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醜小鴨”到“白天鵝”

不少同學談起學習,自怨自艾,總是責怪自己腦子太笨或是缺少天資,總是在陰影籠罩之下,結果渾渾噩噩,碌碌無為。這是缺少自信的表現,大家一定聽說過《醜小鴨》的故事吧,醜小鴨因為一生下來長得醜,人們和動物都不喜歡他,還常常受到別人欺侮。寒冷的冬天,他在森林裡受盡了折磨,沒人幫他,最後他靠自己的努力,終於渡過了艱苦,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自由飛翔在天空中的白天鵝,這就是安徒生的童話《醜小鴨》的故事。

醜小鴨變成白天鵝,靠的正是自信,是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不放棄,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信念。

其實,一些同學學習成績差真的是腦子太笨,缺少天資嗎?我看未必。在荷蘭,有一個剛國中畢業的青年農民,來到一個小鎮,找到了一份替鎮政府看門的工作,他一生沒有離開過這個小鎮,也沒有再換過工作。也許是工作太輕閒,他又太年輕,他得打發時間。他選擇了又費時又費工的打磨鏡片作為業餘愛好。就這樣,他磨呀磨,一磨就是六十年。他是那樣的專注細緻,鍥而不捨,他磨出的複合鏡片的放大倍數,比專業技師的都要高。借著他研磨的鏡片,他終於發現了當時科技尚未知曉的另一個廣闊世界――微生物世界。從此,他聲名大振,只有國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巴黎科學院的頭銜。就連英國女王都到小鎮拜會過他。創造這個奇蹟的小人物,就是科學史上鼎鼎大名的荷蘭科學家萬?列文虎克。“致力於每一個平淡無奇的細節的完善,終於在他的細節里看到了他的上帝,科學也在他的細節里看到了自己更廣闊的前景”,虎克的例子告訴我們自信能創造奇蹟,勤能補拙的真理。其實,不放棄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最後實現從“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遠不止虎克一人,像試圖以身體孵雞蛋的愛迪生,捏出“最糟”泥板凳牛頓,還有“一定要爭氣”的童第周等等,莫不是現實生活中的“醜小鴨”傳奇。的確,又有誰生下來便是天才呢?對於天資和勤奮的關係,我國現代著名文學家郭?i若曾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有幾分勤學苦練,天資就能發揮幾分天資的充分發揮和個人勤學苦練是成正比例的。由此可見,自卑、消沉,自甘落後都是大可不必的,重要的是相信自己。

我也有從“醜小鴨”到“白天鵝”的體驗。記得有一次,一道數學思考題難住了我,打了兩張草稿紙也沒算出來。當時我真覺得自己是一隻醜小鴨。我正準備不做並想讓媽媽告訴我時,我想起了《醜小鴨》的故事,“不能總依靠大人,要對自己有信心”。想到這裡,我就繼續做了下去。可答案始終做不出來,我正想瞎編個,可一想這種做法只能是自己騙自己。我就拿出教科書,複習起來,突然靈光一閃,馬上在草稿紙上驗算起來,誰知結果還是錯的,我的心就好象是一堆剛生起的火,被一盆水澆滅了。我冷靜地想了想,把先做的一一比較,找出規律,經過測算,總算做出來,我長長地噓了口氣。看來只要努力“醜小鴨”一定會變成“白天鵝”的。

讓我們勇敢地直面人生,正視現實,牢牢地把握今天吧!從“醜小鴨”到“白天鵝”的故事一定會在我們身上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