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須警惕10種言行

 

家長需要警惕的10種言行

  (一)用“幼稚園”和“老師”來嚇唬孩子

當孩子到了入託兒所、幼稚園的時候,正是讓孩子系統地參加集體生活、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社交能力的時候,但有一部分家長常用上幼稚園作為對孩子的懲罰手段,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常會說:“不聽話就送你去幼稚園,再不聽話就把老師叫來。”

  (二)只關心孩子的吃穿

每天,當家長下班後去幼稚園接孩子是最愉快的時候,而孩子的心情也在這個時間段特別好,可是有些家長卻沒有很好地掌握這個和孩子交流的機會。

他們只會問孩子:“你今天吃的什麼菜?有沒有和小朋友打架”而不會問“今天在幼稚園你發現了什麼?”

  (三)強迫孩子認數字背唐詩

“拔苗助長”,一心想讓孩子早日成為“神童”,強迫性的、枯燥地要求孩子早些識字認數、背唐詩,卻忽略了該年齡段孩子想像力的培養和發揮。

  (四)只看重結果不注重過程

“越俎代庖”是一些家長急於求成的心態。不顧孩子的發育規律和年齡特點,不能充分發揮孩子的想像力,而是為了讓孩子達到完美,搶著幫他完成一幅作品等等。這樣容易損傷孩子的自尊心或養成貪大喜功的心理。

  (五)對孩子不好好吃飯束手無策

孩子不好好吃飯,有些家長感到束手無策,常採用遷就或訓斥的手段,一是追著孩子跑東跑西地餵飯,二是大聲地訓斥或嚇唬。

其實,良好的飲食習慣從嬰兒吃輔食就要養成,孩子就餐時應排除一切外界干擾,不能開著電視或聽音樂,或跑到陽台、戶外等地方餵飯。

還有,在進餐時,無論飯菜的質量如何,成人都不要在飯桌上評論飯菜,要給幼兒一種積極的暗示,以免其養成厭食的習慣。

  (六)用嚇唬的方式拒絕孩子

外出時,孩子不願走路,要家長抱,是家長比較煩惱的一件事,有的家長嚇唬孩子讓警察來管,警察在孩子的心目中便成了不可愛的人。

當孩子不願走路時,你可以引導他:“小鳥自己飛、小魚自己游、小兔自己跑、小朋友應該自己走,你為什麼要抱呢?”這樣的引導,既會讓孩子對自己走路感興趣,又會給他一個驚奇。

 (七)當面給孩子的缺點找客觀藉口

還有一種消極的暗示非常不好,那就是對某些脾氣不好的孩子或不能滿足孩子要求時,父母當著他的面說:“沒辦法,我這孩子長得是‘雙頂’,脾氣就是犟。”這無形中給孩子注射了一針“強心劑”,他會更加肆無忌憚。

其實,“雙頂”愛發脾氣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當孩子無理要求或發脾氣時,你應該採取不予理睬的手段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八)助長孩子一切以自我為中心

“溺愛”往往會“淹沒”孩子,具體表現是過分在物質上給予滿足,例如去快餐店吃肯德基或漢堡包,父母總是給孩子買上一大堆,自己卻陪在一旁看他吃,最多啃啃孩子吃剩的骨頭等。而孩子卻只顧自己吃,一切以自我為中心。

正確的做法是把他當作家庭普通一員,共同進餐。

  (九)一味袒護自己的孩子

不能正確引導、教育幼兒的“抗挫能力”,而常常是“誤導”。

當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時,總是責怪別的孩子;摔跤是由一塊磚頭引起的,家長就會去“打磚頭”;如果是桌子弄破了孩子的手就會去“打桌子”,這樣做的效果是孩子不能正確地看待挫折,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

 (十)當孩子面說悄悄話或說別人壞話

箒箠家長常喜歡當著孩子的面說悄悄話,而當孩子詢問“你們在說什麼”時回答“這不關你的事”等等。有些家長常常刻意對孩子說:“這衣服或玩具外公外婆給了你這么多,爺爺奶奶小氣死了,只給你這么一點。”

這樣的親職教育會使孩子心胸狹小,缺少豁達向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