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處景物

甲:今天,我們講的是“國小作文能力訓練”第八講《介紹一處景物》。

介紹一處景物,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在記事寫人的記敘文中,適當穿插描繪一處的自然景色。譬如:課文《草原》描繪了草原山水美麗的景色,是為了襯托蒙漢兩族人民團結友愛似兄弟的情誼,……這類寫景在全文中,文字所占的比例不大,可寫的內容也往往只是某處景色的一個局部,或者只是這地方的某一類景物,某一兩種具體的景物。另一種情況是,全篇文章主要是寫某一處自然景色,這類記敘文在國小語文課本里就不少。小宋,你還記得有哪些篇嗎?

乙:記得,記得,幾乎我都教過。

甲:那你給我們介紹介紹看。

乙:譬如,《桂林山水》、《鏡泊湖奇觀》、《五彩池》、《海底世界》、《鳥的天空》、《記金華雙龍洞》、《頤和園》、《美麗的小興安嶺》、《林海》、《富饒的西沙群島》……

甲:不錯,不錯。你記得很清楚,這些課文和一般的遊記文章,全篇都是介紹一處景物,描繪山水景色,當然寫景的範圍有大有小,但寫的目的大都是向讀者展示美麗壯觀的祖國山河,抒發作者對家鄉風光、對祖國的山山水水,對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生活場所的讚美,喜悅的心情。在國小作文訓練中,也要求孩子們學會寫一處景物。今天,我們著重就寫景的第二種情況——全文主要描繪景物——來討論如何指導國小生“介紹一處景物”吧。好嗎?

丙:好,國小生每每讀到優美的寫景文章或精彩的景物片斷時,會不免“嘖嘖”稱奇,有時甚至情不自禁地放聲朗讀。為什麼呢?就因為,這些優美的寫景文章能把人帶入美麗迷人的情境,波濤洶濤的大海,高聳入雲的群山,水平如鏡的西湖,清澈見底的灕江,唱著歌流淌的小溪,到處是鳥聲鳥影的鳥的天空,色彩繽紛的五彩池,……這些景色都使孩子們感到新奇,得到美的感受,使他們也往往羨慕這些文章的作者,也往往會想,要是自己也能把自己去遊覽過的美景寫下來,那該多好!可就是心高手低,寫不出來!

乙:這種情況還不是個別的,由於沒有掌握為何描寫景物的方法,有些孩子在文章里只是空喊些“美麗”、“可愛”、“迷人”,也有些孩子把一些“遊記”中的詞句、片斷生吞活剝地搬到自己的作文中,生活中的真景美景,觀賞景色時的真情,激情卻不知怎么表達。

甲:那我們就先來談談,對國小生來說,“介紹一處景物”,最基本的,應掌握哪些方法。小宋,你的意見呢?

乙:我覺得,自然景物是種類多,層次多,色彩繽紛,多姿多彩,國小生觀察力,注意力還有待於發展,如果觀察時東看一眼西看一眼,就很難抓住景物特點,作文時就難免層次混亂,條理不清,寫不具體了,因此,我們首先應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描繪景色。

在國小語文課文中體現的方式和順序主要有三種。一是按照空間轉換的順序。景色的描繪一般都是記敘對景物的觀察所見,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選定一個描繪的立足點,也就是一個固定的觀察點,隨著目光的移動,有順序地進行觀察、描繪。

丙:這種方法,引導國小生作文最常用,這就好比攝像機位置不同,而把攝影鏡頭由左到右或從前到後,由上到下或由遠及近地進行拍攝。國小三年級語文課本中的課文《三味書屋》的作者對屋內陳設的觀察描繪,《雨》的作者對屋外雨景的觀察描繪,也都採用的這種方法。

甲:你記得很清楚,說的不錯,按空間轉換,有順序地進行描繪,也可以隨著觀察者的腳步移動來描繪。

丙:這就是常說的“移步換景”法吧。

甲:對!凡參觀,遊覽及觀察比較複雜的環境,多用這種方法,有實際生活中還常常把目光移動和腳步移動結合起來描繪,這在課文中也有不少範例。用這種方法觀察景物,能較好地抓住景物的特徵,對景物全貌與主要景物留下比較完整而具體印象。因此指導學生寫遊記、基本用這種方法。小宋,你再說說另外兩種吧。

宋:好!第二種是按景物類別順序觀察描繪。譬如,課文《桂林山水》先寫灕江的水“靜、清、綠”,再寫桂林的山“奇、秀、險”,最後寫山水相映如“畫卷”的美。

第三種是按時間推移順序觀察描繪。這種方法叫“時序法”,又叫“隨時推移法”。這裡的時序可以是年月、時日、季節,如:一天的早、中、晚、夜,一年的春、夏、秋、冬等等。用這種方法觀察描繪,目的大都在於捕捉和表現景物在不同時間的不同風貌,更全面地反映景色的整體美。