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魯迅的作文:我心中的魯迅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我心中的魯迅》。

上個世紀初期,那是中國最黑暗的時代。許多國民的肉體和精神被鴉片漸漸侵蝕,精神似乎患上某種重病。加上外來侵略者的入侵,幾千年歷史的中華民族面臨著王國滅種的危機。

就在此時,是魯迅,掀開了中華文化的新卷冊,發表了中國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拯救中國於最黑暗中,醫國民之愚於水火中 !

也許我不知道“棄醫從文”要有多大的決心,我只知道在那股愛國熱情來臨時,他《自題小像》,敞開心扉“我以我血薦軒轅”;也許我不知道“只說真話”需要多大的勇氣,但我知道對一切惡勢力,他都必將“橫眉冷對”;也許我不知道他“吶喊”的救救孩子是否在“彷徨”中已經實現。但我知道,在這片土地生死存亡之際,他站了出來大聲抨擊“吃人”社會,不斷地喚醒國民麻木的心靈,救中國的文化於水深火熱之中。

他“色貌如冰”,但所有的中華兒女都知道:“肝腸似火”才是他呈現出最好的形象,這就是我心中的魯迅形象!

他拿起筆,就是常人不敢多言的社會醜態; 他拿起筆就是愚昧國民的真實寫照。記得一部《阿Q正傳》的問世弄得多少人惶恐不安。這是多么的諷刺,也無疑是最好的證明。昨日孔乙己長衫飲酒的畫面,還歷歷在目;昨日“救救孩子”的呼喊,仿佛還在耳畔。是他提倡新文化,喚起國人的覺醒,他是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了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正如許夫人說的:“他好像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和血。”正如他自己說的:“俯首甘為孺子牛。”

他以筆為武器,戰鬥了一生。直至《死》的問世,才他落下了生命的最後一筆,長辭於世。

他死了,但他還活著,永遠活在了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