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家風優秀作文

我家的家風,主要是受父親的影響而形成。小時候,感覺父親極其嚴厲,特別是對我們這些做兒女的要求很嚴。

父親經常告誡我們之間要和睦相處,坦誠相待。我是個急性子,暴脾氣,因為在家中數我年齡最小,所以往往受到家人的偏愛,平時幹家務活,都由哥哥姐姐承擔,有時候給哥做幫手幹活,也是呆頭呆腦,經常幫倒忙。這不免要挨哥的訓斥,有時候自己不服,就撂挑子,扭頭不幹了。父親知道後,把我們兄弟叫到面前,用“兄友弟恭”教育我們,讓我們檢討自己,相互體諒。這就為我們以後直至成家後的幾十年能和睦相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父親常對我們說“做人要誠實守信,愛國益社篤友睦鄰”。20xx年的汶川大地震,全國人民積極為災區捐款捐物,我們所在的單位也組織職工參加募捐活動。已經退休在家的父親也不甘落後,他從自己儘管不多的養老金中,拿出1000元人民幣捐助災區。他說,災區同胞有難,每箇中國人都有責任。

“百善孝為先”。父親說,“孝順”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對待老人,不僅要養其身,還要順其心。我們兄弟每次外出回家都要為父母買些他們喜歡吃的食物。有一次,哥哥回家給母親買了兩個肉夾饃,母親自己捨不得,分給幾個孫子孫女吃,自己看著他們吃,高興得合不攏嘴。哥哥看到母親沒有吃,就訓斥孩子們,這樣引起母親的極大不滿。看到母親本來高興的臉變得陰沉下來,哥哥認識到自己只做到了“孝”而不能“順”母親的意,等了一會兒,他雙手捧著茶水遞給生氣的母親,請母親原諒他。母親躺在床上不理睬他,他就一直站在母親身邊,直至母親接了茶。嫂子和妻子相處三十餘年,從未紅過臉,高聲說一句話。她們為父母行孝,盡職盡責,頓頓做飯,都會遵從父母的囑咐。父母外出或者走親戚,一定有其中一人陪同。如今雖分兩戶居住,卻經常一鍋吃飯,幾十年如一日,從不爭多論少。

父親經常告誡家裡人,不要做損人利己、損公肥私的事。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岳父的村上配育玉米良種,種子公司下鄉回收。當時玉米每斤才一毛來錢,而玉米良種的價錢每斤比普通玉米貴四五角錢,由於玉米良種的形狀就像剝下來的玉米梢子,許多人家都用這些冒充良種賺錢。但是,父親堅決不許家人這么做,他說,做人要有良心,絕不能做傷天害理、損人利己、損公肥私的事。

父親的嚴格要求影響著我們家庭的每個成員,多年來逐漸形成一種良好家風。他的五個孫子,因為四個都在千里之外的深圳和貴陽,所以,每隔些日子孩子們就會打電話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時不時的寄些禮物給老人。我女兒張欣西北大學畢業後,應聘到深紡集團工作。她繼承了我家的好家風,工作中肯吃苦,愛學習,懂禮貌,與同事友善相處,受到領導和同事的好評。有一年春節期間,單位對假期上班的員工分發紅包,她也屬發放對象。一天下午,她同公司領導到基層檢查,因為時間安排得比較緊,所以未來得及鎖辦公室抽屜就離開了。下午回來後,發現自己的抽屜里多出了一疊二千元的紅包。她以為其他同事在自己這裡暫時存放,當詢問了領導和同事後,大家都說不知情。面對不明財物,她毫不猶豫地上繳組織。

家風,家教,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體現,是幾千年來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影響著子孫後代的成長,影響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定,影響著公民的素質修養。一個文明的國度,就需要文明的公民,需要千千萬萬個文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