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話題作文24講

分頁導航:前言

這裡用[@max($key + 1 , 0)]的意思是讓$key+1後和0比較取較大的值顯示,目的就是顯示$key+1 -->1:前言2:如何寫好話題作文24講(2) 3:如何寫好話題作文24講(3) 4:如何寫好話題作文24講(4) 5:如何寫好話題作文24講(5) 第1講:考場作文審讀題目能力•切合題意【要義解說】 切合題意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符合命題意圖。對命題者所給的題目,要求考生能準確、全面地理解。準確,強調審題時要分清是非、優劣、高下、大小、可否等;全面,則強調審題時看清試題中各個部分的字面和深層的含義。二是文章和題目相符。話題作文內容很寬泛,如何選準一個切入角度非常關鍵,這個角度應該既體現在文章的標題上,也應該體現在文章的內容上。 【策略解讀】 1.理解話題概念。準確理解話題的概念是做到切合題意的基礎。比如寫《心靈的選擇》,“選擇”是核心所在。如果考生不認真審題,僅僅就協作、互惠、雙贏等作發揮,那就很可能寫成一篇“給材料作文”,偏離題目的要求。當然,“心靈”也是一個重要的限制,它規定了這種“選擇”,必須是震動心靈、震撼靈魂的,必須是心靈承受一定壓力的;這是一種思想經歷升華的選擇,是一種面對大是大非或者關涉良心、尊嚴、人格的選擇,甚至有可能是面對生與死的選擇,因此,這種選擇常常是痛苦的,是經過激烈的思想衝突的,而最後證明是一種合理的選擇。 2.把握話題範圍。準確把握話題涉及的範圍,有利於對話題的切分,有利於考生在話題的範圍之內找到適合自己寫作的最佳切入點。如以“和諧”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話題中的“和諧”大體上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包括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諧,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和諧,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和諧,獨立的個體之間的和諧等;人與自然的和諧包括人與自然界的和諧,人與自然界裡的各種動物之間的和諧。很顯然,“和諧”是一個大話題,寫作時要能把握“和諧”的範圍,就其中的一個方面的“和諧”來寫。 3.辨明話題關係。如果話題由幾個概念構成,如“自信與他信”、“誠實與虛偽”、“人性人情與內心體味”、“樹木•森林•氣候”等等,要求考生在寫作前要辨明幾個概念之間的關係。如2002年全國聯考題“心靈的選擇”,審題時要注意:話題中的“選擇”,是指在兩種或多種可能中,經過思索、掂量,作出的自覺(或由不自覺到自覺)的取捨(放棄也是一種選擇)。這種在雙向或多向中進行的選擇,可以是尖銳的矛盾或對立,如生與死、真與假、善與惡、美與醜、得與失等等;也可以並不表現為尖銳的矛盾或對立,如情與理、正確與正確、善與善等等。但選擇的結果必須或合情,或合理,或合法,或合度。“心靈”包括思想和情感兩個方面。因此“心靈的選擇”必須區別於一般的選擇:選擇的內容、選擇的過程必須有著思想或情感的矛盾、鬥爭或觸動。再如2003年全國聯考題“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就是一種關係式話題。根據話題和引語解說會發現這種複雜的關係之中包含了四種關係:一是感情性質,即親近與疏遠;二是認知性質,即正確深刻與錯誤膚淺;三是對待方式,即認識事物與處理問題;四是情知方向,即由情到知與由知到情。 【例文解剖】 話題:語言與溝通(2004年廣東聯考作文題) 語言,架起溝通的橋樑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的一個地方是,人類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語言為人類彼此間的溝通架起了一座橋樑,通過這座橋樑,我們才能了解彼此的需要,感受彼此的心情,分享彼此的悲喜。 語言,有時是化解誤會的良藥。趙國的大將廉頗妒忌被趙王器重的藺相如,揚言要使他難堪,而藺相如卻處處避免與之發生衝突,眾人不解,藺相如的一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道出了他的用意。這句話亦使廉頗瞬間消除了對藺相如的偏見,他負荊請罪,最終與藺相如成為刎頸之交。