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作文--我眼中的鄧小平(二)

描寫作文--我眼中的鄧小平

"他不允許在公共場所懸掛他的畫像或樹立他的雕像,不允許任何文章或講話中誇大他的作用."或許是這個原因,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所接觸的,是鄧小平理論,是改革開放,是傾注設計師全部心血的日益強盛的中國.

然而對於一個十六歲飄揚過海,十八便矢志於共產主義理想的偉人,我的確沒有什麼概念,但是,隨著一篇篇的傳記,一份份的生平介紹,以及人們的回憶,懷念,鄧小平文選的摘錄(本人撼未拜讀"文選"),鄧小平同志的形象,便漸現眼前.作為扭轉中國命運的其中一人,在我眼中,他無不透著作為偉人的氣質與魅力.

( 整理)

他信心堅定.在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終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性與真理性,堅持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勝利前景.

他意志頑強,堅忍不拔.從一開始,在一"對於一個倒霉透頂的中國青年缺少同情,甚至不給予支持的陌生世界"靠自己的智慧度過艱難的學校生活,到長征時的危難,中央蘇區蒙難含冤,以及三起三落,一直是無私無畏,不屈不撓,堅持信念堅持對問題的思考,對未來充滿希望.當重回崗位後,憑著頑強的意志,排除各種干擾,堅定不移地推動改革開放.

他思想敏銳,高瞻遠矚.在啟動中國改革開放偉大事業之前,鄧小平已經七十多歲了,但這"中國額老頭子"(鄧小平會見英女王時自稱)在複雜的國際局勢中洞察秋毫,抓住了時代的主題,使中國得到空前的發展,正是這種敏銳,使他把預見性與創造性聯繫起來,成為跨越時代的世紀偉人.

他求真務實,不作空談.正因這種實事求是,真抓實幹的風格,造就了一國兩制,統一祖國的構想;調整了中日,中美,中蘇的關係,成功地使中國獲得更好的周邊環境;堅持從人民民眾利益出發的經濟方針.

這位中國人民的兒子,代給我除了震撼,還有一份感動,他稱情地愛著他的祖國和人民,付出了畢生的精力.八十年代,中國,及至整個國際社會一致認定,鄧小平是中國的領導人,這不是來自他的職務,而是來自他的權威.這權威來自他的經歷,領導才能,以及他作為一個決策者,發言人,設計師所得的成就.在黨十四次代表大會的最後一天,鄧小平走進大廳,他沒有做任何的發言,也沒有呆很久,但代表們熱烈的掌聲說明人們對這位總設計師的熱愛(在"熱愛"兩字之前,我無法以我膚淺的語言作出任何修飾,在文章的此時,我心中對鄧小平的熱愛也無法修飾了),代表們將永遠想念他,因為代表們知道,有許多人幫助鄧小平設計中國現代化,鄧小平"只不過把他們概括起來,提出方針"但,鄧小平,一直是中國現代化最最主要的推動者.

( 整理)

這同樣地就是我眼中的鄧小平,我似乎明白1984 年大學生的那幅打開的標語,因為在我那深感震動的心中同樣地想說一聲:

小平,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