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鑑賞知識點歸納總結

一、小說基本知識概述

小說的定義:

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小小說:

一種以很小的篇幅,反映生活中極短時間內發生的較單一的事件的文學體裁。

二、賞析小說的人物形象

1.人物描寫的方法:

⑴正面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細節描寫、心理描寫等。(注意概括介紹)

⑵側面描寫:

側面烘托(別人的描述、作者的議論)、環境描寫、景物描寫

2.常見題型

⑴分析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與技巧;

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徵;

⑶評價小說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對人物的態度和讀者對人物的評價)。

形象刻畫基本技巧

——各種描寫手法的運用與作用

⑴肖像、神態、動作描寫:

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及性格特徵。

⑵語言描寫:

①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②描摹人物的語態,使形象刻畫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⑶心理描寫:

直接表現人物思想和內在情感(矛盾/焦慮/擔心/喜悅/興奮等),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

⑷細節描寫:更細膩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徵。對人物形象特徵、語言、動作、服飾等細緻而富有表現力的細節作特寫式的描寫

三、賞析小說的人物形象

3.“人物性格特徵分析題”解題思路

⑴從故事情節的發展變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情節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發展的過程。

⑵從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中認識人物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衝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⑶從描寫手法中認識人物性格。

作品對人物的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等,都是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的。

四、賞析小說的人物形象

⑷從社會環境、活動場景及人物關係中認識人物的典型意義。

形象的典型意義往往要根據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來思考,而人物活動的具體場所、人物之間的關係等,往往也與其典型意義有關。

⑸藉助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把握人物基本特徵。

包括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它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

人物形象分析題表述要點:

是一個怎樣的人+ 性格、品質特徵+ 形象的意義

五、賞析小說情節安排

1.小說的情節結構

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2.情節安排的基本手法

3. 常見題型

最常見的是概括故事情節。

①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

②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說某一環節的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六、賞析小說情節安排

4.概括故事情節的方法思路

情節安排的評價

1.全文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增強故事的戲劇性、可讀性。

2.小說情節首尾呼應。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

3.開頭運用倒敘,設定懸念,吸引讀者,引人入勝。

4.結尾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像空間,或引人深思。

5.結尾出人意料,情節逆轉,深化主題。

6.貫穿情節的線索,可作線索的有:事、物、人、情、時間、空間。

注意:分析情節的目的是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主題。因此要注意體會情節對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對小說主題的揭示上的作用。

七、賞析小說的環境描寫

1.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

小說中的環境描寫,有時是為了表現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社會條件,用於烘托人物活動的時代意義,有時是為了渲染氣氛,從側面表現人物的性格,它是整個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構成部分,對於增強故事的真實性是至關重要的。

在分析人物形象時通常要結合環境進行分析。

2.常見題型

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

環境描寫的作用

1.社會環境(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

①交待人物活動及其成長的時代背景,揭示各種複雜的社會關係;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現人物性格;或影響或決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會本質特徵,揭示主題。

2.自然環境(人物活動的具體場景 ):

①點明故事發生的時間、節令和地點;

②交代人物活動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③渲染氣氛,奠定基調;為刻畫人物作鋪墊;

④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⑤暗示或象徵社會環境,襯托主題。

環境類試題答題思路

表述要點:

①環境本身(交代……時間,交代……背景,營造……氛圍,渲 染……氣氛)→→②情節(推動,暗示,鋪墊)→→③人物(烘托,襯托)→→④主題(表達,寄託,暗示,揭示)。

八、賞析把握小說主題

1.主題是小說的靈魂。

主題的深淺往往決定著作品價值的高低,因此,欣賞小說必須欣賞小說的主題。

2.常見題型:

⑴找出體現小說主題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作品的主題);

⑵讀了全文後,文章讓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本文對你有何啟迪?談談你的體會);

⑶結合全文主題,談談你對某一句話(某一個問題)的理解或看法。

九、賞析把握小說主題

3.主題的常見表現形式:

①以小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道德風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醜惡。

②用故事的形式針砭時弊。

③通過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虛構生活經歷,反映人物生存狀態和心理狀態。

十、鑑賞小說的表達技巧

常見題型:

1.文中運用什麼表現手法塑造形象?有何作用?

細節描寫、正側結合、對比、襯托、抑揚、鋪墊、伏筆、照應、懸念、巧合、象徵等

2.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是如何為表情達意服務的?

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

3.小說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給讀者提供哪些藝術審美情趣?

語言精煉、句式整齊而有節奏感、用詞準確而形象、詞語豐富而多樣

小說的常用開頭及作用

1.設疑法(懸念法):

開頭提出疑問,然後在行文過程中或結尾才回答疑問。作用是

①造成懸念,引出下文情節;

②引起讀者的思考,吸引讀者閱讀;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或暗示小說的主題。

2.寫景法。

渲染環境氛圍,交代主人公活動背景,烘托人物性格。暗示小說主人公的命運。

小說的常用結局及效果

1.出人意料的結局。 (《項鍊》)

①從結構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節陡然生出波瀾,如石破天驚,猛烈撞擊讀者的心靈,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從表現手法上看,與前文的伏筆相照應,使人覺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

2.令人傷感的悲劇結局。(《藥》《杜十娘》)

①從表現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②這種結局令人感動,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③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

小說的常用結局及效果

3.令人喜悅的大團圓結局。(《柳毅傳》)

①從表達效果看,小說喜劇結局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耐人尋味。

②從情感體驗看,喜劇性的結尾與主人公、作者的意願構成和諧的一體,給人以欣慰、愉悅之感。

③從主題上看,這樣的結局凸顯出人性的真善美超越戰勝了假醜惡,反映出人類對和平美好幸福美滿生活的嚮往。

4.戛然而止結局。

留下了°空白±(廣闊的想像空間)給讀者想像,為讀者進行藝術再創造留下了空間。

小說標題賞析題解題思路

1.題型:小說的標題如何理解?有何作用?

2.解題思路:

⑴通過聯繫、分析小說的主要情節、主要人物、主要內容來理解標題含義。

⑵常見作用:①起線索作用,貫穿全文;②暗示或點明小說主題。③象徵某種精神品質。

3.答題模式:

①標題表層的具體意思(文中具體的XX );

②與主題表達、形象特徵相關的深層意思。

語言鑑賞品味題解題思路

1.從語言的個性化角度賞析。

個性化的人物語言,能顯示人物獨特的性格,讓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如見其人。以語言分析人物性格。

2.從語言表達的豐富內涵角度賞析。

品味語言運用在簡潔傳神、細膩逼真、生動形象地描摹人物動作神態與內心世界,表現獨特的物態特徵等方面的魅力。

3.從語言風格角度賞析。

幽默風趣、典雅莊重、含蓄凝練、自然質樸等。

十一、小說閱讀考點總結

1、關鍵字

環境、情節、人物、主題。

2、具體考查角度

1.把握故事情節;

2.揣摩人物形象;

3.賞析環境描寫;

4.概括小說主題;

5.分析寫作技巧;

6.品味語言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