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怎樣“找米下鍋”

2003-11-29 話題作文怎樣“找米下鍋”

——話題作文與生活

話題作文重視學生創造性潛能的開發,重視學生個性的培養與發展,重視培養學生觀察、感受、思考生活的意識。但我們許多同學,每當寫到話題作文時就犯愁:或者咬碎筆頭,就是無話可說;或者勉強寫之,常常是開了頭,就煞了尾。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苦惱呢?關鍵是“無米下鍋”。

因此,應首先解決無話可說的問題,好比做米飯,有米才能做出米飯來,所以米是做飯的關鍵。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飲”,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從什麼地方找“米”呢?散文大家秦牧說過:“一個作家應該有三個倉庫:一個裝生活中得來的材料;一個裝間接材料,即裝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另一個裝日常收集的人民語言。有了這三種,寫作起來就比較容易。”秦牧是對作家創作提出的要求,但同樣適用於我們的話題作文寫作。其實,這三個倉庫實際上就是兩個大倉庫,一是直接生活倉庫;二是間接生活倉庫。說到底也可以說是只有一個倉庫,因為書本上的材料原本也是來自生活,在書本和生活的基礎上進行的想像和加工也源於生活。所以,正如我們常說的: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可能有一些同學會說,我不也天天處在生活中,為什麼就發現不了可以用來寫作的“米”呢?

常言道,留心處處皆文章。高爾基在談自己的寫作體會時說過,他從16歲開始,就是一個別人私語的旁聽者。這話很有深意,它告訴我們,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時刻關心生活,投入生活,才能真正擁有生活。話題作文就要求我們根據話題的要求,通過對過去眾多生活經歷進行電影式的回憶、篩選和比較,分層分類選擇材料,找到話題的切入點,從而逐步確定典型事例,更好地表達話題應包含的思想意義。如以《網》為話題,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網,有有形的網,如蜘蛛網、魚網、鐵絲網……有無形的網,如關係網、法網、網際網路……只需你留心生活,各種各樣的“網”就可信手拈來。而我們有的同學把自己封閉在狹小的圈子裡,對班級里的人和事,對外面的火熱生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這樣一來,肚子裡空空如也,當然到作文時只會咬筆頭,怎么也“生”不出文章來了。

多留心,是找“米”下鍋的首要條件,但只有這一點還是不行的,還必須多觀察、多思考。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只有時時處處對周圍的事和人不斷地觀察,才能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才能為自己的作文提供不盡的源泉。這就需要培養自己的觀察習慣,把觀察到的東西記錄下來,而身邊的人和發生的事,不同人的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樣就能做到把“人人心中有,人人筆下無”的東西寫出來。如以《渴望》為話題,不少學生都局限在“渴望減輕學習負擔”、“渴望有優秀的成績”等這些狹小的圈子中。如果拓展思路,挖掘平時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就可以以環保為背景,寫“渴望草地”等。

有些同學說,我平時也不是沒有觀察,只是觀察了也找不出好的東西。不錯,你是觀察了,但你分析了沒有?思考了沒有?對觀察的材料不加以分析,不加以思考,那么,你的觀察肯定是沒有意義的。如果停留在一般地看看,就不能稱之為觀察。觀察觀察,不但要觀,還要察,不但要看到事物的表象,而且要深入到事物的內部。因此,真正的觀察是伴隨著思考進行的。如以《茶杯》為話題,通過對茶杯外形、功用的觀察,深入思考,就可聯想到茶杯有更深層次的內涵,可以從茶杯既有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寬容大度、寵辱(冷熱)不驚、一專多能等優點,也可從容易驕傲自滿、脆弱易碎、不講原則什麼都裝等缺點來寫。總之,對生活思考得越多,感受就越深。習作時話題的角度就新,記敘就具體,描寫就生動,抒情就真切,議論就適當。這樣寫出來的話題文章才能出新彩,勝人一籌。

雖說我們學生每日局限於家庭與學校的兩點一線中,但可供用來寫作的素材,就像是一座座小金礦,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打開這一座座金礦呢?就必須對生活多留心,多觀察,多思考。多留心就要求我們關心生活,熱愛生活;多觀察就能挖掘出生活的礦藏;多思考就能不斷擦出寫作的火花。開放性的話題作文,它的最大的優點是讓所有習作者都有話可說,都能找到感興趣,熟悉的東西。因此,要力圖將自己對生活的獨創思考,讀書的廣泛收穫與所要寫的話題勾連上,從而寫出扣題、生動、深刻的文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