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陪伴

自古以來,每當孩子牙牙學語時,母親就會教孩子們念古詩,從小到大的課本中都有古詩。文人作畫後,也會在畫旁作詩。古詩,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使我們從中學到各種人生哲理,了解人情世故。

我小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帶圖畫的《唐詩三百首》,我也對那本書“頗感興趣”,只要媽媽不注意時,我總會在樹上面劃上幾道或是撕掉幾頁,漸漸地,我長大些了,原先的小厚一本書,現在卻變得破舊不堪,這時我終於對書上的字感興趣了。只要媽媽做飯時,我便會搬著個小板凳坐在角落裡用情的讀詩。

當時的我對一首《回鄉偶書》情有獨鍾,可能也是因為那上面的畫的原因吧!“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旁邊畫著一個老爺爺笑著對孩子們,可孩子們卻都不認識他,不願意和他玩,我當時只覺得這個老頭兒太可憐了,沒人理他,我都替他感到傷心。現在我長大了,終於明白這首詩的意思是作者在外漂泊了太久,家鄉的人已經變化,很少人認識他。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人們最熟悉的詩再不過是李白的詩了,一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傳遍了千家萬戶,但更人敬佩,是李白那不羈的性格,一個人只有他的心是純淨無暇的,才能寫出令世人驚嘆的詩詞,只有她的心真正沉醉在一件事中,他才會領悟其中的真理。

不論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還是白居易、黃庭堅這類的絕頂詩詞文人,各個朝代,各個時期,各個地點總會有絡繹不絕的才華之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我們中華的詩詞文明,將以代代傳承下去,陪伴著每個華夏兒女、炎黃子孫。

每當耳邊想起熟悉的詩詞的聲音,我們都感到無比溫暖和自豪,中華的詩詞,永遠陪伴在我們身邊!

初三: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