藺相如的那句擲地有聲的話化成了一座橋樑,使兩位大臣的心得到溝通,使廉頗了解到藺相如高尚的人格。可見,語言,是信息的載體,通過語言,許多誤會能得以消除,不少心靈的隔閡能被衝破。 語言,是傳遞關愛與理解的信鴿。現代社會許多家長常抱怨孩子老是以自我為中心,總是不聽自己的話,許多孩子也埋怨家長老是不理解自己,總是束縛著自己。這種狀況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一點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太少。有的家長什麼事都不讓孩子做,只要求孩子好好讀書,不要分心,這不能算是關愛。真正的關愛應該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有一些家庭會每天騰出一些時間來,讓一家人能夠說出各自內心所想的和所希望的。父母仔細聆聽兒女的心聲,兒女默默記住父母的教誨和期望。彼此的了解促進了彼此的溝通。語言就像信鴿一樣,把一方的心聲傳送到另一方,從而理解得以建立。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理解,令家長找到表達關愛的最佳方式,亦令孩子體恤家長,懂得該如何報答父母。彼此的語言交流,令溝通與理解的大門敞開。 語言上的交流如果不得當,就會造成溝通上的誤解。馮婦葬身火海的寓言,發人深省,如果語言表達準確,這種悲劇完全可以避免。因此,學好語言的表達,對溝通是大有裨益的,架好語言這座溝通的橋樑,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彼此理解。 有了語言,溝通才會變得順暢;有了語言,溝通才會如此多姿多彩。 解剖:本文緊扣“語言與溝通”的關係展開議論,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先提出中心論點,然後從“語言有時是化解誤會的良藥”“語言是傳遞關愛與理解的信鴿”“語言上的交流如果不得當,就會造成溝通上的誤解”三個方面展開了論述。藺相如、馮婦一個正例,一個反例,相互映襯,對比鮮明。家長與孩子溝通的事例,既富有生活氣息,又使感情顯得真摯。 【精題解析】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據說美國華盛頓廣場有名的傑弗遜紀念大廈,因年深日久,牆面出現裂紋。為能保護好這幢大廈,有關專家進行了專門研討。 最初大家認為損害建築物表面的元兇是侵蝕的酸雨。專家們進一步研究,卻發現對牆體侵蝕最直接的原因,是每天沖洗牆壁所含的清潔劑對建築物有酸蝕作用。而每天為什麼要衝洗牆壁呢?是因為牆壁上每天都有大量的鳥糞。為什麼會有那么多鳥糞呢?因為大廈周圍聚集了很多燕子。為什麼會有那么多燕子呢?因為牆上有很多燕子愛吃的蜘蛛。為什麼會有那么多蜘蛛呢?因為大廈四周有蜘蛛喜歡吃的飛蟲。為什麼有這么多飛蟲?因為飛蟲在這裡繁殖特別快。而飛蟲在這裡繁殖特別快的原因,是這裡的塵埃最適宜飛蟲繁殖。為什麼這裡最適宜飛蟲繁殖?因為開著的窗陽光充足,大量飛蟲聚集在此,超常繁殖…… 由此發現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只要關上整幢大廈的窗簾。此前專家們設計的一套套複雜而又詳盡的維護方案也就成了一紙空文。 請以“抓住關鍵”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 解析:我們處理問題,如果能透過重重迷霧,追本溯源,抓住事物的關鍵,往往能收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就如傑弗遜紀念大廈出現的裂紋,只要關上窗簾就能解決幾百萬元的維修費用——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妨找找“窗簾”並關上它。把握住關鍵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2講:考場作文確立主旨能力•大題小作【要義解說】 大題小作就是把內容寬泛的話題具體為自己要寫的小事件、小文章,為大題目找一個小巧的突破口,從小處著手,以小題材反映大主題,從小題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閃光的思想。 【策略解讀】 1.切割話題。寫作時將“大話題”進行切割,使之變成若干“小話題”,然後從中進行篩選,選取自己最熟悉的、最得心應手的一個去寫。比如“尊重”可以切割為以下小話題: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會有尊嚴;神聖的尊嚴在捍衛正義的鬥爭中得到升華;科學的尊嚴不容侵犯;尊嚴不僅是個人價值的象徵,更是民族、國家的立身之本;產生尊嚴的是理性——對正義的執著,而不是衝動——對虛榮的追求,等等。