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萬三蹄

六(1)班  熊美欣

萬三蹄是江南著名的菜餚。

萬三蹄以肥瘦適中的豬後腿為原料,加入調製的配料,入砂鍋經一天一夜煨燜而成。製成的萬三蹄皮是醬紅的,骨頭成土黃色,香氣四溢,肥而不膩,燈光照到酥皮上,都閃著耀眼的光,真是讓人垂涎三尺!

據說萬三蹄的做法並不簡單。要先把它放在開水鍋內煮至五成熟之後取出,擦乾皮上殘留的水,這時候要趁熱抹上糖色,之後放入事先準備好的調料包,用慢火燉至八成熟時,再放入原湯、蔥姜蒸至酥爛。吃的時候用蹄旁的一根細骨代替刀。

有次,媽 媽帶我去吃萬三蹄,我小心翼翼地取出細骨,先分了一點皮吃,入口即化,又細細品了兩口,它很柔軟,跟江南的人一樣漂亮、柔美。之後又吃了幾口瘦肉,那湯味完全浸入肉內。聽媽 媽講蹄膀營養豐富,含許多蛋白質和膠原蛋白,但是要適可而止。

宋水依依,煙雨江南,碧玉周莊,與這萬三蹄還有一絲牽掛。周莊的水柔情萬般,有一次朱元璋到沈萬三家做客,沈萬三那蹄膀招待,朱元璋覺得好吃便問叫什麼,當時全國禁“豬”。於是沈萬三拿自己的名字命名了。這就是萬三蹄的名字由來。

快來周莊,讓你品味這個歷史性的菜餚,讓你感受煙雨江南、夢裡水鄉的意境。而我對這種家鄉味道卻一生也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