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焦屑心情日記

記得童年吃焦屑,至今難忘那碗裡焦屑香。每到農曆六月六,家家戶戶都要炒焦屑。“六月六,吃口焦屑長塊肉。”焦屑確實成了一道美食,老少皆宜,香甜可口。

焦屑,即炒麵。其原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小麥磨成的麵粉,炒熟後叫小麥焦屑;一種是糯米磨成的麵粉,炒熟後叫糯米焦屑。

兒時就盼早點到六月六。這一天,小孩們都不吃早飯,圍著鍋灶團團轉,等著母親炒焦屑。母親先燒好一鍋開水,接著將預先準備好的麵粉倒進鍋里,然後用鏟子不停地翻炒。母親炒的焦屑,一點焦味沒有,等到面色牙黃時,鍋膛里就停火,再慢慢翻炒鍋里的麵粉,直到散發出一股濃濃的香味,才停鏟翻炒,讓它在鍋里涼著,既不糊,又不焦。

炒焦屑,關鍵是要掌握好火候。火太大了,靠鍋的麵粉,來不及翻就糊了,而上面的麵粉夾生炒不透;火太小了,又不易炒黃,只能是用細軟小把草,在鍋膛里慢慢引著,文火慢焙。這確實是一項細緻的技術活!等到焦屑不燙手時,孩子們就用手抓,用瓢子舀著吃了。

正常的吃法是用開水泡焦屑。先在碗裡放進半碗焦屑,然後倒開水沖泡,邊倒邊用筷子攪拌均勻。少倒開水就泡成厚焦屑,多倒開水就泡成薄焦屑,吃厚吃薄因人而異。有條件的吃法還有講究,喜歡吃甜食的,可以放些食糖;喜歡吃油的,可以倒些香油、麻油之類,其香味撲鼻,讓人食慾大增。糯米焦屑比小麥焦屑更勝一籌,其味焦香而口甜,口感細膩而綿軟,真的好像能吃口焦屑長塊肉。

每每想到這些,耳畔便傳來那首:

六月六

吃口焦屑長塊肉

弟弟笑得淚兒流

姐姐笑得腰兒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