這樣,就使縮小後的題目更貼近生活,更貼近考生,從而使話題作文的內容既不顯得空泛又不失之單薄。 2.限制定向。話題的限制越少,留給考生思維的空間就越大;話題的字越少,詞語的外延也就越大。寫作時,必須加以限制,寬題窄作,切口過大,中心就不集中。限制的方法很多,可在前面加修飾語,可在後面加中心詞,也可前後都加,甚至在中間加。如“父輩”話題可限定為艱辛的父輩、父輩的遺憾、父輩的輝煌、父輩——執著的一代、對待父輩即對待傳統,等等。再如“面對缺陷”這一話題,可以在中間加以限制:面對生理的缺陷、面對個性的缺陷、面對文化品位的缺陷、面對藝術品的缺陷、面對勞動產品的缺陷、面對人類自身的缺陷,等等。這樣一限制,文章的範圍就縮小了,內容也基本確定了,立意就不會有偏離題意的危險。 3.以問領寫。面對寬泛的話題,可以以問領寫,多問幾個為什麼,以此打開思路,縮小寫作範圍。如以“壓力”為話題寫作時,就可以進行如下的思考:什麼可以構成壓力?有沒有壓力?壓力來自何方?壓力帶來什麼?怎樣對待壓力?然後自己回答這些問題,再從這些回答中選擇一二方面來寫文章。 此外,還必須善於擴大。①在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見情景中,切入重大的主題,把題材放入廣闊的社會背景和時代高度,使文章躍動時代脈搏,傳遞時代信息,表現時代精神。②把具體事物的某些特徵同某種哲理、精神品質聯繫起來,進行由此及彼的聯想,借文題中具體的人、事、景、物來表達人類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 【例文解剖】 話題:包容(2004年北京聯考作文題) 包 容自然可以包容天地與川流,音樂可以包容憐愛與怨恨,人心可以包容幸福與痛苦——這是千百年來生生不息的諾言與恆久不變的真理。然而你是否想到,世間除了以廣博包容微小之外,微小也能包容廣博呢? 買糖果的時候,看貨架上五彩繽紛的“花花公子”們在用他們美麗的外表招攬每一位過客,“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詩句漫湧上心頭,把我的心也深埋其中了。正當我猶豫不決應選擇哪一種時,一個被擠在角落裡的身影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深棕色的樸素外衣上分明畫著一對簡筆青梅圖,旁邊僅僅寫著三個素雅的字“話梅糖”。好熟悉的身影!曾記得很小的時候就常用攢下的零用錢,去換取幾塊這種樸素的糖果來滿足貪饞的小嘴。而十多年過去了,如今,當我與話梅糖重逢的時候,卻驚奇地發現它的包裝竟絲毫沒有改變,讓我在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就認出了老朋友。而小時候那些其他的糖果卻早已在這個花花世界的裹挾中變得認不出了,心中不免有些感動:這個世界從我兒時的簡單樸素到今天的複雜豐富,創造了多少新事物,卻也毀去了多少曾經的純真和原有的美麗?一顆小小的話梅糖竟能以它的不變,從容應對世間萬變,以自己的樸素包容世界的紛繁,也包容紛繁世界中人們的忘卻與冷漠。 小時候吃糖只是為了打發時光,而如今我已然成年,再次品嘗時,亦應有所感悟吧。小的時候,媽媽常常給南方的外婆寄去這種樸素而又別致的話梅糖,說外婆和外公就愛吃這種糖。多少年過去了,這小小話梅糖特有的滋味絲毫未變:在一陣梅香清溢的同時,酸伴著甜,甜裹著酸,二者總像一對戀人一樣,你不多我不少,守護著一份適中的、保持溫度的愛情。話梅糖的口味既清淡又凝重,說清淡,是因為它不同於別類糖果那種濃烈的甜;說凝重是因為它的味道醇厚,令人久久回味。而這又恰使我想到了中國南北方的格調。北方的氣候較之南方更加“硬朗”,風霜雨雪的洗禮使北方人更加大氣、豪爽;而南方則更加溫柔,和風細雨使他們具有細膩柔美之性格。如果說中國是一棵大樹,北方人是粗大的樹幹樹枝,而南方人則是枝上簇簇綠葉繁花。二者的完美結合,使大樹生機勃勃。 而眼前的這方小小的話梅糖,它的凝重與清淡則是包容了沉穩與清秀的最佳境界,帶給我——一個生在北方的“南方人”一份特殊的韻味和一種別樣的情懷。 如此說來,你是否了解、是否喜愛這小小的話梅糖呢?其實它都無所謂,它會以一種平靜的心態等待著你去品嘗和玩味,它會包容人們對它的各種態度。 有時想想,時光流逝,不斷前進的過程中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包容。現代人整天疲於奔命,難得坐下來有所思悟,不如抽點時間,品嘗一塊小小的話梅糖,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吧。 