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對大學生創業熱潮的冷思考

重在創業教育

全球最具創新力的公司,美國占據了最多,遠遠把其他國家拋在後面。APPLE、GOOGLE、Microsoft等這些企業中,不少創業者是從大學校園甚至高中校園開始起步的。據統計,美國大學生創業比例高達20%。原因很多,但關鍵一點在於,他們擁有的4個"I"的學習環境:Idea(點子)、Imagination(想像力)、Innovation(創新)、Invention(發明)。

據台北科技大學校長李祖添介紹,目前台灣很多大學都開設了創意潛能開發的相關課程,學校定期請企業界的成功者到學校進行專題講座。在他看來,"創業是創新能力的具體表現,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助於創業成功。學校要激發學生們敢做夢的想法,大學是未來企業家的搖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好的方式是讓他們直接接觸創業過程,而不是教育。"讓學生成立公司,把創意變成創新。台灣有的大學專門設立天使基金會,由海外校友扶持在校生的團隊創業。每一個創業小組,可以得到5萬元資助,花完了沒有關係,也不需要學生負責。讓學生參與整個過程的重點不在於得到盈利,而在於讓他們先失敗,了解組建一個公司有多么辛苦,培養一個團隊有多么艱難,成為一個企業家有多么不易。

為什麼歐美等國家大學生能創業,甚至連大學都不讀就可以創業,而為什麼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者寥寥了?在英國,從3歲至18歲都有系統的生涯發展教育,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也都有從國小就開始的生涯及生計教育,也就是說,從國小開始,已開發國家即開始幫助學生了解職業環境,了解自己的興趣、性格,塑造孩子的獨立性,培養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資源利用能力、經營意識和經營能力,在這樣環境下培養出來的是生存能力強、目標較明確的人。所以我們會看到他們中很多人中學畢業即清楚自己乾什麼,甚至像比爾。蓋茨這樣連大學都不願意上完的案例也非常多。

反觀我們現有的教育環境和創業環境,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可能除了讀書、考試、再讀書、再考試外,想要獲得更多的鍛鍊機會很難。沒有合適的外部環境來支持,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是,想創業,該如何起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