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作文800字範文

文人墨客對生活中的事物傾注了感情,使之富有生命力。以下是小編帶來的借物喻人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借物喻人作文(一)

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對梅花不知傾注了多少情。南宋詩人陸游的“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然而,梅必竟有“花”。而竹呢?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風霜雪雨的堅強品格,更以文靜、高雅、虛心進取、高風亮節、樂於奉獻的美德而給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愛竹、欣賞竹、崇拜竹、讚美竹,不僅是因為竹的萬般風情給人以藝術的美感,而是因為竹的自然天情和獨特品格給了我哲理的啟迪和人格的力量!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千古流傳的佳句,可說把竹子堅貞不屈的精神品質寫得淋漓盡致。竹在荒山野嶺中默默生長,無論是峰峰嶺嶺,還是溝溝整整,她都能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頑強生存。儘管長年累月守著無邊的寂寞與淒涼,一年四季經受著風霜雪雨的抽打與折磨,但她始終“咬定青山”、專心致志、無怨無悔。千百年來,竹子清峻不阿、高風亮節的品格形象,為人師表、令人崇拜。

竹子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余寒,新筍就悄悄在地上萌發了,一場春雨過後,竹筍破土而出,直指雲天,所謂“清明一尺,穀雨一丈”,便是對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的寫照。當春風拂去層層筍衣,她便象個活潑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長臂,抖起一片濃郁的青紗,臨風起舞,炯娜多姿。暑盡寒來,她仍綠蔭蔥蔥,笑迎風霜雪雨。難怪白居易在《題窗竹》中留下這樣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盡,留向紛紛雪裡看。”竹,擁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借物喻人作文(二)

松樹它沒有春天裡桃樹的爭妍鬥豔,也沒有夏天裡梧桐那碩大的葉片,更沒有秋天裡銀杏樹的一身金色的外衣。它只是冬天裡,穿著樸素綠色外套的松樹。

松樹的葉子象針一樣,一簇簇向外伸長著,每一個都尖銳有力好象有一種精神支撐著它們。松樹的果實也很有特點:它是一個橢圓形的,分成一層層的花瓣。果實躲藏在由“稻草”擺好的家裡,就好象是保護房子的戰士和風雨的遮陽傘、擋雨棚。還是那種力支持的它(門)們的信念,去保護果實。

桃樹把所有力量都通過春天的桃花得以展現,梧桐把所有的希望留在夏天,它那肥肥大大綠綠油油的葉片上:銀杏樹以秋天金黃金黃的“蝴蝶”來展示它的美麗。而松樹只是在冬天裡默默無聞地為我們站崗。在冬天裡當我們看見全是光禿禿的樹時,我們會感到淒涼和悲傷。如果我們在許多光禿禿的樹中看到了一棵松樹(是)時,就會充滿(一遍茂盛景象的)希望。

松樹是筆直的,不論在多么惡劣的環境下,仍然聳立地生長著。別的樹以旁出虬乾為美,它卻以正直、樸素、堅強為美。這種內在美要比只在表面上的美和在溫室中嬌生慣養的名貴樹種要高尚的多。

人和樹一樣,做像松樹一樣有內在品質堅強的人,要比在“溫室”中生長的花朵要偉大的多了。因而我們要學習松樹的正直、樸素、堅強的許多內在品質,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自古以來,多少人都讚頌過松樹,把它作為崇高的象徵,我對松樹總是懷有敬仰之心。你看,他不管是在懸崖的縫隙里,還是在堅固的土地上,只要有一顆種子——-不管你是有意種植的,還是隨意丟落的,也不管是風吹來的,還是從鳥的嘴裡落下來的,總之,只要有一粒種子,他就不擇地勢,不畏嚴寒酷暑,隨處茁壯的生長起來,它既不需要誰來施肥,也不需要誰來灌溉,狂風吹不倒它,洪水眼不沒它,嚴寒凍不死它,乾旱旱不壞它,它無憂無慮的生長,松樹的生命力真強,松樹要求得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