解剖:小作者面對“包容”這一蘊含豐富的題目,沒有華麗的語言,矯飾的情節,卻把目光聚焦在一方小小的話梅糖上,視角可謂小;文中借話梅糖“以它的不變,從容應對世間萬變,以自己的樸素包容世界的紛繁,也包容紛繁世界中人們的忘卻與冷漠”讓人們感悟到微小對廣博的包容,靜止對流動的包容,沉默對喧囂的包容,正如人們所言“一粒沙中窺見世界,一朵花中望見天國”,反映的主題可謂大矣。 【精題解析】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一老農拿著一把柴刀,使勁地砍路邊的一棵歪棗樹,口裡念念有詞:“叫你不生棗!”棗樹被砍後枝頭來年真的結滿了棗子。 還有一次,看到母親正在和一隻母雞生氣,它不生蛋了,天天呆在窩裡孵蛋。母親趕出了雞窩裡的那隻母雞,拎住翅膀,說:“把它浸到溪水裡。”正是大冬天,溪水還結著冰呢,雞不是要凍死么?母親說:“不會的,保證它五六天后能生蛋。” 母雞浸了水後,果然又開始生蛋了。 世上的萬物實在有些奇怪,竟然需要一些“懲罰”。這真應了那句話:“懲罰是金。” 請以“懲罰”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 提示:沒有經歷過風雨的果實不會甜美,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人生也不會完美。巨大的失落在使一個人的心靈感到痛楚的同時,也會使心靈因痛苦的鍛造而富有韌性,這韌性將會使他可以負載更多的苦難,而苦難每每是成功的孿生兄弟。 第3講:考場作文確立主旨能力•虛實錯位【要義解說】 “虛”與“實”是一對相反相對的概念:“虛”是主觀的,“實”是客觀的;“虛”是抽象的,“實”是具體的;“虛”是遠處的,“實”是眼前的;“虛”是隱藏的、含蓄的,“實”是直露的、明朗的。所謂虛實錯位,就是虛題實寫,實題虛寫,即由實寫虛,由虛寫實。 【策略解讀】 “虛題”要“實”寫。對於“虛題”,寫作時要首先考慮話題或命題中包含什麼思想、什麼感情、什麼理念,再從這些思想、感情、理念入手,發掘或選擇具體材料,以具體詳盡的敘述或描寫表達作者對話題或命題的獨到見解或感悟。如“追求”這個話題,看起來很大、很虛,但是如果把它落實到某一具體的人和事上,就容易寫作了。這一話題可以寫一個老師的追求,一個學生的追求,一個科技人員的追求,還可以寫其他各行各業的人的追求,甚至可以寫某一集體或某一國家的追求。總之,這類虛題要寫得很實在。掌握了虛實錯位的方法,碰到這類題目就能立即做出決斷,明確立意,而不會再冥思苦想,耽誤時間,影響寫作速度。 “實題”要“虛”寫。有時提供的話題或材料是具體的現實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情理,但我們在寫作時,要能跳出現實的束縛,通過創設情境,運用比喻、象徵等手法,藉助虛擬的“形象”來表達思想感情。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兩點:①善於捕捉形象。實題虛寫的關鍵在於形象與思想天衣無縫的融合。好文章應是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有機結合。邏輯思維能力不強,文章內容會失之浮泛淺露,章法零亂;形象思維能力不強,文章會失之呆板,缺乏鮮活的靈性和感染力。只有二者有機融合,文章才能既有形式、內容之美感、美質,又有思想的穿透力。②大膽展開聯想。捕捉形象需要豐富的聯想與想像力,它往往與對全文內容的構思同步進行進行。如以“井”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物象“井”為載體,附情於物,渲染“井”與某種人的相似點,讓“井”的“物性”與某種人的“人性”相融合,雖然使表達的意旨“超然物外”,卻又使筆下的“人性”切合“物性”特徵。總之,運用此法要注意對實題(物)只能作必要的描繪,而不能面面俱到,主要描繪具有可比喻、象徵的那個部分,虛作與實題(物)之間應有相似或相關之處,不能生搬硬套;由“實”到“虛”,過渡要自然、貼切。 虛寫與實寫,相反相成、相輔相生。在這種辯證關係中,虛因實而更見其抽象,能啟發讀者用想像的馳騁而獲得更高的藝術美的感受;同時,實因虛更見其具體,能使直接的描寫更顯得氣氛濃烈、背景開闊、包孕豐富。 【例文解剖】 話題:買鏡(2004年湖北聯考作文題) 鏡子人生屋漏偏逢連陰雨。有一個年輕人生活的天空大雨滂沱,大學畢業後沒有找到工作,好不容易求爺爺告奶奶地借了一筆錢做生意,又賠得血本無歸;相愛多年的女朋友跟他四處躲藏債主,最後連他也被躲避了。他失戀了,一點愛情的慰藉都消逝了。 朔風凜冽,天可能不冷,他卻直打顫。萬念俱灰的他不時有輕生的念頭。 