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人該如何解讀“個性”

她之所以離開以前那個有良好發展的公司,還是因為個性。辭職的前三個月,公司接到一個案子,梁倩部門被安排負責市場調研。在做提案的時候,梁小姐與公司上層發生分歧,梁小姐堅持選擇與他們長期合作但沒有背景的市場公司繼續合作,但公司上層則希望她能換另一家公司,因為該公司是公司高管的裙帶關係。梁倩斷然拒絕,理由是她對這個公司的情況一點也不了解,無法確保質量,她的態度讓高管很尷尬。有人勸她別太認真了,原來的公司也只是普通的合作關係而已,換一個公司對她個人來說沒有任何損失,還可以賣個順水人情。

但梁倩就是不答應,她認為這樣太對不起長期合作的公司,同時對客戶也不負責任。最後,在她的堅持下,高管讓步。

只是從那以後,梁倩的工作越來越難開展,上層對她的工作業績也不再肯定,做好做壞,做多做少,似乎這一切都是梁倩自找的。聰敏的她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這個案子結束後,她就被擱置到了一邊,每天的工作只是些瑣事。時間一長,部門內部也傳出了閒言碎語,認為因為她自我感覺太好,得罪了上層,也連累了他們坐冷板凳。她為此事曾找上層溝通過,但並無效果。為了不影響其他人,更為了自己的一份堅持,梁倩選擇了辭職。

  「記者手記」

在這個追求個性的年代,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完全屬於自己的東西,或許這就是個性。有個性的人確實與眾不同,也有魅力,但個性畢竟也有它的局限性,如果在任何場合都要強調、張揚個性,這樣的做法就有些太狹隘了。尤其在職場,這個人際關係錯綜複雜的地方,並不適合太彰顯個性,正相反,在這裡,人們更看重和接受的是“共性”,是融入和協調。

更值得警醒的是,現在許多人追求的“個性”,其實是在追求和別人的差異。很多人沒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但是以反對、攻擊、甚至謾罵其他人的觀點、看法為時尚,用以表現自己所謂的“個性”。這種過分追求“與眾不同”、“譁眾取寵”的做法,並不是什麼個性的表現。確切地說,“個性”並不一定是“與眾不同”,它是一種自己對自己的了解和判斷,是一種不為外界影響所動的持續,是一種堅持。而在這份堅持中,不僅僅存在不同,更多的是相同和和諧。不分時間、場合地一味堅持與眾不同,那應該叫“逆反”,而不是“個性”。

好男兒喬任粱的敗北,對他本人來說未必是件壞事,至少可以讓他以及喜歡他的人通過這件事,更深刻地思考,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適時地發揮個性。同時作為職業人和社會人的我們,是否也應該花點時間來重新審視和鑑定“個性”的真正內涵。也許,對於職業人來說,不妨礙團隊工作的個性才是可取的,才是值得堅持下去的。

 

出處:新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