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與退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車輛的增加,交通擁堵已成為城市的普遍現象。對於這種情況,有經驗的交警指揮擁堵的車輛向後退,因此,前方便有了空間,車輛即可依次順利通過。

在這種普通的交通現象和疏導方法中,蘊含著一些哲理。只有車輛退後才能更好地前進,這進中有退,退中有進,最終才可順利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自然也會有進有退。那么,人生中的進退之道又是什麼呢?

《中庸》曰:“明哲保身,進退自如。”古人提出進退之道,主要是針對仕途。聖賢主張“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為官進退有度,既明且哲。其實,做到進退自如,亦可成大業。

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率軍起義,在各路諸侯競相廝殺、各自稱王之時,正確判斷天下形勢,選擇了韜光養晦,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歷2024年隱忍退卻之苦後,終成大業。如勾踐,如韓信,無一不是在關鍵時刻選擇了隱忍,以退為進,而終都有所成就。種子發芽,蟬兒鳴叫,都要在地下蟄伏一段長久而寂寞的時光。黑暗中的寂寞,是為了以後更好地破土;現在的退卻,是為了日後的睥睨天下。這樣的暫時退卻,又怎能不讓人佩服?

可並不是所有人都信奉進退有度,宋代陸游曾言:“信乎明哲保身之難也!”進退並不能時時在自己手中掌握。

典型如楚霸王項羽。“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垓下細雨霏霏,他只留此一句便橫劍頸上。劍刃上的血色斷了一個時代的念想,烏江邊的哀歌引了無數後人的扼腕嘆息。有人說過剛易折,有人怨項羽糊塗,我卻想到李清照“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贊語。項羽似乎從不懂退讓,或者說,退與不退,過或不過烏江,並不是他自己所能選擇的。我總覺得他身上有一種東西,可以輕易左右他在生死關頭的選擇,就算明知前方是不歸路,仍義無反顧——那東西就是尊嚴,以及信仰。這驕傲的尊嚴和信仰,比天下更美好,比生命更重要,若是沒了,他又怎能是項羽,怎能是那個睥睨四方的楚霸王?

浩浩歷史長河,為此決絕赴死的人不在少數:從荊軻到文天祥,從文天祥到譚嗣同……無一不是為某一信仰而毫不退讓。這種堅定與執著,雖將他們推向死亡之途,但我們能說他們不懂人生的進退嗎?

人的身上總有一種比生死更高貴的東西,它可以引領人衝破黑暗。朱元璋,勾踐,韓信……追求與信仰使他們可以忍受退卻的寂寞與屈辱,如蛟龍蟄伏百年,一朝出海,騰雲駕霧,天地變色;而項羽,荊軻,文天祥,譚嗣同……他們的信仰要求他們從不退卻,如夸父追日般奔跑,即使渴死,身體也化為桃林,滋養一方。

不同的兩種人,都讓人心生敬佩!

進與退,從來沒有統一的坐標,關乎不同人的抉擇,關乎牽引人生走向的信仰。進與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