他找到了他的中學老師,一位普通的老人。老師看了看他灰白的臉色,立即明白他的處境。 靜靜地聽學生說完,仍舊一言不發,只從屋內拿出一面鏡子,默默地遞給他。他莫名其妙,這是一面普通的鏡子呀,轉過來一照,鏡子裡出現他枯槁的形容。 在他的驚訝中,老師拿過鏡子,“哐啷”一聲,鏡子掉在地上,碎了。他慌忙蹲下身,幫忙收拾。“等等,”老師開口說話了,“你認真看看鏡子。”地上,每一塊鏡子的碎片都映現出他的一個臉龐。鏡子雖然破碎了,但地上有了無數面的鏡子。他呆住了,恍然若有所悟,匆匆告別老師回家了。 以後經過努力和拼搏,他東山再起,還清了債務,還辦了一個小公司。 他結婚的時候,老師沒有來,只托人給他帶了一件禮物——那面已經貼上好的鏡子。他把自己的故事說給參加婚禮的嘉賓,大家十分感慨。 “挫折就如這面摔碎的鏡子,你以為自己破碎,但鏡子裡的你還是完整的,而且增加了許多個你的形象。挫折只能豐富你的人生,不會使你遭到損失。”他搖晃著那面仿佛皺紋滿面的鏡子,激動地說。 這面破碎而又貼上好的鏡子後來就放在他的桌子上,他把它當作了座右銘。他每天都要拿起鏡子照一照,然後滿面春風上班去。再後來,失敗的時候他攬鏡自照,成功時他要對鏡子沉思。 鏡子不再是簡單的反射。 解剖:本文構思了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故事。說其簡單,因為它可能會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說其深刻,其中的道理耐人尋味。正是這樣一個具有普遍現實意義的構思,才表現出作者的高明之處,文章語言樸實無華,卻刻畫深刻,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他的老師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精題解析】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個人在擁擠的車潮中駕車緩緩前進,在等紅燈時,一個衣服襤褸的小男孩,敲著車窗問他要不要買花,他拿出十元錢買花。這時綠燈已經亮了,而後面的人正猛按喇叭催著,因此他粗暴地對正問他要什麼花的男孩說:“什麼顏色都可以,你只要快一點就好。” 那個男孩十分禮貌地說:“謝謝你,先生。” 在開了一小段路後,他有些良心不安,為自己剛才的粗暴無禮。他把車停在路邊,回頭走向那個男孩表示歉意,並且又給了男孩十元錢,要他自己買一束花送給喜歡的人。男孩笑了笑並道謝接受。 當他回去發動車子時,發現車子出現了故障,怎樣也發動不了,在一陣忙亂後,他決定步行找拖吊車幫忙。這時,一輛拖吊車已經迎面駛來,他大為驚訝,司機笑著對他說:“有一個小孩給了我二十元,要我開過來幫你,並且還寫了一張紙條。”他接過紙條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這代表一束花。” 請以“勇氣與寬容“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 解析:不要掩藏你的勇氣,更不要吝嗇你的寬容,儘早表達心中的想法,勇於認錯才是真正的勇者。而一份善意往往能得到立即的回應,內心的釋懷正是最好的報答。給自己多一點勇氣,給別人多一點寬容。 第4講:考場作文確立主旨能力•化意為象【要義解說】 化意為象,就是要用具體可感的事例去解釋、表現、闡述或說明抽象的主旨與道理,從而使主旨與道理更易為讀者理解。 【策略解讀】 無論寫作什麼文章,總得有個主旨。①歌頌讚美。生活永遠是辯證的、豐富的,即真善美與假醜惡共存並行,作文立意時我們要善於認清主流,或從生活中選取正面形象、正面事例,或直抒胸臆,讚美揚善以樹榜樣,從而教育、引導、鼓舞讀者。這類方法多適於記敘類和抒情類作文。②宣傳張揚。與“歌頌讚美”相比,“宣傳張揚”在程度上更進一層,從這個角度立意要更加突出、渲染、強化甚至誇張寫作對象的須臾不可或缺,力求最大程度地說服讀者、感染讀者。③批判揭露。生活中有光明就有陰影,驅散陰影仍是為了渴求光明。所以我們寫作時的批判揭露同樣是為了割除社會毒瘤,促其康復。歌頌讚美會引領讀者走向真善美,批判揭露能幫助讀者識別假醜惡,二者角度相異卻殊途同歸,都能給人以正確方向,從而引人向上至善。④表述觀點。面對同一個話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視角。多數考生會順著話題立意,但也有少數考生對話題本身進行剖析或質疑,從而表明自己在這一問題上的看法(當然其立意仍應與話題保持“相關”),這也是一種可貴的思維方法。 