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味道的優秀作文範文5篇

“話題”,就是指談話的中心;以所給的話題為中心,並圍繞這箇中心內容而進行選材寫出的文章就是“話題”作文。這類作文題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觀點,內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體裁不限。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味道的優秀作文範文5篇,歡迎借鑑參考。

關於味道的優秀作文範文5篇(一)

團圓飯的“味道”

大年初一,叔叔一家到我們家過年。午飯爸爸媽媽做了一桌菜,他們倆在廚屋做飯。叔叔一家先坐到了沙發上,我和二姐,爺爺也走到了茶几旁。叔叔在開酒,他作作了一下,假裝手被弄了一下,我沒看在眼裡,可爺爺卻立馬問了一句“呀,沒事吧?”還表現出了一副很擔心的樣子。我也就想了一下,要是我爸爸這樣他會怎樣做?他會很擔心嗎?

我們都坐到座位上,可我發現爺爺卻坐在我旁邊,他是我們家最年長的一個他應該坐到正中間,可那個位子叔叔卻坐著,而且也沒有要讓他爹坐的意思,這真的讓我感到可笑。

開始吃菜了,大姐在樓上沒下來。這是叔叔就問了“你大姐呢?”二姐回了一句“在樓上學習呢”叔叔接著又說了“還學習呢”,他說的話讓我感覺到他自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我很不屑。

大姐我叫下來了。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停地往嘴裡送東西,爸爸也又送來了幾個菜。叔叔家的小女兒也在一直吃東西,突然她就開始噴唾沫星子,真的好噁心,她連噴了三下,主要是她還對著菜噴,嬸嬸吵了她一句,說“再噴我可打你屁股了啊。”弟弟象徵性地打了她一下。哎呀,這下爺爺說話了“別逗她。”哎喲我去,她都朝菜里噴髒東西了,還護著她,可真所謂勢利眼呀!淨幹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這件事叔叔好像沒怎么在意,不知道這家長是怎么當的。

每個人都吃的差不多了,饃來了,我不吃,他們幾個都拿了一個,叔叔讓他兒子吃剛上來的熱菜,弟弟吃了兩口,開始啃饃,叔叔又讓他吃菜,爺爺見了也叫他吃菜,還把菜往那邊挪了挪。大姐讓我吃饃,我搖搖頭,我也沒見爺爺說讓我吃饃。真是可笑極了,都是孫子,但我卻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絕不是好感覺)。

爸爸媽媽忙完之後,過來吃飯了,地方小,我剛好也吃飽了,我讓了座位給他們。我走了不知道還會有什麼。

總之,這頓飯的“味道”那是“好極了!”

關於味道的優秀作文範文5篇(二)

那味道永駐心間

或許,有個瞬間,會使你流連。

或許,有種味道,會永駐心間。

秋天,十一小長假。

那是一個突如其來的電話,卻使母親眼中溢滿驚喜。

遠在寧夏的二舅回來了!

回想上一次的還鄉,也已過去了三四年,具體細節也已記不太清。如今,在大西北的他馬上要到達濟南,心中,亦是感動,亦是驚喜。電話里,陌生而熟悉,溢出幸福的味道。

也是,畢竟相隔甚遠,這突然做出的決策,也實屬不易。

我們一路乘車,一路熱鬧,去往桃鄉——肥城。一路的桃樹已結果,仿佛透過車窗就能聞到濃濃的果香。快樂的味道在心頭蔓延……

推開木門,舅舅便放慢了腳步——這一草一樹,都是他所熟悉味道,永駐心間的味道。狗,對他充滿敵意的狂吠著,而他,卻淡淡一笑,是有多久沒能聽聞了!

泥土的芬芳使我陶醉,可他,卻不再留戀如畫美景,迫不及待,推門而入。

不錯,不錯的,是他成長的那個味道,是他最熟悉的那個味道,是封存在記憶里最深處的那個味道。他的眼中,最欣喜,最衝動,最懷念,最感傷。

我露天,將吊床綁到兩顆梨樹之間,細密的陽光透過枝葉映照在面上,陽光的熱烈、果樹的清香與風油精的刺激混合在一起,說不出的好聞。午睡,很安心。

傍晚,姥姥小心地抽出一張圓桌——用了十多年了吧!一道道農家菜上桌,舅舅吃的最多。不知是否是酒的嗆味,他的眼眶發紅,一不小心,眼淚就滾落進酒杯。舉起,一飲而盡——這沾著眼淚、苦澀而甜蜜的酒!這歸鄉的第一杯酒!

