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文”現身學生日記作業簿 老師家長看不懂

1切斗4幻j,↓b倒挖d!(一切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orz”(五體投地),這些話你看得懂嗎?其實這是眼下網路上最為風行的一種語言———火星文,有的學生甚至把這些網路上的流行用語搬到了作業本上以保護隱私,不僅家長、老師看不懂,就連同學之間也只能猜得個“半桶水”……

究竟燎原網路的“火星文”能不能燒到現實生活中,能不能成為文化的一種被接受呢?昨日,由教育部語用司組成的調研組特地在廣東召開了網路語言使用情況調研座談會。

在語言文學、教學等領域的專家眼內,“火星文”作為網路語言的出現是一種正常的語言發展現象,家長和老師過分的擔憂沒有必要,但需要加以正面的引導。

更新速度快老師家長看不懂

⊙o⊙(目瞪口呆);⊙__⊙(傻眼)……新學期開學不久,就有不少家長向記者發現,在孩子的周記本、作文簿中屢屢發現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字,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從最早一段時期的‘冏’,到現在的‘orz’,好像每個禮拜都有新鮮辭彙,讓我們做家長的目不暇接,而且關鍵是一點都不懂……”廣州市吳先生說。“不要說我們,就是老師也不知道。”馬女士也表示,兒子班上已經專門就這個問題開過一次家長會,希望家長也從旁勸導孩子用規範字,但好像並不起效。

一方面是家長和老師的“百思不得其解”,另一方面卻是新新人類的“得意之作”,尤其是90後的中學生更是以會寫“火星文”而自豪,更有的專門靠寫“火星文”來保護自己的隱私。

“這些字很好玩,而且書寫簡單,又新潮,班上的同學很多都會。”廣州市培正中學初三學生小李說,大家要是在網路上一遇到哪個新詞語就會馬上抄出來,相互傳閱、“解碼”,有時可能做作業的時候也無意識地表達了出來。“好像有誰不知道就是落伍一樣”。

據了解,正因為“火星文”的晦澀,所以不少同學會在寫周記時使用,不想讓班主任窺見自己的心事。“平時媽媽愛翻我的日記,現在我用火星文她也奈何不了……”說起“火星文”的“妙用”時,廣州市第三中學一位女同學得意地笑了。

正確引導避免影響學生語言能力

對於“火星文”的出現,人們褒貶不一。大多數人表示,只是為了好玩,覺得很有個性。但也有部分人表示,“火星文”讓人看了很不自在,每次聊天的時候總得琢磨半天,很費勁。更有一些論壇和網友甚至以“把無知當有趣”、“是對中國文字的侮辱”等理由,提議並發動針對“火星文”的“圍剿”。

“火星文”到底能否被人們接納,進入到人們的現實生活中?對此,有些專家認為,“火星文”的出現會產生不良影響。如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副院長曾毅平就表示,這種語言體的存在,對青少年語言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青少年用這種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無形中降低了對語言規範的自覺性,也削減了對漢字的審美追求。

教育部語言文字套用管理司、文字套用管理處處長於虹在廣東調查“火星文”使用情況後表示,“火星文”在一定層面上被認為破壞了語言的規範性,但是畢竟它是在特定區域裡對特定對象交流中使用的工具,它的存在有它的必然性。“因此,我們應該把握一個尺度,倘若‘火星文’中存在任何不健康的內容,或是把它運用到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學校和家長應該及時正確引導,避免‘火星文’對他們的語言能力造成不良的影響。”

小詞典

“火星文”

□什麼是“火星文”?

“火星文”起源於台灣地區,又名“腦殘體”。最初,一些上網族為了打字方便,用注音文替代一些常用文字在網上交流,達到了打字快速、內容易懂的效果。近年來,隨著“勁舞團”、“泡泡堂”等面向中小學生的網路遊戲在大陸的流行,這種輸入法開始在我國內地的青少年中流傳開來,其中以“90後”群體尤為熱衷。

□為何要用“火星文”?

“很多同學都已經不是單純地為了打字快,而是因為新奇而融入到這樣的文字潮流中,而一旦融入了確實有了多一種好玩的交流渠道。”不少受訪的“網蟲”表示。

□怎樣去寫或理解?

要“寫”出“火星文”,方法很簡單,網上已有很多“火星文轉換器”,輸入漢字就行。

記者瀏覽這些“火星文”可以發現,它們不僅雜糅了繁體字、錯別字、中文偏旁、符號和部分英文、日文等字詞,而且對漢字進行了變形、分解。比如,“orz”看起來確實像是一個人跪伏在地上,因此“90後”就用“orz”表示“五體投地”(用於小孩)。再比如,根據擬音手法,“u”可以是“有”,“呦”,“油”等意思,“4”可以理解為“是”,“事”,“世”等,具體含義得根據具體語境中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