怎樣表現主旨卻因人而異,“化意為象”不失為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話題作文“文體不限”,如果寫作記敘文,寫作者就是要善於根據話題或命題,激活沉睡於心中的意象,依據話題或命意演繹出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話題記敘文的疑難雜症是材料零散、行文拖沓;線性結構,記流水帳;語言乾癟,平淡無味;缺乏鮮明、生動的意象。針對這種頑症,我們可以運用“因意造象”的方法進行構思:把話題或命題演繹成一個故事,用故事表達出—種思想,將思想蘊涵於描寫之中。也就是說,考生在拿到一道話題或命題之後,要能很快地引申出一個主旨,由這一主旨演繹出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又必須通過一組組鮮明的意象(場面、畫面或片斷)來表達。 如有一篇佳作《春天在敲門》,以“消失的春天”、“與春天抗爭”、“春天的甦醒”、“久違的春天”為小標題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個因父母離異而受傷害的孩子由開始拒絕“春天”到慢慢受到感動,最後終於融人春天,生動地展示了主人公心靈世界的變化。其中“春天”有雙關義,耐人尋味。 再如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寫記敘文。一考生在《生命有多高》一文中謳歌了頑強的生命力。作者選用了已得癌症並選擇了死亡的李老漢作為主人公,當他看到冬天枯萎而春夏茂盛的爬山虎後,受到了啟迪,重新選擇了生命,以善良樂觀感染著人們,甚至勸救了絕望輕生的孩子的生命。文章謳歌了李老漢的選擇,他選擇了一條與病魔抗爭之路。 【例文解剖】 話題: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意見(2004年全國聯考作文題) 成功的秘訣少 年“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又是一個春天。”一位兩手交叉著,光著小腳丫的少年坐在河邊,望著河對岸那剛剛長滿新葉的柳樹自言自語地說。正在這時,遠處飄來了他非常熟悉的聲音:“強,強你在哪?”他媽焦急地喊。“哼”強一聽,從身邊拿起一個石子奮力地扔向河裡,然後蹦起來拍拍屁股上的土向他媽說:“是不是又叫我去上學?”“唉,強你怎么這樣,上學有什麼不好?”“就不好,如果好,我哥怎么不去上學?”“你這孩子,你哥他已畢業了。”“那,我也畢業了。”“你這孩子怎么不聽我勸呢。你還小,我們大人是你上輩,你應該多聽我們的,我叫你上學,難道不是為你好?”就這樣,強在身邊人的教誨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年,他也成了一個善於聽別人意見的人。 青 年轉眼間,強也大學畢業了。那當時正是酷暑時節,在一次同學聚會中,強與其他幾個要好的同學商量著辦一個家電廠。年輕人說乾就乾,於是他們一起貸款租借廠房,一個月內東西就辦好了,他們憑著自己的學識一起設計了公司發展方案。這時這個城市的一家家電廠也對此有所風聞,這家家電廠運用了各種損招,想把強的公司扼殺於搖籃中,後來找專家說服強,說他們剛涉商,他們的那套方案是行不通的。但強與其他幾個同學經過再三分析,同時也與以前別的公司的方案進行對比,最後他們一致認為它是可行的。理論源於實踐,實踐證明理論,一年後,強與他同學的這家公司已成為擁有固定資產1個億、員工1500人的大廠,大家都很高興當初他們相信了自己,堅持了自己的理論,才有今天輝煌的成績。 中 年人生一世,俯仰之間強也過了他的大半生,已是不惑之年的他也成為這家公司的總裁,他積極設計公司的未來發展方案,勇於改革創新,善於向別的公司學習,他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企業家。 當記者採訪他問他為何有如此成就時,他只說了一句:“乾坤圈與渾天綾讓哪吒出名,那相信自己與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使我成功。” 解剖:文章描寫了一位成功者的成長經歷,分別選出主人公少年、青年、中年三個年齡段的形象,突出聽取別人意見與自信的重要性,並在最後畫龍點睛地說明成功的根源是相信自己與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切合話題。近幾年的聯考作文中,不少考生採用寫故事的手法來表現話題內容,但由於胸“無”成竹,不能恰到好處地表現話題內含,導致為寫故事而寫故事的不良現象時有出現,小作者在寫作過程中,有意識地將故事與話題靠攏,從而最後水到渠成,寫出一篇優秀的考場作文。 