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釵》觀後感800字電影影評

電影《金陵十三釵》是張藝謀導演近年來一部史詩級的戰爭巨作,這部影片,無論在藝術上還是在商業上都被寄予厚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金陵十三釵》觀後感800字,歡迎閱讀。

篇1:《金陵十三釵》觀後感800字

國破家亡,商女當真只懂儂語唱後庭?

--------題記

1937年的南京,因日本的入侵很快就淪為一座死城。滿眼望去,皆是死屍,生者像那無頭蒼蠅般亂竄,只求找到一棲之地以便保住性命。唯一仍拚死抵抗的,只有寥寥無幾的中國士兵。

可是教堂外那些搔首弄姿的風塵女子在這個嚴肅甚至危險的時刻,卻還是如往常那般輕慢嬉戲。這不禁讓人唏噓,她們真的是在向喬治求助嗎?

電影伊始,無論是喬治還是女學生,沒有人喜歡她們,更別妄提“尊重“,即使是看似熱情的男主角,也只是衝著美色而去。她們粗俗、淫靡,與矜持、高貴的女學生簡直是雲泥之別,因此也不配踏入這片還殘留這著的淨土。

當僅存的潔淨被污染,暫時的寧靜被打破,誰又曾想到正是這些低賤的風塵女子散發出的人性之光保護了孩子們的純潔。她們清楚日本軍隊的邀請沒有想像的單純,所有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也許當初一句“姐姐們替你們去”只是為挽救孩子們別做傻事所找的藉口。可是回到地窖,誰也沒有多少片刻的輕鬆。玉墨的提議有人猶豫,有人反駁,但最終這些女人的善良戰勝了內心的恐懼。

在臨走的前一天,她們高興地讓約翰為自己化妝,因自己從未試過的裝扮而像個小女孩般雀躍不停。如此模樣其實正是她們心中所真正渴求的,濃妝艷抹實屬被迫無奈之舉。最後送給妹妹們的一首《秦淮景》,又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或許被送上敵車回首的那一剎那,正是她們人生中最美的時刻。

最後電影的結局只講述了約翰含淚開著載有學生的卡車逃出了南京,卻並未交待女人們的下場。但誰都明白包括她們自己也心知肚明,前方等待她們的是死也不能輕易解決的可怖。

魯迅曾言,真正的用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他為紀念並稱頌劉和珍所寫的。雖然這些風塵女子手無縛雞之力,但在我看來“勇士”二字,她們當之無愧。或許這十二人在百年之後只化作一抔悽慘的黃土,永遠無法擺脫那令人唾棄的卑賤身份。可我想她們並不會在意那所謂的身份與可笑的名譽,她們只是想做便做了。由此,才讓我們真正看到污穢外表下,原來藏著的是一顆出淤泥而不染的心。

篇2:《金陵十三釵》觀後感800字

對於金陵十三衩,我並不陌生,因為在它剛剛上映的時候,我就已經體驗了其中的徹骨心酸。今日坐在教室里,再一次的回味震撼。

一個動盪的年代,人心惶惶,無從逃離的恐懼,該如何去面對,該如何去銘記。真正的,看著大螢幕,深一些,如果我處在其中,我想對那滿目的瘡痍,我只會感到無力了吧。人人都道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對於這個年代的她們,近日網上的新詩應該更能道的真切些,商女熟知亡國恨,贖幼之身永貞真,山崩地摧志猶在,興我中華休忘魂。興我中華,休忘魂,魂,這是一個帶著尊嚴與信念的載體。