夜風習習,這個秋天,遊子了了歸鄉的夢,卻將再次踏上征程。滿天銹,是在那裡所看不見的。樹上停著一隻貓頭鷹,睜著不大的眼睛。不覺有些好笑,躺在吊床上,伸手,摸下離我最近的一棵梨,入口,滿心清香,無法忘懷……

關於味道的優秀作文範文5篇(三)

春天的味道

在濕濕的空氣中,又一年的春天來到了,小時候春天在我的記憶里是香香甜甜的味道。這滋味里,有酸酸甜甜的桑葚果、有野牡丹果的清甜、有稍顯澀味兒,但卻非常特別的薺菜、更有帶著自然、原始、單純的只有清香的韭菜,而這當中最特別的要屬劉阿婆攤的餅的味道,那是春天的味道。

小時候,由於父母工作忙,便把我送鄉下奶奶家,而村頭劉阿婆家的老屋是我們經常光顧的地方,劉阿婆攤的香餅的味道是我童年時最嚮往的味道。劉阿婆的家座落於村口,是一間破舊的老屋,屋子的磚瓦破落,屋內屋外的牆壁,被煙燻得灰黑灰黑的,儘管看起來其貌不揚,但每天到老屋來的人絡繹不絕,來老屋的人,只為了一件事:買餅。老屋的門口擠滿了人。劉阿婆做的餅,真是一絕,一層疊一層,兩面金黃,脆而不碎,誘人的金黃色的外皮上,還俏皮地粘著好幾顆黑黑的芝麻,綠豆芽、芥菜、豬肉混合在一起的充做餅餡,餅油而不膩,輕輕地咬上一口酥脆鬆軟,蔬菜的清香、調料的香濃、餅皮的麥香,濃烈的香味溢滿了整個口腔,看著富有層次的餅,感覺春天就從我咬餅的那一刻開始了……

從老屋門前經過時,常常能看見劉阿婆將做好的餅放在紙箱裡,讓她的兒子用機車載到鎮上的市場去賣。劉阿婆的做的餅花樣非常多,很受歡迎,不一會兒工夫,便賣光了。聽奶奶說,劉阿婆憑著這做餅的手藝養活了一家人,依稀記得那時候周遭的人,只要誰家辦喜事、節日、祭祀或是外出要去老屋找劉阿婆買餅。兒時的我們聚在一起,一陣瘋玩之後,便會到劉阿婆的老屋前,每人花上一塊錢吃一塊香噴噴的餅,阿婆給的餅份量很足,她總是細心地給我們端出一些小凳子,怕我們口渴,還會招呼我們喝水,有時見天色漸晚,她總會催促我們早點回家,那時的我,只是覺得餅好吃,現在想來,劉阿婆的餅之所以好吃,除了用料足,手藝精湛,更多的是那裡面包含著濃濃的家的味道。

八歲那年,爸媽把我接到城裡讀書,離開家鄉,鄉村生活中的許許多多的小事,慢慢地從我的生活中淡出。只有劉阿婆的餅,依舊留在我的記憶中,每年過節前奶奶都會托人給家裡捎來劉阿婆的餅,每每吃到劉阿婆的餅總能勾起我對鄉村生活的懷念。

去年清明前夕,我們一家回鄉下奶奶家,鄉村的春天一片段預告紅柳綠,邀上幾個夥伴,我們在河邊的田野里奔跑著,打鬧著,那青青的麥苗好似一塊塊巨大的綠毯。不遠處那一片油菜花在明媚春光的照耀下,艷艷地閃著金光,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芳香,無數的小蜜蜂在這花的海洋里忙著采蜜。這畫一般的春景,讓我深深地陶醉了,這時不知是誰說了一句“走,買餅去吧!”我們一起向劉阿婆的老屋走去。老屋還是原來的樣子,空氣里飄散的依舊是納餅香,還是那樣的熟悉、那樣的濃烈……一切似乎都跟原來沒什麼兩樣,但我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仔細一看,是那雙擀麵皮的手不一樣了。打赤膊的是阿婆的兒子,“阿婆,去年年底走了!”一個小夥伴難過地對我說。“小欣,回來了,這次回來多呆幾天,你奶奶可想你呢!”阿婆的兒子,剛叔笑著對我說。見店裡那原來的樣子,我不禁問道:“剛叔,你一個人忙不過來,幹嘛不請幾個人來幫忙呀?”“哎,現在的年輕人都嫌手工製作太累了,都不願意做,機器我又不想用,畢竟這手藝可是我媽傳授給我的,實在不願意就這樣丟下呀!”說著,剛叔又忙著從爐里取出已經烤好的餅,“來,每人一塊,手藝沒我媽的好,湊合著嘗嘗吧!”剛叔把幾塊剛了爐的餅遞到我們面前,輕輕咬上一口,我細細地咀嚼著,尋找著那久違的、熟悉的味道……

夕陽透過色漆剝落的窗戶斜斜照進屋裡,剛叔在案板上,熟練地擀著餅皮,在他專注虔誠的神情里,我突然找到了那熟悉的味道,那春天的味道……

關於味道的優秀作文範文5篇(四)

夏天的味道

一年四季輪迴,夏天也如約而至的到來,說到夏天,總是會讓人想到吃冰、游泳、吹冷氣……等,我也不例外。

那么,夏天的味道是怎樣的呢?