【精題解析】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兩支火把,奉火神之命到世界各地去考察。兩支火把中有一支沒有點燃,另一支是點燃的,發出很亮的光芒。過了不久,兩支火把都回來了,而且都向火神提交了它們的考察報告。 第一支火把說,整個世界都陷在濃郁的黑暗中,他覺得眼前的世界情況很壞,甚至已壞到了極點。 第二支火把的報告卻恰恰相反,他說他無論到哪裡,總可以找到一點光明,所以,他認為這個世界是十分有希望的。 聽了這兩個不同的報告,那個派他們出去考察的火神就對第一支火把說:“也許該好好地問一問自己,有多少黑暗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請以“點燃與熄滅“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得抄襲。 解析:我們對世界的看法,說到底是我們自己的形象定位。當我們像那支沒點燃的火把,吝嗇自己的光明時,我們自然會覺得眼前的世界陷在濃郁的黑暗裡,自然看不到希望之所在;當我們像那支點亮的火把,燃燒著我們自己時,我們眼前自然有不滅的光明,希望就在那光明里升騰。我們始終應該牢記,這個世界是光明還是黑暗,有我們自己的一份責任。 第5講:考場作文確立主旨能力•獨闢蹊徑【要義解說】 獨闢蹊徑,是指立意角度打破由習慣或經驗形成的心理定勢,打破思維的模式化,拋開審題立意的第一思維,換一個角度,換一種眼光看問題,或者是以自己獨特的角度去立意,提出不同於傳統觀點的新穎獨到的見解,做到淺中求深,舊中求新,正中求反。 【策略解讀】 1.引申法。在原來的思想、觀點的基礎上,向前引申一步。有兩種方式:一是更深入地想,運用縱向思維,由表及里、由果及因想一想,凡事都可以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透過結果看到原因。一是擴展地想,運用橫向思維,由此及彼,由點到面想一想,就可以拓寬思路,從時間到空間,從古今到中外,再看看社會,看看自己。這樣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就可能提出別人未曾提出的觀點。 2.逆視法。在思考話題時,運用逆向思維,反彈琵琶,從相反的角度思考,從作文的題目、選材、立意等方面打破常規,得出全新的見解。如面對“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的話題,有考生寫《答案未必是豐富多彩的》;面對“心靈的選擇”話題,有考生寫《放棄的智慧》。逆向思維,能使讀者從中獲得教益,獲得出奇制勝的效果。運用逆視法,應注意三點:一是要講究科學態度,要防止對陳舊觀念、貶義成語的簡單隨意翻“新”,更要反對故意編造荒誕的情節;二是要講出道理來,肯定或否定某個看法,要理由充分,符合邏輯;三是要注意思想性,國家尊嚴、民族信念、基本道德規範等,都不可胡亂“反彈”。 3.辯思法。即辯證思維,就是運用聯繫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和矛盾的觀點(對立統一的觀點)分析問題。這樣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周密,既深刻又辯證,避免出現過於偏激、片面的情況。如以“勿以惡小而為之”為題寫文章,主體部分可分三層:小惡也是“惡”,是惡即不可為(事物的本質);小惡不改,會發展為大惡(發展的觀點);不僅不能為惡,還應該為善(聯繫的觀點)。這樣就能這篇文章既豐富、深刻、新穎、又充滿辯證色彩。 【例文解剖】 話題:人文素養與發展(2004年浙江聯考作文題) 尋找人文春光乍現,陽光迷人,喚醒了沉睡的大地。街頭迷亂繽紛的廣告,電視上朦朧而膨脹的炒作,似乎到處都充滿了商業經濟的活力,蕩漾著新新人類的“人文素養”。 老闆目光尖銳,認清商業的缺陷,硬逼著我設計出幾則具有文學素養的廣告,以取得耳目一新的效果。苦於讀書時沒有好好記那些詩詞歌賦,想了半天仍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真是悔不當初啊! 走出門,飛車來到郊外,尋找那接近真實世界的精神感悟。沿著青春的石子小路踱著,突然發現前面有一條隱約若見的縫兒,若隱若現地傳來了似塵世鬧市般的嘈雜。我好奇地將腳抬起伸向那條縫隙,恍惚間自己變小了,來到了那高大而窄小的石隧前。只見兩壁上鐫刻著“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十四個大字,在隱幻地閃爍著。 轉身閃進石隧。尋尋覓覓間,眼帘突然闖入了一片繁華熱鬧的景象。街道兩旁的房屋都帶著歷史的風味,亭台樓閣,深府大院,街市上,人們都開著廢氣漫天的懷舊老爺車,穿梭在這片古老而安靜的建築中。