整部影片,陰沉抑鬱,灰暗的整體色調,看著就讓人揪心,想著那裡,人無安逸,恐懼扎心。小的時候,還記得在美術課上的水彩課,在多么美麗絢爛的色彩上,只需一點黑色加入其中,他便蔓延開來,腐蝕著多彩。但是,在一片黑色之上,多少亮麗的色彩只是轉瞬即逝,剛剛延開的觸角一眨眼便淹沒在一片黑色之中,沉了下去,永遠不會再起來。她們,一群擁著色彩的女子,被那一雙雙暗淡的眼睛透過美麗的窗子凝望著,有歡聲飛揚,有笑語迴蕩。為了這群孩子,她們失了色彩,掩埋了,在這煉獄般的世界。金陵十三衩里包含著與以前電影一樣的情感,愛國,奉獻。中國人,很偉大,或者,人都是偉大的,在一個場景中,一段年代裡,一波,又一波的湧現。教堂,在那么一個滿是流血的土地算是一方避難之地了吧。外出卻受死的她們,到底為了什麼,琵琶弦,亦或是耳環?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東西,她們也願冒死而尋,處在世界的邊緣,在邊緣有如何呢,戰火還是燒到了她們。當她們喬裝學生,那懷中的剪刀,是她們赴生死之約的武器。一直記得在地窖里,她們的光彩,那般奪目,她們的歌聲,雖然穿著樸素的學生棉衣,但那首透著蒼涼悽美的秦淮曲,直到現在,任在心中,每每想到在一方小小的地窖里,卻飄浮著多少的俠義真膽與真情心語,眼濕了,心碎了。

現在幸福生活的我們,回望歷史的時候,對那慘絕人寰的場景最多只有哀痛,難以置信,生活前進中,人也慢慢忘記了哀鳴的痛楚。只盼全世界能平安永世,此般地獄的世界只存在於過去,放眼未來,是拉起的友好之手。

篇3:《金陵十三釵》觀後感800字

說實話,如果不是組織的話我是不願看這部電影的。害怕會太悲壯而抑制不住嚎啕大哭。果然不出我所料,電影開場才十分鐘我就已經眼眶濕潤了。其實我很害怕寫這次的觀後感,我怕我的文學功底無法將這部電影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更無法將電影中各種偉大的人物表現出來。

《金陵十三釵》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不得不說是張藝謀又一部恢弘又催人淚下的經典戰爭史詩電影。電影是以一位女學生的回憶為線索,講述了南京大屠殺期間在一個教堂發生的慘事。影片一開始是一段南京話的旁白,一時讓人重回了現場。接著是中國軍隊和日本人的坦克大戰,坦白說,在“神槍手”在大樓里和小鬼子同歸於盡的時候,我哭了。最後約翰和女學生的出現,然後逃進天主教堂避難,接著是14個女子的進入,整部電影都充滿了壓抑的氣息。

在天主教堂里,女學生單純、善良、純潔,她們不諳世事,但卻不幸地見證了南京的淪陷,在本該快樂飛翔的日子裡經歷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殘酷現實。在天主教堂里,風塵女子世俗、放蕩、妖艷,她們出於無奈,卻不得不以成人的角度讓自己的這場災難中幸免於難,然而最後她們還是選擇了保護她們。在天主教堂里,喬治善良、感恩、責任,他甘於奉獻,時刻保護著教堂和女學生們,這是他對老神父的承諾,最後獻出了自己。約翰,我更願意叫他神父,帥氣、友好、善良,他不畏強權,在異國他鄉他願意用性命來保護女學生。

電影的結局是悲哀的,儘管女學生們逃出了南京城,但是十三釵的命運卻映射了那個時期整個南京社會底層的女人的命運。她們遭受凌辱,被人唾棄,每天如行屍走肉般生活,在很多人看來,她們是不值得被同情的。但是在人情面前,她們一樣需要關切,她們同樣懂得珍惜。儘管她們曾和女學生鬥嘴、吵架,但在危難關頭她們卻願意代替女學生前往日軍的慶功宴,儘管她們知道前方等待她們的會是什麼,她們仍然義無反顧。是這群世人眼中的“窯姐”用生命告訴世人“商女亦知亡國恨”,是她們用鮮血在姑蘇城畔譜寫了《秦淮景》這首壯麗樂章。

看完整部電影,我為很多場景所感動。其實看到一半時我曾想放棄觀看,因為太血腥,太不人道。但是我想到當年南京大屠殺期間人們就是經歷這些痛苦存活下來的,想到她們都如此堅強,我更加應該正視歷史,銘記歷史,不讓悲慘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