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範文

在設計人教版國小數學《千米的認識》教學方案時,要儘可能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編教材,更多地聯繫實際,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下面就由小編為您帶來《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範文,歡迎閱讀。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範文(一)

《認識千米》這一課的知識目標是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套用價值。單位換算和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對學生 而言並不困難,而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讓學生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對於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概念的建立難度較大,所以在教學時我著重於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強調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從基本的長度單位米開始,在新舊知識的引申、發展處加以複習強化,促成新舊知識的轉化,儘量使學生較快地建立1千米的概念。

當然,光靠這些要使學生能很好的建立1千米的概念還是相當困難的。學生的想像能力有限,所以在課間我先帶著學生觀察操場,帶著他們走一走、試一試,讓他們數一數走一圈(200米)要多少步,估計花了多少時間。讓他們對200米的長度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為學生認識1千米作一個鋪墊。回到課堂匯報之後,讓他們通過計算知道圍著操場走5圈就是1千米。這樣,學生想像的1千米和實際的1千米形成了一定的對比,學生對1千米的感知也加深了。在之後的練習中,也明顯的感到學生對1千米有了比較準確的認識。

可見,學生知識的形成是來源於實際生活的,與自己的生活越接近學習起來就越輕鬆,也越感興趣,讓知識有根,知識的種子才能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範文(二)

《千米的認識》是在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基礎上學習的。千米雖然在生活中學生們都見過,容易接受。但是,千米不能用教具表示長度,所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是本課的難點。本課我帶領全班同學經歷實際測量操場一圈的過程,讓他們感知、了解操場十圈、2300步、走20分鐘是1千米。圍繞教材訓練重點,引導學生在經歷中感知。同時,注重了單位換算,算理的理解,使學生在反覆說算理的過程中進行鞏固。鍛鍊學生回答問題的邏輯能力。

在課堂上,我首先讓同學們回顧了以前所學的長度單位,進率關係,並讓學生比劃出這些單位所表示的實際長度。然後提出新問題,引入測量比較長的距離時,通常用千米作單位。接著,讓學生感知千米在生活中的廣泛套用,與現實生活聯繫,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學生的數學套用意識。然後,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在這裡我讓學生通過想像和實踐兩種方法,建立1千米的觀念。分別是估計:“從學校到什麼地方大約是1千米?”和實際測量操場一圈。從想像到實踐,使學生逐步解決了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最後,讓學生通過繞操場走5圈是1千米這個例子,自己發現米與千米之間的關係。真正將“變教為學”這個教學理念落實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中。緊接著,通過練習,鞏固換算算理。

教學總結:

1、學生方面,參與面不是很廣泛,個別生注意力不集中。老師應多關注,並幫助養成好習慣!

2、教師教學方面

(1)研讀教材、教參不細緻,例如:10*100=1000米,不能與1000米=1千米連寫。

(2)課堂中生成的問題,如果不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可留做思考題。老師應靈活應變課堂上的各種問題,明確教學目標。

(3)在總結概念性的知識時,讓學生了解一下書中是怎么說的,加深印象。並畫下來,提醒學生注意,作為以後做題的參考。

(4)不要重複學生的話,不僅浪費時間,還會養成學生不注意聽講的習慣。

希望自己在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快速成長!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範文(三)

《千米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基礎上學習的。但是“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它不象之前學習的那些長度單位一樣看得見、摸得著。建立“1千米的表象也比較困難,往往上課時只能照本宣科,讓學生知道1000米=1千米,然後就是一大串的練習。其實,正因為這部分知識對三年級學生來說缺乏感性認識,所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就成了本節課的難點。而突破這一難點的關鍵就是老師要創設讓學生體驗的過程,引導體驗生成。如何把千米的認識真正建立在學生的經歷和體驗基礎上呢?我主要分成了課前、課中和課後三個時段來達成目標的。

課前,我帶著學生來到操場,首先告訴學生從哪裡到哪裡是100米,走一走需要幾步,看看需要幾分鐘,記下你走的情況。然後要求學生沿著學校操場跑道走5圈(一圈200米),讓學生記下走完後的感覺。