那些曾令人敬畏的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剎那間變得黯淡無光,成了人類虛偽空洞的附屬物。 踏上商業街,一色的落地玻璃打造,燈光明亮,無不顯示出經濟發達的鏇律,而且每家店面的廣告標語也頗有“特色”:“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喝粥”,這是一家名為“燈火闌珊”的粥店的廣告;“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為一種醒酒藥量身定做的宣傳語;“剪不斷,理還亂,請到神剪理髮中心來”,這是理髮店的廣告……就連讓人遠遠瞥見的燈紅酒綠之處也打出“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的大張條幅給那些整日沉迷在醉生夢死中的人們以理直氣壯的理由。 我看見那些曾經純潔、幽遠的思想與為國為民壯志滿懷的高尚情懷在商業與人們空虛的思想下被扭曲、遺忘,變得低俗不堪。人們自以為聰明的頭腦追求著近乎浮躁而功利的生活,將歷史的厚重深遠的人文統統打上了淺薄而喧囂的烙印。 這一刻,世界似乎倒流了幾百年。我跌跌撞撞地走出這城市。出口處,也有一大張條幅語在隱約閃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金錢享此生。我無奈,落荒而逃。 我交不出帶有“文學素養”的廣告,但我交出了一份辭職報告。我不忍給中國閃亮的精神財富抹上商業欺騙的色彩,這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不是給我們後輩子孫用來糟踏的。 解剖:本文機明之處就在於能獨闢蹊徑,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似真似幻的世界,以荒誕而圓熟的手法,溫委而含蓄的文字,深沉而內斂的感情,給我們的社會敲響了一記警鐘:我們在建設物質家園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精神家園的建設。 人文的失落和淪陷是整個民族的失落和淪陷,是整個社會的異變和悲哀,作者用光怪陸離的文筆描述了一個光怪陸離的假想的人文失落的社會,但帶有現實社會的影子。尋找人文,人文在哪兒呢?這不能不讓人沉思,讓人警醒。 【精題解析】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曾有人做過一個實驗:組織三組人,讓他們分別沿著十公里以外的三個村子步行。 第一組的人不知道村莊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遠,只告訴他們跟著嚮導走就行。剛走了兩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有人幾乎憤怒了,有人甚至坐在路邊不願走了,越往後走他們的情緒越低落。 第二組的人知道村莊的名字和路段,但路邊沒有里程碑,他們只能憑經驗估計行程時間和距離。走到一半的時候大多數人就想知道他們已經走了多遠,比較有經驗的人說:“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於是大家又簇擁著向前走。當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時,大家情緒低落,覺得疲憊不堪,而路程似乎還很長,當有人說:“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來加快了步伐。 第三組的人不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邊每一公里就有一塊里程碑,人們邊走邊看里程碑,每縮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陣的快樂。行程中他們用歌聲和笑聲來消除疲勞,情緒一直很高昂,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 請根據上述材料,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解析:沒有目標的奮鬥是盲目的,再多的耐心也會被消磨,再強的信心也會被摧毀。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理想,並將其分解成每階段都可以實現的小目標,希望就會一直在前方向你招手,直到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