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新詞“另類表達”世情民心

網路流行語作為一種“社會方言”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它們敏銳地折射社會熱點問題,以幽默、調侃的口氣自娛自樂,或者表達對不良社會現象的譴責。

專家指出,網路語言雖離現實中的語言規則較遠,但同樣有自己的規則。部分網路流行語不再只屬於網路,它們進入日常生活,直接反映世情民心,只不過是通過“另類”的方式表達。

網路熱詞也是“社會熱詞”

谷歌公布“2009年網路流行語”,“被就業”“漲”“杯具”“樓倒倒”“這事兒不能說太細”等榜上有名。“現在的網路熱詞確切地說也是社會熱詞。”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刁晏斌教授說。

網路新詞的產生、變化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刁晏斌說,網路新語詞的流行在於它反映的事件,背後是民眾的心態。現在民眾對社會事件的關注、對自身權益的維護意識比過去要強烈的多,這是網路新詞流行的核心動力。

在房價不斷上漲的當下,“杯具”一詞開始流行。“杯具”由於和悲劇諧音,被網民賦予新的含義,成為當前的流行語。“我的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擺滿了杯具。”“不要迷戀哥,哥只是杯具。”在各大網站論壇盛行。

人們對建築的質量問題相當敏感。今年上海市一幢在建樓房倒塌,被網民稱為“樓倒倒”。此後“樓脆脆”“樓歪歪”等反映房屋質量的詞語不斷湧現。

“這些語詞的本身就構成了一種社會批判。”刁晏斌認為,這些新詞語帶有輿論的性質。輿論從某種程度上講,具有社會裁定的力量,代表了民眾對社會現象的基本評判,反映了民眾的情緒、評價和基本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