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致用的胡應湘

擁有的財富已有14.5億美元胡應湘的成功之道是什麼?

學以致用,發揮專長是胡應湘成功的重要因素

胡應湘與有關人士談話時,曾透露了自己取得成功的一條秘訣。他說:“我攻讀的是土木工程,做的一定要與建築或土木工程有關,要有相當的了解,才會成功。至於管理方面,所有大綱均由我訂出,然後再交給有關的專業人士,交給各部門的主管。另一方面,我會嚴謹地監察他們,不讓他們與大綱脫節。在內部執行方面,彈性較大,不過最重要的,始終是不能遠離大綱。”由於他是土木工程的專家、內行,許多工程項目的設計都是他親自繪圖、設計,合和所有的工程都經他認真審定,因此,他們投資建成的工程,如“健威花園”、“荃威花園”、“協威園”、“康麗園”、“山光苑”、“東威大夏”等,都科學、合理,既美觀又實用。特別是合和中心大夏,更是胡應湘的傑作,這座大廈高達66層,圓筒形,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整座大樓由三個內筒牆和一外筒牆組成,因具流線形狀,可抵禦較強的風力,據測算,即使在今後500年內所能遇到的最大風暴,也無法撼動樓。而且,這座大廈的施工採用“滑模”方式建築,平均每4天左右便完成一層,創下了亞洲建築速度之最。這箇中心集商場、寫字樓、餐廳、停車場為一體,可供租賃的面積達80萬平方英尺,每年租金收入在8000萬港元以上。不過,胡應湘引為自豪的並不是它賺陣多少錢,而是它是合和實業的代表。目睹合和中心大廈的人,無不為這幢雄偉別致的建築而讚不絕口,胡應湘也因這座大廈而更加名揚海內外。至今談起它,胡應湘仍眉飛色舞,按捺不住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第二大因素是有企業家的目光和遠見卓識

胡應湘不僅以獨到的眼光,看到的士業的發展必將受到限制、難以再大,因而及時建議他父親解散車隊,改營地產,使事業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而且更以超前的眼光看到僅在彈丸之地的香港發展事業,難以發展一個企業家的縱橫馳騁的理想場所。因而,他從80年代初,即決心向大陸投資。他不顧他人的非議,不去搞一些急功近利、見效快的項目,而是從長遠著眼,把眼光放到八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後, 投巨資於建設電廠、高速公路等基本建設項目上。這些項目近三、五年可能很少收到回報,但不久的將來,必將會開花、結果、而且會碩果纍纍。胡應湘說:“我來內地投資,不僅是為了賺錢,投資基礎設施收緩很慢。但我有一個願望,希望珠江三角洲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成為繼香港、台灣、新加坡、南韓之後經濟上的一條新的合作,前途光明。後者能成為前者服務的工業區,港商能在此港與珠江三角洲能構成亞太經濟區的一個中堅分子。我在廣東投資發電廠、公路、海港,正是基於這種看法。”由此可見,胡應湘不愧是一個有遠卓識的企業家。

第三大要素是在同等的時間裡做儘量多的事情

胡應湘是一個“工作狂”,工作檯就擺在臥室里。靈感一來,不管是三更半夜還是黎明,馬上起床繪圖設計,一畫就是幾小時。為了工作,他常常廢寢忘食。1985年春天,他坐飛機由廣州到北京商談業務,由於氣候原因,北京雨雪交加,飛機被迫在天津機場降落。胡應湘下飛機已是深夜,但是為了儘快趕到北京談業務,他不顧旅途勞累和道遠路滑,一下飛機便坐汽車直奔北京。到北京飯店時已是凌晨3點半了。他稍事休息,早上不到9點便起身,喝了碗豆漿就開始了工作。又有一次盛夏,他從香港飛抵廣州,正值中午時分,他一下飛機便汗水淋淋,但他不顧高溫酷暑,直達中國大酒店,在大眾“食街”吃了一碗麵條、一碗餛鈍,放下碗筷,便開始與廣東省的同志開會研究修建高速公路方案,一直到晚上7點,晚飯後沒有休息又接著工作,直到深夜1點多鐘才休息。為了修建廣深高速公路,他短時間內往返於香港與廣州之間一百多趟。胡應湘“拚命三郎”的工作精神不能不令人佩服,幹事情親力親為的作風不能不說是他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