海浮石具有“化老痰”,“軟堅散結”的作用,所以我習慣選用此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