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關於改變的作文600字三篇

篇一

一切都在變,從一個時代到另一個時代或從一天到另一天,改變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逃脫的命運。長者說,少年人多輕狂,其實不然,我們只是在改變。恰是我們所代表的時代,改變是巨大的,這使他們無法理解亦無法接受。但請允許我簡舉一些例子來說明和證明我們的改變。

他們的時代,本分安己便是福氣;而我們是喧鬧的,我們熱愛狂歡的感覺,喜歡追逐“炫”的潮流。他們的時代,學習好便樣樣拔尖;而我們是“貪心”的,我們有自己的愛好,語數英的成績已不足夠說明些什麼。他們的時代,奔高官,想富有;而我們明白,我們要的不是權力與財富,即使做乞丐也應快樂的面對每一天。

我們會毫無顧忌的與異性稱兄道弟,開心時便仰天大笑;我們會頻頻光顧各種小店,間隔坐具進行到底;我們會成群結隊的去打電動、吃快餐,而忘記了時間……這是他們的兒童與少年的時代中不曾經歷過的。

而事實上,不僅是我們,他們自己也在改變。丟掉了童心,在“成人”這個厚重的保護層下去說服自己,那時的自己是幼稚的,卻不肯承認,那時的純真,與那時的快樂。

我記得,那是我的一個姐姐,她是班裡的骨幹,似乎有什麼事情便自當是她首當其衝。那天她回家晚了,為了一件她本可以離開、但對於她的班級卻相當重要的事情。她媽媽罵了她很多難聽的話,說她“缺心眼兒”“神經病”。我不知道她媽媽當時為什麼沒有想到“責任”和“義務”。作為一個高材生,我不相信她沒有經歷過同樣的事情,更不敢相信她就是以這樣的態度處世。

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我們看不懂大人,正如他們看不懂我們。改變,使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尊重的事實,若不承認它,便必定要面對一場無謂的爭論。爭論後兩敗俱傷,改變卻依然明目張胆的橫在中間。

改變是必然的,或許我們都應該學會去適應它,而並非徒勞的想要去消滅它。

篇二

一棵在深山裡長了好多年的大樹,被修剪了枝葉後移栽到新建的公園裡。人們圍著它,議論著。一個說:“沒有這次移栽,它不會被人賞識,要被人賞識就要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而我卻要說:“要被人賞識就要改變,改變自己!”

每個人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但世界不會為你而改變,環境也不會主動去適應我們自己。因而,我們只能去改變,去適應環境,進而取得成功。

也許,我們沒有莊周夢蝶的浪漫,沒有莊子那“泥濘中亦可”的超然;也許,我們無法像彷徨鬥士魯迅一樣以血薦軒轅,深刻揭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劣根性;也許,我們沒有海倫·凱勒那雖然盲聾但卻以心靈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接受《莊子》的薰陶,讓自己接受《吶喊》《彷徨》的強音,讓自己接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洗禮,藉助書籍,讓心在潛移默化中沸騰,改變自己。

當為官僅七十多天的陶淵明掛印田園歸隱山間時,他改變了自己。官場的黑暗,是他無法改變的,變的只能是自己。於是不為五斗米折腰,與菊為伴,雖然仕途不復,但他高潔的志向卻被歷史所賞識,為後人所銘記。當“御用文人”李白呼喚自己放養於青崖間的白鹿即騎訪名山時,他改變了自己。朝廷希望他吟風弄月歌功頌德,而他卻只想一展鴻鵠之志,無法改變官場的他,只得改變自己的志向。於是寄情于山水,縱覽名山大川,雖然未能圓自己的經天緯地之夢,但卻造就了半個詩歌的盛唐,為後人所傳頌。他們改變自己,同時也改變了時代,雖不被時人欽慕,但卻被後人銘記,在歷史的蒼穹中閃閃發光。

那些不能改變的人,只能被環境淘汰。高爾斯華綏筆下《品質》中的老鞋匠雖然擁有全城的製鞋手藝,但卻不願改變自己,致使無法跟上機器化的時代,堅持手工制好每雙鞋,最終餓死在自己的鞋鋪中。改變自己,方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方能不被環境淘汰。

唯有改變,方可以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歷久彌香的瓊漿;唯有改變,方可以用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夢想編織絢麗輝煌的彩虹;唯有改變,方可以用永恆的執著和頑強的韌力築起固若金湯的鐵壁銅牆……

篇三

在生活中,變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如何應對生活中巨大的變化落差和壓力。

你可以哭,但是絕不能妥協。

不要假裝一切都好,這只不過是自我欺騙罷了,即使是最壞的結果也要勇於去面對。該哭時就哭,該笑時就笑,不要把自己的情感壓抑著,因為你不是為了別人而活!也不要羞於表現你的痛苦。你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釋,做你想做的事,無需在意別人的眼光,當你有自己的情緒時,你有權利表達並宣洩它們。如果你覺得生活給你帶來了很多痛苦,那就大方的流出那些辛酸的淚水吧!

只是有一點需要注意——當眼淚流完後,千萬不要原地休息,請擦乾淚痕繼續前行!

每個人活著都會遇到苦難,闖過這些坎坷,前途將是一帆風順!我們都有得意落寞的時候,當事情沒有做得那么好時,不要氣餒,腳踏實地的付出,感謝那些一直支持和愛你的人,千萬不要把他們推開,因為他們並不會因為你的不如意而嘲笑你,相反,他們會在你最需要幫助時給予你的支持!當你得意時,也不應該驕傲,更不應該忘記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沒有他們便不會有你今天的成就!

聖經說:“尋找,便會有所發現。祈求就會被賜予。”當你窮困潦倒的時候,不要忘記了明天湛藍的天空和那潔白的雲朵……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懷著希望去要求你所需要的。當你專注於你想要得到的東西,你就會有所收穫。

你也可以改變。

如果你周圍的事情發生了變化,不要等到命運來折磨你,首先努力適應這些變化,然後在適應中尋找突破與創新。

生活需要改變,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