課中,告訴學生昨天我們沿著操場跑道走了5圈,跑道一圈是200米,算一算你一共跑了多少米?學生列式200×5=1000米。告訴學生就是1千米。然後讓學生說說走完1千米的感受,初步體驗到1千米的長度。接著讓學生思考“如果跑道一圈是250米、400米,那么分別要走多少圈才是1千米。再讓學生回憶昨天出走100米的情況,讓學生思考幾個100米是1千米,根據昨天走100米所用的步子數和時間來推算走1千米需要幾步、花多長時間。這一系列的活動意在讓學生在課前走一走、量一量的基礎上,再通過估一估、算一算、說一說等豐富的活動中更充分、更深刻地理解1千米的長度。為了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千米”的套用,我收集了一些有名的山峰、河流、公路及大橋的資料,豐富學生的認識。

課後,我布置了這樣一項作業,讓學生到書本或網路上去查找一些資料,如馬拉松長跑比賽的全程、轎車在高速公路上的時速、磁懸浮列車的時速、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的千米數、世界上最長的三條河流的長度。通過這樣的作業讓學生深入生活,感受到長度單位“千米“的廣泛使用。

但教學中,學生最不容易理解的卻是從哪到哪大概有1千米,所以我另外布置了兩項作業:一是放學時請家長帶著孩子回家時,感受從學校門口到哪裡大約是1千米,二是從家門口到學校門口大約有多少千米,使用什麼交通工具,需要多長時間,豐富學生的切身體驗。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範文(四)

本課時是在學生學過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和比米小的單位,並且初步了解這些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套用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較大的長度單位千米。

教材先通過插圖說明千米在生產實際中的套用,然後通過學生已經掌握的長度單位米,推算出新的長度單位千米,幫助學生建立起千米的觀念,並揭示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1千米=1000米,為了讓學生掌握計量單位間的化聚,在例1、例2中都寫出“想”的思路,使學生在計算時有所依據。例1是見解長度單位的化法,例2是把米聚成千米,並設計了針對例1、例2的強化練習(試一試)。

對於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觀念的建立難度較大,所以,在教學時我十分注重學生已有的基礎,強調新、舊知識的關係,從基本的長度單位米開始,在新舊知識的引申、發展處加以複習、強化、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繫,促成新舊知識的轉化,儘量使學生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觀念,使課堂教學過度自然,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當然,學生也並非是一張白紙,在平時生活中對千米已有所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充分發表他們的意見,發揮他們的想像,聯繫生活實際,用他們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觀念。

當然,單單靠這些要使學生很好地建立1千米的觀念還是相當困難的。學生的想像力有限,如果單單讓學生靠想像1千米,而去認識1千米的話是遠遠不夠的。記得我第一次上這一課時時,就是讓學生靠想像1千米去感知1千米,去認識1千米。結果學生對1千米觀念的建立相當差。特別是聯繫生活實例時,學生就錯誤百出。使這節課的教學教學任務沒有很好完成,教學的重點、難點沒有克服。

在這次教學時,結合上一次教學中的不足,我對教學過程進行新的設計,主要圍繞“怎樣較好的使學生建立1千米的觀念”思考。為了解決這一難點,在課前我在學校附近測量出1千米的長度,教學中,在學生想像1千米之後,帶學生去實地目測一下1千米的長度,這樣,學生想像的1千米和實際的1千米形成了一定的對比,學生對1千米的感知加深了,也初步建立起了1千米的觀念。從之後的練習中,也明顯地感覺到學生對1千米有了比較準確的認識。當然,用目測的方法來感知1千米的長度,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有時間讓學生去走一走的話,學生對1千米的認識一定更加準確,為了彌補這一不足,我讓學生課後去走一走,真實地去感知1千米的長度,加強對1千米觀念的建立。

回顧整節課的教學,學生的參與是比較積極的,參與面也是比較廣泛的。與第一次教學相比,教學任務有了更好地完成,教學難點有了更好地克服。但是,整節課各部分的銜接及時間的掌控存在許多不足,在鞏固練習時沒能適當展開,沒有把這節課的教學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