夏天是歡樂的味道。寬敞的游泳池熱鬧非凡,可口的冰激凌帶著誘人的奶香,碧綠的荷葉優雅地托出一朵朵粉色的荷花,像少女般綻放自己應有的色彩。葉兒上的青蛙和樹上的蟬爭先鳴叫著仿佛在進行高歌比賽;夏天裡,我們享受著長長的暑假,盡情地玩耍,嬉戲,捉住一隻只蝴蝶,又憐愛地把它們放飛,看著它們自由地飛翔,我覺得生活無比快樂,美好。

夏天還散發著自然的清香。有時候太陽公公任性的把地面烤的很熱,但我們可以躲在樹蔭下談天說地。又有時鬧變扭給你來場措不及防大雨,但雨後的清風也讓人享受至極不是嗎。輕輕踏入下過雨的草地便能聞到草兒雨後散發的氣息,那也是生命的象徵,經過雨兒的洗禮,才讓它們更堅強,散發著自然親近,涼風習習,更讓人感到舒適。

夏天散發著大汗淋漓的汗水。你瞧,操場上少年們挺拔的身影,他們在揮灑著汗水,他們打著籃球,他們跑著步。他們堅持著,鍛鍊著,揮灑著,這也是夏天特殊的味道。

在這個悶熱的季節讓人容易感到煩躁,俗話說得好,心靜自然涼。此時,你可以安靜的坐下來閱讀一本書。你會感到書中知識的海洋正等你遨遊,等你去發現書中的樂趣。讓心慢慢平定下來。夏天,也可以是這么文藝的……

如果,你累了。可以在假期生活,做一些能讓你快樂有意義的事。可以去旅遊,偶爾出去開闊眼界,放鬆自己也是好的,如果你是去海邊玩耍,那么,夏天是帶有海的氣息,為你洗去疲勞;如果你是去農家樂,那么,夏天是帶有風土人情的,相信它會給你帶來快樂!不管去到哪裡,夏天,其實並沒有那么煩躁。

夏天,別具一格,也收集了大家的歡聲笑語,雖然有時候很任性,但大家都也不怪它。因為呀,夏天,它是我們的寵兒,更讓我們有機會親密的接觸過它不是嗎?

夏天呀,你的味道,還真是神秘莫測,你的味道不止一種兩種,更是給帶來不一樣的感覺。夏天,我好愛你。

關於味道的優秀作文範文5篇(五)

上海的味道

“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這就是上海的精神。對上海人來說,美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到和平飯店的濃油赤醬,小到喬家柵里的小籠包,上海人雖然不像廣東人那么追求美食的精緻,但也熱愛著美食。

我的最愛就是小籠包,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來說,從小就接觸小籠包,幾乎一個月就要吃三次。還記得第一次看到小籠包時,就被它吸引了,還沒蒸前,小籠包一個個白的,皮似薄似厚。蒸完後,小籠包就變了一個樣,小巧玲瓏,呈半透明狀,晶瑩剔透,香氣噴鼻,讓人看著就眼饞,如果乘熱吃上一個,更是一種享受,真恨不得把整個蒸好的小籠包一口吞掉。馬上我點的小籠包就蒸好了。剛蒸完的小籠包發出了一絲淡淡的香氣,對於肚子餓得咕咕叫的小吃貨來說真是極大的誘惑。我急忙拿起筷子,夾起這個小雪球,蘸一蘸醋,迫不及待地送進我的嘴裡,剛嚼了一下,我就感覺到了汁水就像千軍萬馬往我嘴裡奔跑,鮮美無比。它的皮很薄但卻很有嚼勁。它的肉鮮嫩多汁,咬一口頓時感受到新鮮的肉餡夾雜著鹹中帶甜的味道,讓你吃了還想吃。我一口氣吃了整整一盤。吃完不禁感嘆到:”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上海城市的高速變遷,就像高樓大廈一樣層出不窮,但上海菜的地位在人們心中從未改變。對新上海人來說,上海菜可能並沒有那么好吃,因為上海菜中濃濃的家庭味,人情味從來都是上海味道中舉足輕重的一種味道。上海是許許多多上海人長大和成人的所在,有著他們的情懷,即使看那白雲在浦江之上,看河流匯聚成海,都會覺得幸福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